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343 返回首頁    go 搜狐


資管新規劍指份額分級 分級基金或退出市場

上周五,央行網站發布的《中國人民銀行、銀監會、證監會、保監會、外匯局關於規範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業務的指導意見(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資管新規”)規定,公募產品不得進行份額分級。

“一石激起千層浪”,如何處置公募存量分級基金牽動著行業的神經。多位接受證券時報記者采訪的業內人士解讀,“公募產品不得進行份額分級”的規定,限製了公募新發分級基金的可能,但過渡期後存量分級基金如何處置仍存在分歧,有待實施細則的出台。

資管新規下

分級基金存續解讀現分歧

針對存量分級基金未來命運如何,業內人士目前仍存在不同的理解:一種理解認為,資管新規過渡期結束也意味著分級基金存續期的結束,存量分級隻能選擇清盤或轉型;另一種意見認為,分級基金多屬永續型產品,這類產品不需要續期,可以在資管新規過渡期後繼續存續。

北京一位權益類分級基金經理在接受證券時報記者采訪時支持第一種觀點,他表示,資管新規非常清晰,整體思路是要降杠杆和減少跨機構間的套利,這是資管行業未來發展的大趨勢。雖然透明、公開的杠杆要比地下杠杆更規範,但畢竟這類產品與監管大方向背道而馳,而且存在風險過大、波動劇烈、產品複雜、投資者教育難以匹配等問題。該基金經理認為,如果按照監管的大思路,分級基金產品以後可能不會存在了,存量的分級基金都需要逐步轉型或清盤,他所在的公司未來也會將存量分級產品逐步轉型或清盤。

然而,按照 “新老劃斷”的原則,資管新規設置了截止到2019年6月30日的過渡期,金融機構已經發行的資管產品自然存續至所投資資產到期。過渡期結束後,金融機構的資產管理產品按照新規進行全麵規範,金融機構不得再發行或者續期違反本意見規定的資產管理產品。

華南一位中型公募基金分級基金經理認為,新規給出“新老劃斷”的原則,而且很多存量分級基金是永續類產品,不存在續期問題,應該可以繼續管理和運作。“現在資管新規還在征求意見階段,分級基金市場體量比較大,強製清理或轉型存在一定難度。比如有些百億元規模的分級基金開持有人大會需要通過轉型方案,估計轉型方案通過的難度很大。”

華南一位公募基金人士則表示,目前資管新規尚在征求意見,未來可能會有針對公募分級基金的具體細則等配套文件出台。他所在的公司在等候實施細則進行產品規劃。他對新規本身涉及到的分級基金存留問題不予置評,但會按照正式實施後的新規執行分級基金的規劃。

市場選擇和監管因素下

分級基金或最終退出市場

事實上,在今年5月1日開始實施分級基金新規以來,分級基金市場總規模逐月下行,市場人氣日漸低迷。

數據顯示,截至11月21日,149隻存量分級基金總體份額為832.01億份,這一數據比分級基金新規正式實施的5月1日相比,減少了746.65億份,規模萎縮47.3%。按11月21日的淨值計算,全部分級基金合計規模為739.7億元。

隨著投資者門檻抬升和結構性行情的波動震蕩,分級基金市場交投日趨清淡。從月成交量指標來看,136隻有統計數據的分級B基金近一月成交量為1.91億手,比5月萎縮48.69%;近一月成交額為126.68億元,也比5月份成交額萎縮32.99%。其中,從11月21日當天成交量情況看,環保B級、高鐵B級等16隻分級B基金以零成交量收官,零成交分級B占全部分級B基金數量高達11.76%。

規模萎縮、成交清淡下的分級基金也成為小微基金、迷你基金“重災區”。數據顯示,截至11月21日,基金規模在2億元以下的迷你基金共有77隻;低於5000萬元規模的迷你基金有28隻。

業內人士認為,雖然資管新規對存量的分級基金沒有明確的處置方案,但從監管層的監管思路和大趨勢看,分級基金未來轉型或清盤將是大概率事件。“某一類產品的興衰既有監管的因素,也有市場選擇的因素。”北京上述權益類分級基金經理稱,即便沒有資管新規,除了市場上少數的龍頭分級產品,很多分級基金經曆過幾次市場切換和震蕩也會淪為“迷你基金”。“雖然資管新規目前仍在征求意見,但我認為大局已定,未來分級基金將要最終退出公募基金市場。”

(原標題:資管新規劍指份額分級 分級基金或退出市場)

最後更新:2017-11-22 06:34:12

  上一篇:go 發審委權力行使受監督 新股審核從嚴將常態化
  下一篇:go 高效發審委是資本市場穩定健康發展必要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