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224 返回首页    go 搜狐


王菲是老天爷赏饭吃,马云是真有财,而他是真有才!

有思想、有态度、有品位,更有情怀

文章来源:德国优才计划,转载授权请与原作者联系

最近,马云领衔主演的《功守道》,

发布了电影主题曲《风清扬》,

这首主题曲可不一般,

是由马云和王菲合唱,

高晓松作曲的,

一上线就刷爆了朋友圈。

点击播放 GIF/710K

马云自嘲自己与王菲是“马菲组合”,

两人的合唱是,

“浓浓的乡土音配天后的天籁之音”。

而高晓松见证了整首歌的录制,

他说:“功夫不负有心人,

好听到对得起两位歌者。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在进录音棚前,马云喝了二两酒,

之后认认真真录了六七个小时,

尽管如此努力,

一个是商界大佬,一个是专业歌手,

两者的歌唱水平自然不在同一条线,

而高晓松这样对马云说:

这没办法,

有些东西是祖师爷赏饭吃,

有些东西是老天爷赏饭吃。

祖师爷赏饭吃就是可以练,

跟着祖师爷练吧;

有些东西是老天爷赏饭吃,你练也练不了。

你就不要多想了,王菲唱歌,

就跟你演讲一样,是老天爷赏的饭。

可今天,

我们不说真有财的马云,

也不说老天赏饭吃的王菲,

就说说这个真有才的晓松。

他不凭颜值,不凭财富,

更不凭老天爷赏饭吃,

人近50,还能收割各种性别,

各种年龄的一大众中国人!

他,凭什么?

1969年11月14日,

高晓松出生于北京,

他的人生从最开始就在开挂,

这是一个简直逆天的学霸家族:

外公张维,深圳大学创办者、两院院士、

瑞典皇家工程科学院外籍院士;

外婆陆士嘉,北京航空学院筹建者之一,

世界流体力学权威,

普朗特教授唯一的女学生;

外舅公施今墨

中医临床家、教育家、改革家;

舅舅张克潜,物理电子学,

与光电子学科学家、清华教授兼博导;

父亲高立人,清华教授;

母亲张克群,清华毕业,

师从梁思成,着名建筑学家和建筑教育家。

一家高知,满门鸿儒,

一个家庭能出一个人才都不容易,

他家却出了一堆。

他说:

“硕士在我们家基本等同于文盲。”

晓松和妹妹

他自幼在清华大院长大,

就连邻居都不是普通人,

每次他遇到问题,

长辈就给他写一张纸条,

让他去问谁谁谁,而这里指的谁谁谁,

都是我们在课本上才能见到的大人物,

他曾回忆:“随便踹开一家的门,

进去聊会天就很长知识,

梁思成林徽因就住我家前面的院子。”

无论是出身还是交际圈子,

他都吊打中国99%的人。

梁思成和林徽因

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下成长,

他也理所当然是个大学霸,

平时,父母还注意培养他的艺术修养,

让他学习琴棋书画,想让他成为,

一个有艺术修养的科学家。

1988年,他以超线60多分的成绩,

考入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

爸妈早已为他规划好了未来的路:

上完清华,再去国外读个博,

然后成为某个领域的学者或科学家。

但进入清华仅仅两年,

他竟然就选择逃离了这个,

令无数人魂牵梦萦的最高学府。

少年时期的高晓松

母亲常常教育他说: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

你要觉得眼前这点苟且就是你的人生,

那你这一生就完了。

这句话像钉子般镌刻在他脑海里,

母亲没有想到,他的诗与远方,

不是科学,而是音乐。

他说:

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亩田,

除了长花,什么都不长。

它是纯粹理想的土壤。

正是这百分之一的地方,

让你和别人不一样。

我那百分之一的地方,就是音乐。

青年时期的高晓松

可家里说什么也不同意他成为艺人,

他就和母亲打了个赌:

我要是能用吉他养活自己,

你就同意我组乐队。

年少轻狂的他,

就这样带着满腔热血,独自一人,

抱着吉他跑到天津唱歌卖艺去了。

结果第一天,只赚到了5毛钱,

第二天,饿着肚子去天津大学卖唱,

又被当成流氓,让学校抓了起来,

保卫处还要没收他的吉他。

最后,打赌失败,

他只好灰溜溜地回清华继续念书。

但他没有就此放弃自己的音乐梦,

他找到了戴涛、赵伟、老狼等人,

组建起了“青铜器”乐队。

为了赚钱维持乐队的开销,

他们还跑到海南一家歌厅驻场,

唱《一无所有》,

结果没两天就被辞退,真的一无所有,

连回家的路费都没剩下。

身上所有钱加起来只够一个人的车票,

他让老狼先走,自己回学校上学。

而他决定,再也不回清华,

彻底走上音乐的道路,

这个本该是有着艺术气息的科学家,

因为这个决定,在未来,

成为了一个懂点科学知识的艺术家。

他辗转去了厦门,在厦门大学,

待了大半年,过着流浪歌手的生活,

也结识了一些玩音乐的朋友,

每天唱歌写诗,自得其乐。

摸爬滚打终究没有辜负一身才气,

《同桌的你》、《睡在我上铺的兄弟》、

《白衣飘飘的年代》等等,

他创作的好歌曲不胜枚举,

1994年,他的《校园民谣》合辑出版,

彻底打破了当时流行音乐的沉默,

成为10年销量之最的原创专辑,

也掀起校园民谣的风潮。

他几乎成了一个青春符号,

他弹唱的音符是一个时代的印记。

不仅沉迷唱歌事业,

他还潜心电影,屡创为人称道的佳作。

1999年,他自编自导的,

《那时花开》惊艳四座,

影片由周迅、夏雨、朴树、田震主演;

2002年,他自编、自导并作曲的电影,

《我心飞翔》一举拿下法国里昂电影节最高奖,

美国雪城电影节评委会奖 。

他还和宋柯创办了“麦田音乐”独立品牌,

成为国内顶级音乐制作人。

可麦田成立后,只发了3张专辑,

虽然专辑很好,可盗版蜂起,

根本没赚到钱,还赔了钱,

心灰意冷的他,突然想起母亲的教导: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

他决定,去周游世界:

“哪怕钱全花光也没关系。”

他去了大概三十多个国家,

到一个地方就买一辆车,

玩一段时间就卖了,再去下一个地方。

旅途中碰上一堆人,很快成为朋友,

然后喝酒,然后下了火车各自离去。

在欧洲碰到一个东欧乐队,

他就帮人弹琴,还跟人卖艺去,

到处跑到处弹唱,

到荷兰,到西班牙,到丹麦

……

在外人看来,他这是浪费时间,

可只有他自己懂得,

旅行,真正开阔了他的心胸,

他说:

“世界不是苟且,世界是远方。

行万里路,才能回到内心深处。”

之后,他又跑到洛杉矶,

抵押了车子,过得一穷二白,

平日里还是干一些在外人看来,

没什么用,纯属浪费时间的事情,

他喜欢青楼文化,就花大量时间研究;

喜欢历史,就研究这个国家的一切;

曾经有的电影梦也捡起来,

给各大制片厂写剧本;

平时还看杂书,历史,人文,

所有他感兴趣的一切。

他也将这种随遇而安的态度,

传输给了自己的女儿,

别的父母都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

他却坦然地说:

我主要教育女儿心安理得地混日子。

他女儿学琴,学骑马,学瑜伽,

但他从不强制女儿要取得什么成绩,

让她尽情做喜欢的事情,

不用求结果,他说:

如果一个孩子被教育,

只能学对升学有用的课,

上大学只能干对就业有用的事,

工作了一切都为了买车买房,

生而为人岂不浪费?

在他看来,让生活更丰富的,

往往是那些无用的事情。

从小到大,我们一直被教育,

要做有用的事情,

可他说:只要做自己喜欢的事,

就不算浪费时间。

35岁之前的照片是个故事,

35岁之后的照片是个事故,

人到中年,他的颜值越来越低,

可他的才华,却越来越迷人。

2011年,他因为酒驾坐牢,

本以为自己要完了,

但在看守所那半年里,

面对难以翻越的高墙,

他却明白了许许多多,

比如自由,珍惜……

他说,那是他“最快乐”的时间。

狱中,他隔着高墙听雨声,

说自己仿佛回到唐宋生活,

用矿泉水瓶制作漏水时钟,

看了大英百科全书,

翻译了马尔克斯的《昔年种柳》。

人们看完他的翻译作品无不赞叹:

比起其他晦涩难懂的翻译作品,

高晓松不像是在翻译,

更像自己在写作,既有趣又不失特色。

正是因为入狱,

他的翻译才华才显山露水。

在这之前,包括他身边的朋友,

曾经共事多年的同事,

都不知道他连翻译都这么厉害。

别人生存靠技能,

他生存却靠才华,

出狱后,大家都以为他翻不了身,

没想到他却越来越火。

正是监狱的半年反省,

让他更加深刻地明白,

人生不应该一直都在奋斗,

而是更应该活得有趣。

人们都说文化类节目不会红,

可他却坚持要做,他说:

在互联网这样一个新的大航海时代,

各位公子都去为了理想和梦想奋斗,

因为你要去横枪跃马征服世界,

所以你没空读闲书,我来替大家读书。

你朝九晚五,你996,你没空聊天,

我来替大家聊天。

我让大家工作之余过得更有趣一点。

2012年,他的个人脱口秀栏目,

《晓说》开始播出,之后又出版《如丧》,

2014年,他和蔡康永牵手出现在,

爱奇艺综艺节目《奇葩说》的发布会上。

他在事业道路上是走得越来越如鱼得水。

他写书,对过去现在将来侃侃而谈,

文字常常有拨开生活迷雾的感觉,

他在《如丧》里说:

“我发现人不能多年在同一座城市待着,

疑似认识的人太多,聊天的时候会发现,

周围熟人千丝万缕,

导致不敢放开吹牛逼的痛苦。”

点击播放 GIF/1293K

在节目中,他常常大扇一挥,

一张口就是历史人文、山河川岳、

诗与远方,

知识分子的犀利与锋芒从不遮掩。

用博古通今这四个字来评价他,

一点都不夸张,

他既可以讲青楼女子的人生,

也可以讲美国总统的权力;

更可以讲赌球的趣闻轶事,

还可以讲世界大战的规律和特点

……

有人说:如果说高晓松外表的颜值,

打分只有60分及格的话,

那么他内心中那个无比浪漫的,

诗意世界的“颜值”就配得上120分。

马东评价说:我喜欢高晓松,

是因为他的身上有一种,

莫名其妙的牛逼劲,

是因为他的阅读量和阅历。

而这也是很多人喜欢他的真正原因。

2015年,他逐渐淡出电视综艺,

开始把工作重心,

转移到音乐与公益文化事业上。

他和朋友开了一家免费“杂书馆”,

并出任馆长,他为杂书馆开馆作序时说:

以史为鉴,无非再添几分偏见;

以梦为马,最终去了别家后院。

不如大雪之后,清茗一杯,杂志两卷,

闻见时光掠过土地与生民,不绝如缕。

现在的他已经快50岁了,

可他越活越快乐,

经常以幽默的文风,

时不时在微博上“自黑”。

比如黑自己的年龄大。

晒自拍逗乐网友

郑爽的身材,鲁豫的头

自拍就算了,还挤乳沟……

实在是可爱得不得了

然而没过多久,

他就在盖茨基金会西雅图总部,

用一口流利的英文与比尔·盖茨,

进行了一场有趣的对谈。

实在让人无法将他,

和上面那位逗比联想在一起。

这世上有许多人,

他们打一出生便知道自己是什么人,

也明白自己该做什么事。

也因此,他们从不抱怨,更不悔恨。

不论结果是甘是苦,

他们都会一件一件,

把该做的事——做完。

他曾说:

历史不是镜子,历史是精子,

牺牲亿万,才有一个活到今天;

人生不是故事,人生是事故,

摸爬滚打,才不辜负功名尘土;

世界不是苟且,世界是远方,

行万里路,才能回到内心深处;

未来不是岁数,未来是礼物,

读万卷书,才看得清浩月繁星。

过随遇而安的生活,

做些无用无为的事,

曾经的“不务正业”,

却成了大众眼中最羡慕的生活,

这样真有才的晓松,

真的是不让人喜欢都难啊!

视频:高晓松爆料:揭秘马云王菲合唱新歌幕后

昨天,网上传出马云和王菲合唱的《功守道》主题曲《风清扬》。高晓松爆料,录这首歌时,马云也是拼了,录了很多个小时,可不是一般的新人歌手。

最后更新:2017-11-07 19:34:54

  上一篇:go 马云成越南年青人超级偶像!大学生们激动坏了,抢票求见面!
  下一篇:go 谢娜表弟亲自为她做菜,太帅了这样的表弟请给我来一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