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3
搜狐
港珠澳大橋澳門口岸軟硬件基本就緒 未來將實行新通關模式
據來自澳門特區政府發言人辦公室的消息,港珠澳大橋澳門口岸管理區在回歸日前舉行的亮燈儀式,標誌著澳門口岸工程正式進入收尾及口岸設備調試階段。特區政府克服了各項工程困難,實現澳門口岸管理區建設在今年年底基本完工的目標,下一階段將配合三方政府報請中央確定港珠澳大橋開通時間,加緊完善口岸通關和口岸區管理等工作。
據了解,澳門口岸管理區占地71.61公頃,建築麵積超過60萬平方米,主要包括旅檢大樓、境外車庫、境內車庫、市政外圍及配套設施等四個主要部分。其中,旅檢大樓總建築麵積約為17萬平方米,與珠海口岸旅檢大樓無縫對接,未來將實現珠、澳口岸的 “背對背”便捷通關模式。此外,境內車庫位於旅檢大樓西麵,靠近澳門島,供澳門本地車輛及兩地牌車輛停放,總建築麵積約18.2萬㎡,可停放3105輛小汽車,2054輛電單車。境外車庫位於旅檢大樓東側,供香港過來的車輛停放,總建築麵積約為19.7萬㎡,可停放3759輛小汽車。澳門口岸管理區項目是三地建築麵積最大的口岸,工程承攬總金額為100億澳門元,工程量大、協調性高且工程建設要求時間短,目前已按計劃實現與港珠澳大橋同步通車啟用的建設目標。
據介紹,港珠澳大橋通車啟用後,在跨境交通方麵,三地口岸之間將設有穿梭巴士,為旅客提供來往澳門和香港口岸,以及珠海和香港口岸之間的接駁服務。港澳跨境車輛方麵分為跨境巴士、跨境出租車、跨境貨車及跨境私家車,其中跨境巴士、跨境出租車及跨境私家車均有配額限製;貨運方麵,港澳雙方擬容許另一方跨境貨車於指定場地每日限量作跨境運輸業務,澳方將興建物流設施配合業務運作。
目前港澳兩地已就跨境巴士安排達成共識,港澳之間共50個配額,每日港澳比例為香港34個、澳門16個,澳門特區政府將立即開展港澳跨境巴士(澳門配額)分配程序。交通事務局現正與香港運輸及房屋局、香港運輸署、廣東省交通運輸廳和公安廳等部門磋商,就港澳和粵澳的各項跨境車輛的配額安排進行最終談判,配額安排和分配方式將在雙方完成最後階段討論後適時公布。
在通關模式方麵,由兩地查驗部門連手合作的“合作查驗,一次放行”新通關模式將在港珠澳大橋的澳門—珠海邊檢大樓實施,新模式將使市民和旅客享有更高效的通關服務。
最後更新:2017-12-21 15: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