29
搜狐
西藏水資源遇“冰山”遭做空 痛失中鐵大單被質疑

連日來,曾一度獲得中鐵快運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中鐵快運”)大單而穩坐高端礦泉水頭籌的西藏水資源(原“西藏5100”,01115.HK),因遭遇Iceberg Research(下稱“冰山研究”)發布做空報告而受業界關注。10月4日,冰山研究發布報告稱,對西藏水資源的7項指標提出質疑,認為其存在財務數據造假的可能。
此前,西藏5100曾因以高鐵為主要銷售渠道而飽受爭議。後期,由於中鐵快運停止采購,使得西藏5100不得不尋求轉型自救之路。據西藏水資源2016年財報顯示,其淨利為5915.50萬元,同比增長11.17%。
轉型遭遇做空
10月4日,冰山研究在官網發布一份名為《西藏水資源(01115.HK):啤酒去哪了》的做空報告。據報告顯示,經冰山研究實地調查和研究,發現西藏水資源主要存在啤酒業務利潤奇高卻未見產品、飲用水業務嚴重隱瞞真實廣告費用、財報數據有漏洞、主要股東一直減持、現金流充足卻對外舉債等方麵的問題,認為其會計真實性存疑,有極高的財務造假可能性。
報告中還對拉薩啤酒與天地綠色的股東關係做出分析,並對天地綠色作為“全球最貴啤酒”生產企業的利潤來源提出質疑。此外,還列舉西藏水資源在過去一年對飲用水業務的市場推廣情況,認為公司在廣告上的實際支出與2016年年報中不足2000萬元的數據不吻合。對於冰山研究的相關質疑問題,《華夏時報》記者希望聯絡冰山研究機構獲得相應解讀,但其網站上除郵箱外未留任何直接聯絡方式。而這樣的模式似曾相識,與不久前聚美優品(JMEI)遭遇做空機構的質疑形態類似。
而被冰山研究盯上,似乎與西藏水資源的轉型不無關聯。去年,西藏5100發布公告稱,公司名稱將由西藏5100水資源控股有限公司更改為西藏水資源有限公司。而在業內人士看來,其公司這樣的舉動則是在淡化西藏5100這個品牌。據西藏水資源2017年中報告顯示,今年1-6月實現收入4.56億元,同比增長5%,利潤1.61億元,同比增長2%。而同期的啤酒業務在銷量和收入上均出現下滑,幅度達到9%。西藏水資源表示,主要是由於西藏相對有限的市場競爭,目前啤酒產品在區內和區外的收入占比分別為98%及2%。
目前,西藏水資源的啤酒業務受地域的影響較為嚴重,如選擇擴張“走出去”,將直接麵臨著已是競爭非常慘烈的全國市場,青稞啤酒能否搶占一杯羹?對此,營銷專家陳小龍告訴《華夏時報》記者,青稞啤酒作為一種差異化的啤酒,還是會有一部分市場。中國啤酒市場競爭慘烈則是普通品質的啤酒,細分領域的啤酒競爭並不激烈。因此,青稞啤酒應該更多地考慮如何使口味口感以及品質更加差異化,能做成便能分到一杯羹。
而據冰山研究報告顯示,其調查拉薩啤酒和天地綠色公司的關係。拉薩啤酒為A股上市公司西藏發展(000752.SZ)持有50%的子公司。據西藏水資源年報顯示,天地綠色最大的客戶(應是拉薩啤酒)隻占其啤酒總銷售額25%,這與實地調查情況天壤之別。據西藏發展年報顯示,天地綠色從2013 年便成為西藏發展的第一大供應商。但是,西藏發展的年報中的披露金額1.2億元嚴重低估了實際情況。
而受冰山研究做空消息影響,西藏水資源於近日的股價一度持續走低。隨後,西藏水資源分別於10月4日和6日連發兩份澄清公告。西藏水資源公告稱,冰山研究所發布的報告毫無事實根據,屬於虛假指控、惡意誤導,並指出倘若虛假報告引致公司股價下跌,冰山研究可以通過交易公司股票或相關衍生工具獲得“非法收益”。但西藏水資源的相關回應並未就具體內容做出印證回應,對此《華夏時報》記者多次致電西藏水資源,電話始終無人接聽,而發給西藏水資源的采訪內容,至截稿前未獲得任何相應回複解釋。
痛失大單股東忙於減持
對於西藏水資源而言,丟掉中鐵快運這張采購大單無疑成為要害轉折點。據數據顯示,在2008年-2010年的3年中,西藏5100收益中約76.7%、81%和80.5%來自中鐵快運的銷售。據資料顯示,西藏5100於2007年8月1日與中鐵快運建立戰略合作關係,該產品被允許在高鐵和動車上為約2億乘客提供瓶裝水,並在全國123個火車站、1736列旅客列車和113個鐵路賓館進行銷售,以至於其毛利率的80%倚靠中國鐵路總公司。
2015年7月,中國鐵路總公司下達高鐵“不再免費贈送礦泉水”的通知。彼時,西藏5100已依靠中鐵快運全國高鐵用水采購大單高枕無憂的度過8個年頭,而一紙通知則打碎了西藏5100的美夢。而後為自救,西藏5100於去年8月放低身段,推出定價3元的礦泉水,搶灘家庭和辦公場所銷售終端渠道。對於西藏5100放低身段之舉,陳小龍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這主要是受高檔水低端化的大趨勢所影響。目前消費者對於高品質水需求在增長,但是對價格比較敏感,恒大冰泉放下高價的身段,平民化之後銷量巨增,加之此前農夫山泉通過宣傳其水質後,銷售一直保持旺盛。
而有業內人士認為,西藏5100作為高端水的代表品牌,品牌價值已經確立,去品牌化得不償失,多元化轉型過渡也對品牌造成傷害,可見失去中鐵這“鐵靠山”的5100已經戰略混亂。對此,陳小龍卻有不同見解,其實西藏5100並未樹立其高端水的品牌形象,因大眾的感知隻是高鐵上贈送的水,與購買形成品牌並不相同,坐高鐵的人群並非特別高端,更何況是贈送。如果要樹立所謂高端水的品牌形象,還是應該向奢侈品學習,而不是向快消品學習。
或許是受痛失大單及轉型影響,西藏水資源的一係列變故正在遭遇連鎖式反應,大股東開始持續減持。今年初,西藏水資源公告稱,公司獲其控股股東西藏水資源有限公司,將於2017年1月10日向三位獨立投資者分別出售4688.93萬股、9000萬股及1.2億股公司股份,占公司已發行股本總額約分別為1.83%、3.50%及4.67%,出售價為每股3.5港元。此次出售總計數量約2.57億股,總價款約為9億港元。
而有趣的是,時隔兩天後,西藏水資源再發公告稱,控股股東再向霍爾果斯天山一號出售公司4.62億股,占總股本18%,出售價亦為每股3.5港元,較前收市價3.36港元溢價4.17%。完成後,西藏水資源有限公司持股降至15.23%,不再為控股股東。霍爾果斯天山一號則成為單一最大股東。霍爾果斯天山一號為專注於跨境並購的產業投資專項基金,由新疆金融投資、申萬宏源及其他有限合夥人共同出資設立。對於大股東如此連續減持的狀態,一位證券業內人士告訴《華夏時報》記者,大股東連續減持隻要不影響控製權,減持無可厚非,但如果喪失控製權就另當別論。
(原標題:西藏水資源遇“冰山”遭做空 痛失中鐵大單被質疑)
最後更新:2017-10-14 05:4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