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335 返回首頁    go 搜狐


A股聚焦:創新疊加國際化 伊利股份有望開啟二次增長

(資料圖)

《財經》記者 張建鋒/文    王東/編輯

2017年10月23日,伊利股份(600887.SH)股價漲幅為1.13%,收盤於每股29.5元,市值攀至1793.6億元,創出去年以來新高。從2016年初至今,公司股價漲幅最高為136%。Wind數據統計顯示,2016年初至2017年10月23日,公司二級市場機構資金流入總額高達1273.72億元。

在市場資金熱捧的背後,是伊利股份業績近年來穩步提升。伊利集團副總裁張軼鵬對《財經》記者指出,公司在產品、渠道等產業鏈的創新,以及在“一帶一路”沿線新西蘭等國家的戰略布局,為公司業績增長提供了保障。

券商普遍認為,隨著產品市場占有率不斷提升、乳製品企業盈利最好階段到來,未來伊利股份淨利潤增速有望提升。

創新推動業績

據伊利股份2016年財報顯示,當年公司實現營業總收入606.09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0.41%;實現淨利潤56.69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21.8%;公司營業收入和淨利潤指標穩居行業第一。2017年上半年,公司業績繼續呈現穩健增長態勢。

伊利股份主要業務涉及乳及乳製品的加工、製造與銷售,旗下擁有液態奶、酸奶、奶粉、冷飲等幾大產品係列。

“伊利即品質,是公司的信條。”伊利股份董事長潘剛指出,對於企業來說,不創新,無未來。

近年來,伊利在創新思維指導下,以消費者需求為導向,不斷進行產品、渠道等產業鏈各環節的創新。

據尼爾森零研數據顯示,2016年,伊利在整體乳品市場的零售額份額為20.0%,位居市場第一。新產品銷售收入占比達到22.7%,“金典”、“安慕希”、“暢輕”、“甄稀”等重點產品的收入占比達49%。

2017年上半年,公司對安慕希常溫酸奶進行了包裝和口味的創新升級,隨著“金領冠睿護嬰幼兒配方奶粉”、“Joy Day 風味發酵乳”、等多個新品的上市,公司新產品銷售收入占比約7%,產品創新能力繼續驅動公司整體業務持續增長。

同時,通過加快“村淘業務模式”的複製和推廣進度,進一步開拓農村市場。截至2016年年末,伊利直控村級網點已達34.2萬家,比上年度提升了約2倍。

“在堅持乳業主業的前提下,近幾年通過“互聯網+”戰略,公司在食品安全、消費者洞察以及創造更多業務形態方麵進行了各種各樣的創新,打通線上和線下平台資源。”張軼鵬對《財經》記者指出,2016年,基於互聯網全網消費者的超大量數據,伊利搭建了覆蓋250多個數據源、有效數據量級達到全網90%以上的大數據雷達平台,分析消費者存留於互聯網線上線下各類場景下的數據。

在今年7月份,伊利還和京東簽署全新戰略合作協議,助力伊利實現2017年至2020年在京東平台累計銷售額超過100億,年複合增長率達到66%的目標,其中伊利未來重點發力的資源置換品類就是食品和母嬰,目前公司已在京東獨家發售金領冠等京東專供裝,而且公司嬰幼兒奶粉金領冠睿護係列即在京東全球首發,培然係列也在京東超市線上首發。

廣發證券指出,京東等互聯網平台既為伊利提供了大數據的基石,而且京東籌劃3年之內建5000家京東線下母嬰體驗店,也增加了伊利未來新的渠道可能。

加快實施國際化戰略

除了創新外,國際化戰略的實施也是伊利股份近年來業績持續增長的另一主要原因。

這幾年,中國政府提出了“一帶一路”的倡議,“一帶一路”沿線有許多乳業發達國家和地區。伊利股份在新西蘭建立了全球最大的乳業一體化生產基地,占地38公頃、建築麵積16000 平方米,日處理鮮奶1400 噸、年生產嬰兒基料粉47000噸。

今年3月25日,伊利集團在新西蘭奧克蘭舉行伊利大洋洲生產基地二期揭牌儀式。大洋洲生產基地二期是在2014年投產的年產47000噸嬰兒配方奶粉項目基礎上新的投資舉措。項目建設地選址位於新西蘭南島南坎特伯雷洲懷馬特市伊利一期項目預留地,主要用於年產16.2噸功能性乳蛋白牛乳深加工項目、年產80000噸UHT奶項目、年產56000噸全脂奶粉生產項目、年產30000噸嬰兒奶粉包裝項目四個單元的建設。

“目前新西蘭生產基地的奶粉產量很大,相較國內工廠不僅具有較大原料成本優勢,而且具有更高原奶質量保障。”廣發證券指出,伊利通過海外設廠,搭建全球產業鏈,有望建造堅實的資源基礎。

當年,公司還在乳業重地歐洲開設研發中心,背靠歐洲科技食品矽穀瓦赫寧根大學,約可吸納其周圍1.5萬餘名相關專業的研發人員。同時,公司還與斯嘉達達成戰略合作。

值得注意的是,市場對公司收購海外品牌乳企實現外延市場擴張有很大的期待。

伊利海外不斷接觸品牌乳企,近期公司再次參與了澳洲最大乳企邁高公司的戰略發展方案事項。對於上述事項,伊利股份今年9月份表示,公司參與了澳大利亞邁高的戰略發展方案事項,MG公司擬通過這種方式征集戰略發展方案。公司經評估後,提交了謹慎的非約束性戰略發展方案建議書,該事項後續存在若幹不確定因素。

在廣發證券看來,隨著國內乳品市場的日漸成熟和公司自身實力的不斷累積,近年來伊利一直在謀求國際化戰略布局,前期以生產、研發以及合作為主,旨在獲得原料和技術資源,現已深入尋求廣闊市場,有望以整體並購獲得品牌及其配套工程為主,伊利此次計劃若能成功,有望深入布局國際化戰略,實現從資源到市場的外延增長。

進入新3年大周期

隨著中小企業退出市場帶來的集中度提升,伊利產品市場占有率提升明顯,同時乳製品企業盈利最好階段--原奶價格溫和上漲時期已經到來,券商普遍認為公司未來將開啟二次增長。

東吳證券認為,中小企業退出至少騰挪行業空間5-10%百分點約300億,龍頭份額顯著提升,隨著伊利蒙牛整體收入快速提升,行業競爭格局出現改善局麵,伊利以深度分銷為主的現代渠道管理體係更利於搶占增量市場,市占率加速提升。

東吳證券通過伊利、蒙牛液奶收入/液奶行業銷售規模估計市占率,目前伊利整體市占率30%以上穩居第一,2017年第一季度提升了3個百分點,而蒙牛提升不足1個百分點,兩者的差距在逐漸拉開。從細分市場看,伊利常溫奶市占率30%以上,穩居第一。低溫奶伊利市占率穩步提升,2017年注冊製出來後行業複蘇,三線城市空間大+伊利21 個配方+品牌渠道優勢,未來市占率穩步提升。

此外,美國和新西蘭的奶價均在2016年觸底後實現持續回升,全球奶價逐漸步入上行周期。wind數據顯示,今年9月份美國牛奶價格17.80 美元/英擔,較2016年低點的14.77 美元/英擔大幅增長,新西蘭的奶價今年也持續回升,截至8月奶價指數1299 點,較2015年低點的1092點出現大幅上漲,國外主要原奶產區奶價3-4年一周期。

券商普遍認為,美國和新西蘭作為全球乳製品主要出口國,奶價已經觸底回升,帶動全球奶價逐漸步入上行周期,預計奶價上行有望持續2年左右。

在廣發證券看來,通過買贈減少、提高產品價格、持續提升產品結構等措施,伊利股份有望可以消化原奶價格上漲造成的負麵影響,而且公司毛利率與奶價走勢在曆史上呈現正相關趨勢。

如2013 年奶價大幅上行20%左右,乳製品行業整體提價10-15%,伊利2013年提價後,2014年毛利率大幅上漲3個多百分點。

此外,由於市場競爭加劇,2014-2016年大部分龍頭公司銷售費用率上漲3-6個百分點,2016年伊利股份期間費用率上漲至29.17%,而在伊利2017年中報期間費用率26.92%,較去年同期下降2個百分點左右。

廣發證券認為,未來行業競爭趨緩,期間費用率有望大幅下降,公司2018-2019年淨利潤有望加速增長。

最後更新:2017-10-25 13:33:07

  上一篇:go A股聚焦:服務“一帶一路”國家戰略 中國中鐵海外收入毛利雙增
  下一篇:go A股午盤緊急通知:達威股份 澳洋順昌 羅萊生活 海航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