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2
搜狐
雄安新區引入低溫裂解技術破解農村生活垃圾處理難題
雄安發布信息顯示,雄安新區設立以來,三縣重拳治理“散亂汙”,積極尋求解決農村垃圾處理對策。目前,運用低溫裂解技術的垃圾處理器已經在雄安新區30多個村莊成功運營。該技術可以就地消化垃圾,日產日清,垃圾降解率達95%。
過去農村垃圾因陳年累積,垃圾成堆現象在新區農村較為普遍。填埋、焚燒等傳統垃圾處理方式投資大、運輸距離遠、成本高,易造成二次汙染等,難以根本化解新區生活垃圾處理難題。在多方考察後,雄縣投入專項資金,引入了閃蒸礦化低溫裂解處理技術。
據悉,該低溫裂解處理技術以將垃圾分解控製在250℃以下的低溫狀態,靠垃圾在磁化熱分解過程中自身產生以及有機物質降解產生的熱量,經過悶燒裂解,實現了減量無害化垃圾處理。低溫裂解技術具有運行成本低、管理人員少、後期運營簡單、高效等優點。
對於新興的低溫裂解垃圾處理技術,保定市環保局副局長賈見勇認為這種垃圾減量化處置模式,可以用最少的投入解決廣大農村積存和新產生的生活垃圾,優於傳統的三級轉運集中填埋的無害化處置模式,為當前農村環境整治適宜的垃圾處置方式。
據一些學術資料顯示,裂解是指隻通過熱能將一種物質(主要指高分子化合物)轉變成另外幾種物質(主要指低分子化合物)的化學過程。目前,在城市生活垃圾領域,裂解技術與傳統的填埋、焚燒、堆肥處理方法相比,提供了一種新的方向。
裂解技術應用的主要領域包括化工領域、汙泥處理領域、有機廢棄物處理領域、生活廢棄物處理領域。20世紀90年代以來,國內外陸續開展了生活垃圾裂解處理技術研究。國內也有機構開展了相關研究,並且有垃圾裂解技術專利發明的申請和登記。國內也有公司曾宣稱研發出一些裂解處理設備,能夠將城市生活垃圾裂解轉化為液、固、氣三態再生能源,轉化過程中基本不消耗新的能源,也不產生新的汙染。
最後更新:2017-11-06 13:18: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