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150 返回首頁    go 搜狐


控股股東“瞞天過海”侵占資金 科融環境7446萬元“得而複失”

K圖 300152_2

10月30日晚間,科融環境披露的三季報顯示,公司控股股東徐州豐利子公司新疆君創占用的公司資金本息共計7446.83萬元仍然沒有償付。而科融環境9月1日晚間公告稱,上述資金已經償還。對此,科融環境稱,由於借款人於9月20日從徐州豐利單方麵收回了7500萬元的借款,導致徐州豐利未能成功償付科融環境上述資金。

但是,中國證券報記者掌握的材料與上述說法大相徑庭。8月31日,徐州豐利實際上已向科融環境成功轉賬7500萬元,而9月20日,這筆資金又從科融環境的賬戶上原封不動地轉回到徐州豐利的賬戶,自導自演了一出“瞞天過海”的好戲。業內人士表示,徐州豐利這一侵吞科融環境資金的行為涉嫌嚴重違規。

值得注意的是,張永輝和鄭軍兩位董事審議三季報時投下反對票,並向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科融環境披露的這份三季報並不是他們投反對票的那份,而是在審議截止前的最後時刻“硬塞”給他們的一份修訂版的三季報。上述人士表示,在未經董事會審議的情況下披露三季報,科融環境涉嫌信披違規。

7446萬元“得而複失”

對於7446.83萬元占款“得而複失”的緣由,科融環境稱,8月31日,徐州豐利擬借入一筆7500萬元的借款,但約定借款方在未償還該筆借款時,不得使用該筆資金。同時,如果借款方出現重大不利情形時,出借方可單方收回該筆借款。後由於出現多篇負麵報道,借款人於9月20日單方麵收回了該筆借款,導致徐州豐利未能成功償付公司資金。

中國證券報記者經深入調查拿到的材料卻與科融環境的上述說法大相徑庭。月結清單、活期轉賬憑證和銀行進賬單三份銀行單據顯示,8月31日,徐州豐利向科融環境成功轉賬7500萬元;另一份銀行流水單則顯示,9月20日,這筆7500萬元的資金又原封不動地從科融環境的賬戶轉回到徐州豐利的賬戶。

也就是說,這筆7500萬元借款是在徐州豐利成功支付給科融環境後又對科融環境進行的資金侵占,而不是科融環境所說的“借款人於9月20日單方麵收回了該筆借款”,最終導致“徐州豐利未能成功償付公司資金”。

業內人士指出,徐州豐利上述侵吞科融環境資金的行為涉嫌嚴重違規。《創業板上市公司規範運作指引(2015年修訂)》第4.2.3條規定,控股股東、實際控製人及其控製的其他企業不得利用關聯交易、資產重組、墊付費用、對外投資、擔保、利潤分配和其他方式直接或者間接侵占上市公司資金、資產,損害上市公司及其他股東的合法權益。

自導自演瞞天過海

另一大疑問是:如果這7446.83萬元沒有按照約定時間到賬,為什麼科融環境自始至終沒有進行公告?根據科融環境9月1日的公告,徐州豐利為新疆君創償還占用公司的資金本息共計7446.83萬元。但科融環境了解到該信息卻是通過“收到控股股東徐州豐利的通知”,資金到賬自己卻渾然不覺。

科融環境相關財務人員告訴中國證券報記者,科融環境對於這筆資金的轉入和轉出完全失控。資料顯示,科融環境無論是開設在交通銀行的基本戶,還是開設在工商銀行建設銀行民生銀行光大銀行等銀行的一般戶,都是在科融環境所在的徐州當地。而進行此次轉賬的科融環境賬戶卻是在創興銀行廣州分行設立的一個新賬戶。

“這個賬戶名義上是科融環境的,實際掌握在徐州豐利手中,是徐州豐利拿著科融環境的營業執照和公章去創興銀行廣州分行開設的,所以這7500萬元到賬科融環境並不知曉,轉走的時候更是沒有經過科融環境的內控流程。實質上就是徐州豐利自導自演了一出‘瞞天過海’的好戲。”上述人士對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

他告訴中國證券報記者,這筆因去年6月科融環境出售新疆君創形成的大股東占款已經連續三次展期,從2016年12月31日展期到2017年4月30日,到6月30日,再到8月30日,“一拖再拖,長期占用上市公司資金問題引起了監管部門的注意。而這筆7446.83萬元資金之前打回給科融環境很大程度上也是為了應付監管部門。”

三季報涉嫌信披違規

由於7446.83萬元占款“得而複失”,科融環境2017年三季報差點因此“難產”。10月30日本是科融環境2017年三季報的預計披露日,但10月29日16:47,科融環境突然公告稱,鑒於相關工作尚未完成,經申請,公司2017年三季報披露時間延期至10月31日。

10月30日晚,科融環境的2017年三季報終於姍姍來遲。但董事張永輝和鄭軍卻以“無法判斷財務數據的真實性、準確性、完整性”和“未體現永葆環保資產”為由在董事會審議三季報時投下了反對票。更為離譜的是,張永輝和鄭軍均向中國證券報記者證實,科融環境披露的這份三季報根本就不是他們審議過的那份三季報。

“科融環境最初遞交給董事審議的三季報並不是披露出來的這份。那份三季報沒有指出控股股東及其關聯方仍然對上市公司存在非經營性占用資金。我發現三季報的應收款等財務指標與公司公告的7446.83萬元占款已經償還對不上,所以我投了反對票。”張永輝對中國證券報表示。

張永輝進一步指出,“三季報審議的截止時間是10月27日12:00,我是11:30給出的審議意見,但11:56我的郵箱又收到了一份修訂版的三季報,截止時間馬上就到,根本就沒來得及審議這份修訂版的三季報。而科融環境最終披露的這份三季報又在此基礎上進行了再修訂。按照交易所的規定,三季報在披露之前是必須經過董事會的審議。”

(原標題:控股股東“瞞天過海”侵占資金 科融環境7446萬元“得而複失”)

最後更新:2017-10-31 04:33:30

  上一篇:go 前三季國有五大行狂賺8000多億元 不良貸款率均較去年年末下降
  下一篇:go 標普道指收跌逾0.3% 受小盤股拖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