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1
搜狐
專家:特色小鎮將成中國新的城市名片
“特色小鎮以其獨特的產業、特色的文化、特色的生態等鮮明的特征區別於千層一麵的大中小城市,必將成為中國新的城市符號和名片。”中國城市經濟學會中小城市經濟發展委員會秘書長楊中川14日在長沙表示。
13日至15日,由國家發改委城市和小城鎮改革發展中心、長沙市人民政府等主辦的2018中國特色小鎮博覽會在長沙舉行。
當日,國家發改委城市和小城鎮改革發展中心、中國城市經濟學會中小城市經濟發展委員會等機構共同發起了中國“百強縣特色小鎮創建培育計劃”,將組織綜合實力百強縣、百強區、千強鎮積極實施該計劃,協同智庫、金融、產業、建設、運營等產業鏈企業直接參與,為縣市區鎮創建特色小鎮提供政策指導、資本導入、產業落地等係統解決方案。
官方數據顯示,中國的綜合實力百強縣以占全國不到2%的地域麵積和6%的人口,創造了全國近10%的GDP,經濟總量達7.34萬億元(人民幣,下同)。
“實踐證明,綜合實力百強縣市區鎮實力強、活力足、生態優,有獨特的資源稟賦和區位優勢,必將成為中小城市先進生產力的代表,成為特色小鎮創建培育的天然沃土和必爭之地。特色小鎮也將以其獨特的創造力和生命力,成為縣域經濟的亮點、鎮域經濟的最新增長極、供給側改革和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載體。”楊中川說。
2016年開始,浙江的特色小鎮經驗開始向中國各地擴展。目前,國家發改委等多部門已聯合發文進一步規範特色小鎮的創建工作。
國家發改委城市和小城鎮改革發展中心副主任沈遲表示,2018年,國家堅持培育和鼓勵特色小鎮的方向不會變,但會對沒有產業支撐的特色小鎮采取“降溫”措施,對沒有達到特色小鎮基本要求的“幹脆摘帽”,讓更多的真正符合特色小鎮發展條件的地方去創建特色小鎮。
“近年來,中國相繼推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美麗鄉村建設,黨的十九大報告首次提出了鄉村振興戰略。中國的城鄉收入比也自2010年以來連續7年下降,峰值為2009年時的3.33,2016年則降到了2.72,這說明中國的城鄉差距逐步縮小了。”中國社會科學院城市發展與環境研究所所長助理、研究員李學鋒說。
李學鋒表示,研究發現,中國超大城市的人口流動出現了新的變化。2015年開始,上海、北京的流動人口相繼出現負增長。雖然從整體來看,中國的人口仍然在向東部地區、發達地區聚集,但當超大城市人口吸納能力出現下降跡象時,二線城市、中小城市、小城鎮將迎來黃金發展機遇。
(原標題:專家:特色小鎮將成中國新的城市名片)
最後更新:2018-01-14 23:3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