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
搜狐
馬雲世界物聯網博覽會2017
點擊播放
GIF/59K
來源 | 財經會議資訊

以下內容來自馬雲在2017世界物聯網博覽會上的演講實錄,物聯網智庫整理,有刪減。
各位領導,各位專家大家好:
非常感謝大家今天能來聽我們的演講。我剛才聽了很多個領導、專家、學者以及企業家的分享,大家講的非常宏觀、戰略,我坐在底下心潮澎湃,也覺得受益匪淺。現在,我想從我們做企業的角度來做一些分享。
圖:馬雲在世界物聯網博覽會現場
我自己覺得我們每一個人是否會成功,是否會快樂,我們都需要用不同的眼光來看問題,看問題的角度不一樣,深度不一樣,廣度不一樣,你可能機會就比較多一點。
阿裏巴巴跑過了十八周年的周年慶,阿裏巴巴不是今天做成功的,是十八年前的決定做成的。而十八年以後的你,二十年以後的你,而不是二十年以後的你決定的,而是今天的思考。我前幾天聽一個人講,我覺得講的非常有道理,前天的阿裏巴巴周年慶,我分享給了我所有的同事。絕大部分的人是因為看見而相信,很少一部分是相信而看見。看待問題的時候,我們這些人是相信未來的,似乎感覺可以看見了,相信這些事情一定會發生。但是絕大部分的人不一定是這樣的。
2009年,江蘇就開始進行了物聯網的探索,那時大家還不知道物聯網,那個時候叫做國家傳感網。也是在2009年,阿裏巴巴啟動了阿裏雲、阿裏雲計算。誰也說不出來未來雲計算到底是怎麼樣的,但是我們相信這是未來,這是一個趨勢,我們雙方都在堅持,一共堅持了八年時間去追趕,江蘇開始探索的時候,我相信大家隻是覺得這是一個概念,阿裏巴巴在探索雲計算的時候,也認為是一個概念,今天的概念越來越多,又是雲計算,又是大數據,又是智能物流,又是IoT,各種各樣的概念和說法,其實是一個問題,人類正在朝著一個共同的方向在走。
我認為人工智能也好,物聯網也好,大數據,大計算也好,這一切都在反複談同樣的事情,就像上一世紀,有的人講汽車很重要,有的人說石油很重要,其實大家都在做一個方向,就是能源時代的到來。而因為我們所有討論的問題,歸根結底是在見證人類開始真正進入到數據時代。江蘇走改革路線,浙江走開放路線,我覺得浙江和江蘇雙劍合壁才是最有機會的,物聯網和雲計算、大數據合在一起才是真正的未來,才有希望。
物聯網的本質,首先必須是智聯網,沒有智能的互聯網我們認為這就是一個植物人。其實電表把電給支撐起來,但是沒有智能的電表,電表隻能是收收費用的,我們每一個交通路口都有一個監控器,所有的這些監控器都是連起來的,如果沒有把它智能化,這個監控器發揮的最大作用就是用來罰款而已。
所以核心的不是物,核心的是聯,更核心的是把這個聯起來以後,能夠把它變成智能化。智能化的目的,不是讓機器像人一樣,而是讓機器像人一樣去學習。我自己這麼覺得,我們去考慮很多問題的時候,往往對未來過分擔心——機器和人類未來的競爭怎麼樣,我覺得機器和人類不太會競爭。如果你從今天開始設計好未來的路線,將會可能會有麻煩。
機器必須像機器一樣,人是智慧,機器是智能的,動物是有本能的,每一個都應該走自己的獨到之處。如果機器像人一樣,我覺得麻煩會很多,人像機器一樣麻煩也會很多。
上一個世紀,在工業時代,人們基本上把人用的像機器。而未來的時代,機器不會成為人,但是真正應該做的事情是讓機器更像機器,人更像人。我們在講人、機器,我自己覺得人應該要有很大的自信,人們在發展,很早就講飛行,總想自己能長出翅膀,但是後來是可以飛行的,於是就造出了飛機,人想跑得快,人最早希望是把汽車發明以後,汽車像人一樣能夠兩條腿走路,汽車是永遠走不快的。過去兩年討論最多的是阿爾法狗,人下圍棋,機器對人下棋,贏了之後人們感覺到非常的沮喪,如果你因為這些東西沮喪,我認為人的沮喪還會有更多,因為人肯定是下不過的,隻要是程序化,隻要是說不清楚的東西,機器一定可以超過人。
人很聰明,卻忘了機器是人創造的,人類最早發明機器的時候,人類就意識到機器會比人的力量更大,機器一定會比人跑的更快、更遠。出現電腦的時候,人類就應該有預知,你的聰明不會超過計算機,它比你計算的快。圍棋是為人類的快樂創造出來的,如果你讓人自己去下圍棋,就像人去跟汽車跑得快,誰跑得快?毫無意義,如果你因為這個而沮喪,後麵沮喪的事情會越來越多。
機器要做很多人類做不到的事情,那才是良心的東西,機器做人類做不到的事情,沒有什麼大不了的。我字難看,但是我覺得很有味道的,而電腦寫的再好也不值錢。不管人與機器,機器做的再好,我還是希望人工做出一把椅子來,而不是機器創造出椅子來。
另外一個,人類未來的大數據的發展,離不開三個主要的要素,物聯網、大計算以及雲數據。因為大數據,數據將成為最重要的生產資料。
我們現在講大數據很多,大數據涵蓋著兩個點,大,不是多的意思,大是大計算的意思,大計算,雲數據。所以數據將成為最主要的生存,所以每一次能源、技術的革命,第一次技術革命煤是主流的。第二次就是石油、電,創新驅動。而這一次,數據將成為最重要的生產資料。
第二個,雲計算、計算能力將成為一種強大的生產力。
第三,互聯網本身是一種生產關係,如果不把互聯網與生產關係去思考,我覺得麻煩也會越來越多,互聯網是全社會的互聯網,不是某一個公司的互聯網。
我們公司在去年的大會裏麵提出了新零售、新製造、新金融、新技術和新能源,這五個新有很多的爭論。到底這個新怎麼新?其實我們認為新零售是要重新定義零售,新製造必須重新定義製造,新金融必須要重新定義金融。很多東西我們要有新的思考,我們確實不是語言專家,所以我們找不出合適的字,來詮釋這個新而已。現在大家感覺到零售行業的變革非常之快,非常之迅勐。我們提出新零售其實不是今天,十幾年前我們在做淘寶、天貓以及電子商務,無數的行業開始對零售行業作出衝擊的時候,大家不以為然。它不是一蹴而就的,當時沒有人會在網上購物,沒有人把他當作一個事情——認為網上購物的樂趣,往往大於線下購物的樂趣。但是十年以後,這樣的世界還真來了。人們在淘寶上買東西,去利用互聯網,但我告訴大家這隻是剛剛開始。
由於物聯網的發展,由於計算能力的發展,人工智能的發展,新製造倒逼著整個社會進行改革、進行推進。企業將會是在這場革命過程中最主要的力量,而企業必須學會革自己的命。
大家都知道,以前國家的發展都是過去三十年,政府成為經濟發展的橋梁和推動作用,未來企業家的精神,企業和技術將成為主要推動力,將繼續成為倒逼市場的力量,創新將成為市場的力量,而市場能力將推動社會進步的主要力量。
我想沒有互聯網的製造業,是沒有希望的,沒有物聯網的製造業是沒有希望的,沒有製造業的互聯網更沒有希望,這一點我希望大家要知道。所以製造業必須要學會擁抱互聯網,未來已經不會存在著Made in Chia,made in USA,全是made in internet,而且未來的製造業本質上是一個服務業,不是一個純的製造業。製造業作為就業的趨勢已經過去。特朗普講的(英文made in America ,buy in America ),就是希望製造業能夠帶動巨大的就業。我想我的觀點是製造業在本世紀以及未來將不會成為就業的主要驅動力量。大批的製造業將會由機器來取代。
人類從過去的工業時代將進入現代服務業時代,現代服務業才是真正的製造業,而服務業本身就是一個製造業。我想告訴大家,無論是阿裏巴巴也好,騰訊也好,Facebook也好,亞馬遜也好,我們是真正的現代服務製造業,我們背後強大的製造能力,設計能力,把服務當產品的能力。這種製造能力是現在的趨勢,而不是網絡上走來走去的一些programing,現在所有的程序,所有的互聯網產品是一個真正的現代製造業。
未來製造業已經不是靠規模化,已經不是靠流水線,已經不是靠我們想象的相似的模式,未來的製造業一定是個性化,一定是定製化,未來的製造業一定是C2B,而不是B2C。未來的計算一定不是在互聯網公司內部,而是在車間裏麵寫代碼。
如果說離開了互聯網,離開了大數據,離開了物聯網,離開了計算能力,我們所謂的一切為老百姓服務,為人民服務的宗旨都會消失。我們的智慧城市也好,無非是要解決第一個社會經濟發展;第二個我們要解決的是整個民生服務;第三個就是社會治理。這些東西,離開了這些基礎生產資料,離開了這些能力,離開了生產關係,就像房子無地基,空有大樓,因為你都不知道客戶需要什麼,誰是你的客戶,誰是你的敵人。
以前辦事跑斷腿,現在大家都希望在說,隻要跑一趟就好了。其實跑了很多,跑的是數據,不是人。以前我們在醫院看病,要圍著醫生轉,今後醫生是圍著病人轉的;以後我們講環保問題,如果環保不能通過物聯網、大數據和雲計算來解決,人的感知能力根本就不知道問題會出來,等你發現問題出來的時候,已經是太晚了。
我今天來的時候在車上跟人講,人工智能,當然,我不太喜歡人工智能,我喜歡用機器智能,人要有敬畏感,我們發明了機器,不一定要讓機器人按照人的方式來思考。我們對人腦的理解可能不到10%,我們要讓這機器學習10%,我認為是有點兒自大。我們講外星人,外星不是像人一樣的,如果是像人一樣去找外星人,那是找不到的。
所以我想告訴大家的是什麼意思?我們人類是有智慧的,動物是有本能的,機器是有智能的,但是由於人類的生活越來越快,我們在逐漸、逐漸失去著很多本能的東西。我小時候騎自行車走個20公裏,走路走個8、9公裏都很正常,現在一聽走5公裏,心裏就發虛。動物在地震的時候,它有先知的感應,人類卻已經失去了這些本能,而數據、計算、機器將把人的這些能力重新恢複起來,這就是智能的能力。
因為過去兩百年科技的發展,我們人類的眼睛對外部的世界越了解越多。剛才講往外空去走的東西,我們看到了月亮,我們去了月亮,我們去了火星,我們不斷的在往外麵探索,但是人類卻對自我的了解越來越少,而了解自我,了解一個人,不是看他說了什麼,而是看他在無意之中做了什麼。而計算和大數據,能夠把人的所有行為記錄下來,讓人更加的懂得自己。我們講知道自己要什麼的人,是聰明人,知道自己不要什麼的人,是智慧的人。人類在未來必須學會,隻有智慧才能對抗未來機器。所以我在想,我們人類的發展在進入新的時代以後,我們必須讓機器更多的協助人,更多的了解自己。
過去我們在開拓外部的世界,而未來的一兩百年,我們將發掘人類的內心世界,生命科學方麵將會出現重大的突破,人活到120、150,並不是笑話而已,因為我們人將會越來越了解自己。
我們對未來的未知遠遠大於已知,所以我想剛才我在說,我們阿裏巴巴不是今天做成的,而是十八年前我們相信這一天會到來,今天我們同樣相信未來的世界會怎麼樣,並且為之去努力。今天能夠定義清楚的東西,都不是未來,這是我們的觀點和看法。
今天我們怎麼想象未來,我認為都是幼稚的,盡管十八年以前我們知道互聯網會發展,我們知道電子商務也會發展,但是我們沒有想象到電子商務和互聯網十八年以後會發展成這個樣子,而運氣那麼好,又到了我們公司頭上。
人類一百年以前發現電的時候,認為電就是用來點亮燈泡的,他沒有想象到今天還會有電飯煲、電扇、空調機,我相信一百年以前人類是想象不到的,今天我們對數據的理解,我已經聽到很多專家學者在講哎呀數據壟斷,今天的數據跟二十年以後的數據,跟萬物相連以後的數據相比,真是連滄海一粟都不是,今天我們要思考的是如何麵對未來,我們鋪設一個方向後該如何堅持並不斷的去完善。我覺得今天的會議在江蘇開是非常有必要的,而是極具有意義的甚至是裏程碑的,幸好這個會議不在北京開,如果在北京開可能隻能坐在一起討論監管問題了。(掌聲)
我1996年參加過一次有關互聯網的討論,在科技大樓的一個房間裏麵坐了十七八個人,我們開了一次會議,那時的專家學者討論,覺得互聯網對未來的影響很大,所以我們應該采取什麼樣的措施來管理和控製好互聯網。我納悶,1996年就有互聯網了?結果那次會議上所有擔心的問題今天一點都沒有發生,該擔心的問題都出來了。所以我覺得,對大數據、雲計算和物聯網,今天我們隻是在暢想未來,我想人類有這個智慧去解決這樣的問題。
今天我們整個國家在提倡創新,底層的創新是產品的創新,中層的創新是技術創新,最高層的創新是體製創新。創新說出來容易,但是管理創新、治理創新的能力是非常之欠缺的。所以今天我們在這兒探討在物聯網的發展過程中,如果企業是強大的生產力,企業是強大的推動力,但是政府要建立良好的生產關係,去順應這樣的生產力發展,這可能是我們今後最需要的——用新的方法去治理創新,去管理創新,去引導創新,去保護創新。
我們要避免各種各樣的紅旗法案,1896年,英國當時出了一個機動車法案,機動車是由英國最早發明的,但是汽車出來以後,反對的人無數,因為汽車將會取代很多的馬車夫的工作,馬車夫在那個時候屬於白領工人,是技術活,如果汽車出來,很快就會把馬車夫的工作給幹掉。所以所有的馬車夫上街遊行抗議,就像今天所說的實體經濟被互聯網經濟衝垮,遊行的結果是政府除了一個紅旗法案,要求車的前麵必須有一個人拿著紅旗,車的速度為每小時7英裏,決不允許超過馬車的速度,超過的話立刻吊銷拍照。三十年後,英國取消了紅旗法案,這個紅旗法案導致英國並沒有抓住汽車(產業),倒使德國和法國起來了,美國抓住了汽車(產業),使美國成為了第一個車輪上的國家,隨後帶動了整個石油經濟的發展。
今天我們嚴防紅旗法案這樣的東西,對未來的物聯網以及各種各樣的未來政策,我們不要認為我們比別人牛,沒有人是未來的專家,我們都是昨天的專家,我們對未來隻有探索。
我們要相信自己,要相信我們人類,相信我們的孩子們,他們是有辦法解決的。有時候製度過多,反而讓我們不能前進,歐洲沒有大的互聯網公司,一個重要的原因是他們法律製度實在太多,擔心的實在太多,還沒開始幹就問這個問題怎麼解決,那個問題怎麼解決。互聯網還沒起來大家都在討論隱私問題,安全問題,我相信我們沒有辦法解決,我們解決不了的我們的孩子一定能夠解決。因為80後、90後、00後就是比我們聰明。我認為他們的責任和擔當也絕不亞於我們。
當年手機出來的時候,我們覺得這麼小的屏幕怎麼可以跟PC比?手機今天的計算能力超過了當年任何的一個PC,那時候覺得手機這麼小的字,這麼小的圖片,怎麼可能跟電腦相比,電腦怎麼可能跟電視機相比?一代超越一代,今天你看不了了,是你眼睛花了,孩子們的眼睛並沒有花。(掌聲)
我爺爺認為我父親不如他,因為我爺爺接受的所有東西都是從報紙上看的,他認為報紙說的都是對的;我父親認為收音機更重要;我們這一代認為電視機很重要;但是我們孩子認為互聯網最重要,因為他們並不相信別人說的,他們自己要參與、要體驗,所以我相信我們的孩子,00後以後的孩子,他們生於互聯網,唿吸於互聯網,他們有自己的擔憂,也有自己的想法,相信他們能夠找到這樣的東西出來。
我們人類已經從IT走向了DT,這不是字的區別,也不是技術的區別,而是思想觀念的區別。IT是讓自己做的越來越好,IT是信息壟斷,我知道你不知道,而DT必須學會共享、必須學會普惠,必須讓別人強大起來你才會強大起來,而整個世界的趨勢就走向了普惠、共享和可持續,所以要實現共產主義,首先要實現共享主義。
所以從這方麵來講,我們今天也看到了很多問題——關於跨界的思考,大家覺得跨界現在是一個很新奇的事情,我可以這麼講,二十年以後,不跨界是一個很新奇的事情。我們阿裏巴巴去那個領域不是因為我們貪婪,是因為數據必須打通,智慧必須連接,文化必須溝通,互聯網沒有邊界,如果互聯網有邊界,那互聯網僅僅是一個工具。電不說隻能在塑料行業應用,鋼鐵行業不能用電。所以隻要沒有邊界的思考,才是真正的未來,這是互聯網真正的意義。
人與機器的競爭是可怕,但是人要有自己的自信,機器一定不可能戰勝人類,但是機器在未來的二三十年所發展出來的強大力量會對人類造成巨大的衝擊,人類必須要明白什麼事情是我可以做的。在過去的一二百年來,人類認為自己無所不能。但是未來的機器,將會把我們無所不能的東西將會給取代掉,我們會有失落感,但是我想告訴大家,我們人類一定會戰勝機器。
另外我想整個物聯網,整個大計算,整個大數據成為我們整個社會的基礎設施,成為生產資料,成為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的時候,對社會的衝擊之大將會遠遠超過我們的想象。
未來三十年從新零售開始衝擊,新製造也很快,金融業一樣,但是衝擊的過程並不是一帆風順的,衝擊的目的不是為了消滅誰,衝擊的目的是倒逼市場改革,所以我們講轉型升級講了這麼多年,文件發的比莎士比亞全集還厚,但是我們得到的效果是怎麼樣的?並不顯著!必須有市場的力量,必須有技術的力量,必須有像我們這樣的鯰魚去倒逼市場進步,這是互聯網大公司的責任和擔當,不是因為賺錢,而是因為責任。
我一直認為今天很難,明天更難,但是未來是美好的。
今天沒有一家公司是快樂的,大家千萬不要以為互聯網公司很好,我們傳統實體不好。我想告訴大家,互聯網真正賺錢的沒幾家,賺大錢的沒有超過五家的企業。但是實體經濟裏麵也有很好企業,不是實體經濟不好,是你的實體不太好。今天全世界好的實體企業還是有不少的,凡是不能適應世界未來、技術潮流、不能適應未來思考的企業必須被淘汰,轉型升級的目的不是大家平平坐,轉型升級的目的,就是讓好企業更好,讓壞企業被淘汰掉,這才是轉型升級真正的目的,真正的發展目的。
未來所有程序化的工作都會被取消掉,昨天大量的就業,昨天最好的工作都會失去。我們現在講大數據需要很多分析師,我告訴大家,大數據消滅所有分析師,沒有一個分析師會可以分析大數據,分析師隻能分析信息,不可能分析數據,今天你學了一個數據分析工作,你以為你找到了未來,我告訴你,沒有未來!
我們未來,人應該活的更加像人,機器活的更加像機器。當然,由於機器取代了很多工作,那我們人類的工作呢?你也不用太擔心,我覺得人類在未來二十年可以看得到的,每一天隻工作四五個小時,每個禮拜我們隻工作三天,非常正常,而且你會很適應,你甚至認為我時間還不夠。這個就像我們的祖先,我們的祖父們,一天工作十六個小時,在耕田耕地,他們覺得非常忙,我們現在一天工作八個小時,一周休息兩天,我們覺得時間不夠。所以未來的世界,我們每天工作4個小時,你是在移動當中,過去你一輩子隻去過三十個城市,未來一輩子可能去300個城市,永遠在路上。
所以全球化勢不可擋,moving world不是指移動手機,而是數據的移動可以跨越一切。
未來我們很多行業都會擔心,我告訴大家擔心也沒有用,我們今天抓住時間改變才是未來,我們麵對的改變過程中,改變好,人類會越來越好,改變不好,我們的痛苦會大,但是未來還是很好。
第一次技術革命的力量之狠,造成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第二次技術革命再次造成戰爭。國外討論的時候,有很多老外問我,你們中國強大起來,變成世界經濟大國,你們會不會像美國一樣去入侵別人?你們會不會像美國一樣成為世界警察?
我說們中國的文化不一樣,儒釋道,儒家講人改變自己的行為去適應社會;道家講人改變自己的行為去使用天地的規律;佛家思想講改變自己的行為去適應內心世界發展。中華民族在長江黃河流域種糧食,我們糧食夠多,不會想去搶別人,而是把自己圍起來,第一思考是把長城建的好好的,我們想的是防守。而北寒帶一帶的遊牧民族永遠缺乏糧食,進攻將成為最主要的一點。所以一方土地養一方人,基於這些思考,我們未來人類怎麼學會去合作共贏,這裏麵有攻防之道、陰陽之道,順從之道,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去思考的。
在這特別感謝,因為互聯網萬物互聯,它會真正讓我們帶入到數據時代,它真正讓我們的計算能力,雲的能力,人工智能成為可能,萬物互聯,再強大的機器沒有原材料是空轉,而所有的一切萬物互聯都超越我們的想象。請所有的人為此保持創新的征程,鼓勵創新、學會自主創新。我們也必須改變,隻有這樣社會才會更好。謝謝大家。
最後更新:2017-10-08 12:48:31
上一篇:
張天愛還挺會穿,尤其是瘦了之後,分分鍾凹出時尚感
下一篇:
張柏芝怒斥網絡暴力遭懟:別鬧了,王菲謝霆鋒被罵的比你慘
汪涵介紹潘粵明,卻遭沈夢辰搶話宣傳新電影,汪涵直接懟她毫不留情
韓雪怒噴攜程,沒想到恰到好處,親子園事件再次發酵!
周星馳成為票房冠軍喜劇之王的秘訣隻有兩個字,卻被諷刺人品差貪財
馬雲一出手網宿科技遭遇5年來大潰敗 高管掀起減持比賽
馬雲越南煲雞湯;搜狗昨晚紐交所上市;攜程給家長兩周帶薪假
謝娜張傑深夜與友人聚會,娜姐孕期未改愛玩天性,準媽媽過渡期太過煎熬
與金馬獎影後搭戲 吳昕評價他“有一顆老人的心” 如今終於火了
除了高曉鬆這些明星也曬早餐,吳昕爺們陳赫接地氣最後一位才叫奢侈
謝娜懷孕3個月出門逛街,網友:和賈玲有的一拚!
就在剛才,馬雲哽咽了,今年這個雙十一,估計他的夢想要破滅了,但葉縣人民沸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