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979 返回首頁    go 搜狐


薛之謙的事我無法評判,但胡彥斌做的很好

最近網絡世界的風起雲湧,幾乎都與薛之謙有關。改一改《霸王別姬》裏的台詞,就是“隻是這網絡世道不太平”。

除卻微博上成千上萬的評論聲討與揣測,一些微信公眾號大佬們也沒放過這次熱點。相似的熱點之下,總能衍生出不同門道的解說與價值觀的上升。中學時代,那些作文好的人,會因為“命題作文”或是“材料作文”的限製而略有差異,因為作文要求是嚴苛的。而網絡時代則不同,網絡時代即使是“命題作文”,也會被挖出來無數門道的材料,挖掘空間意蘊無窮。

薛之謙事件的始末,可謂千回百轉。而每一次回轉,都不乏緊隨其後的人,盡管這些人有些事執著於自己的主觀價值論斷,以最大的惡意進行揣度,而有些人則是吃瓜群眾中的段子手,沒什麼惡意,隻是娛樂心態,無關緊要。隻是,種種行徑不分善惡,都對薛之謙事件有助長、發酵的效用。

隻是,窮在鬧市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這樣的道理在娛樂圈尤為明顯。之前範冰冰和李晨的婚訊,一眾明星無論是不是好友,都在評論下演繹動情的祝福。而薛之謙呢,和高磊鑫複合的時候,盡管是淩晨,仍有陳赫等好友及時祝福。

好友不再鬧市問津,不僅僅是因為落難,還有就是這種問津,毫無幫助。它既結局不了當下的困窘,又無法把事情引向好的發展方向。薛之謙的事我無法論斷,也不想論斷,可我要提一提另一位音樂人,胡彥兵,他做的很好。

2016年最受矚目的演唱會,王菲的《幻樂一場》在年末落幕,隨著龔琳娜的唱功退化指責,隨著梁歡的假唱說法,以及網友們對王菲跌下神壇的歡喜,熱鬧程度與當下的薛之謙事件相比,過猶不及。

隻是,王菲演唱會事件出現了胡彥斌。而薛之謙事件,人們喧鬧著也觀望著。

2017年1月9號,在王菲演唱會過去十天後,在罵戰逐漸平息後,胡彥斌發了條長微博,主要從技術的角度解釋了演唱會為何現場是“賣家秀”,而大眾看的直播效果是“買家秀”,從lineout到直播音頻技術中的壓縮、EQ、合唱、Aux音軌,這些專業性的分析從胡彥斌筆下客觀傾斜,把浮躁化為冷靜,實在難得。他的音樂視角很可貴,不是放在王菲身上,而是方言各大直播平台的質量以及音樂直播技術的瓶頸,且認為這種現狀是有發展空間的。

那篇文章的最後,胡彥斌說:我覺得out挺好,說話的事件很重要,能解決問題的立刻說,解決不了的問題時候說,對整個行業有點幫助,才是我們存在的價值。

而當時的龔琳娜夫婦與梁歡,為何沒有胡彥斌這般肚量?審視角度不同是一方麵,急功近利又是一方麵——急功近利的表達自己。

娛樂圈紀委的名號,若是再具體一點,就非王思聰專屬了,若具體到歌唱界,則該把桂冠交給梁歡。梁歡熱衷於假唱糾察,隻是急功近利之下,誤判則成了無需承擔責任的任性,這種任性給他人製造垃圾。演唱會直播當天,他職責王菲《白癡》假唱,隨即便有粉絲傳來飯拍視頻,證明不是假唱,於是梁歡又把假唱的範圍縮減到了半開麥。不肯承認自己的主觀臆斷,也就令人生厭,跳梁小醜大概是這般麵目。

而龔琳娜,或許最初的惜才之心無惡意,但她搞錯了,一來是王菲不需要任何人惜才;二來是,民歌唱法出身指責錄音棚歌手,就像小說家指責寫散文的沒寫出故事情節,實在沒必要。後來這種惜才放大到“緊咬不放”,與網友開罵戰。而老鑼,甚至在微博上說出一女三夫的人身攻擊,含沙射影,有失分寸。

急功近利的表達自己,是放低自己的格局,從結果來看,“蹭熱度”的指責,沒什麼不對。

公眾人物不需要像薛之謙這樣人設走向倒塌,引來一陣又一陣鬧劇。我們需要的,是胡彥斌這樣,長長的話慢慢地說,深深的道理淺淺的講。

最後更新:2017-10-10 04:32:12

  上一篇:go 鹿晗突襲問迪麗熱巴:你的初吻給誰了?那麼答案來了
  下一篇:go 人設已崩,薛之謙身後的商業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