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186 返回首頁    go 搜狐


馬雲探索科技未知:成立達摩院,投入1000億,加盟陣容實力空前

今日,“雲棲大會”在杭州舉行,主題[飛天智能],阿裏的人工智能戰略也被提到空前的高度。阿裏巴巴正式宣布成立全球研究院—阿裏巴巴達摩院,3年將投資1000億人民幣。

在接下來的主題演講中,馬雲強調了阿裏的技術基因,稱自己不懂技術,但公司尊重技術,相信技術,信仰技術。關於達摩院稱要比阿裏活得長,致力於探索科技未知,以人類願景為驅動力。

關於達摩院

據了解達摩院由全球實驗室,高校聯合研究所,全球前沿創新研究計劃三大部分組成,研究包括:量子計算、機器學習、基礎算法、網絡安全、視覺計算、自然語言處理、下一代人機交互、芯片技術、傳感器技術、嵌入式係統等,涵蓋機器智能、智聯網、金融科技等多個產業領域。

目前,阿裏巴巴達摩院已經開始在全球各地組建前沿科技自主研究中心,包括亞洲達摩院、美洲達摩院、歐洲達摩院。其中,在北京、杭州、聖馬特奧、貝爾維尤已經有辦公室。三個月內,亞洲達摩院新加坡實驗室就會開始正式運作,後續在莫斯科、以色列等地也將相繼設立不同研究方向的實驗室。

“達摩院”將實行院長負責製,由阿裏巴巴集團CTO張建鋒(花名行癲)擔任首任院長。張建鋒表示:“今天的阿裏巴巴,有能力更有責任為驅動人類科技和生活進步,做出更大貢獻。

阿裏巴巴達摩院還宣布成立學術谘詢委員會,目前的委員會成員包括:中國工程院院士高文,中國科學院院士梅宏,浙江大學校長吳朝暉,中國科學院院士黃如,美國三院院士、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教授Michael I. Jordan,美國工程院院士、普林斯頓大學教授李凱,哥倫比亞大學教授周以真,美國工程院院士、華盛頓大學教授Henry M. Levy,美國工程院院士、美國科學院院士、哈佛大學&麻省理工學院George M. Church,美國科學院院士、美國人文與科學院士、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教授Avi Wigderson。

加盟達摩院的院士、科學家陣容空前:

姚期智:

中國唯一的圖靈獎獲得者,量子計算機理論奠基人,中國科學院院士,美國科學院院士,美國科學與藝術學院院士;提出理論計算機科學的重要理論;奠定密碼學基礎,在加密和安全計算領域做出開創性貢獻;奠定了量子計算機的理論基礎。

儲楓:

姚期智先生愛人,計算機理論領域知名學者。

清華大學交叉信息研究院講席教授,曾擔任施樂研究中心首席科學家,和香港城市大學計算機係主任。

潘建偉:

中科院院士,中國量子力學第一人,中國離諾貝爾獎最近的人;師從量子實驗研究的世界級大師蔡林格,1999年,潘建偉作為第二作者的量子態隱形傳輸實驗取得“量子信息實驗領域的突破性進展”,被公認為量子信息實驗領域的開山之作,歐洲物理學會將其評為世界物理學的年度十大進展,美國《科學》雜誌將其列為年度全球十大科技進展;潘建偉團隊建成了國際上規模最大的量子通信網絡“合肥城域量子通信試驗示範網絡”;45歲獲得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這是隻有華羅庚、錢學森等中國最頂級科學家才拿過的獎。

Jeanette Wing(周以真)

哥倫比亞大學數據科學研究院主任,計算機科學教授,ACM和IEEE研究員;定義了計算思維;1993年她與圖靈獎得主芭芭拉·利斯科夫合作,提出了著名的Liskov代換原則,是麵向對象基本原則之一;2006年發表的《計算思維》(Computational thinking)是最為人稱道的成果之一。周以真倡導運用計算機科學的基礎概念解決問題、設計係統並理解人類行為的思維方式,這一理念推動了計算機科學在全球教育領域的發展

湯曉鷗

全球人臉識別技術的“開拓者”和“探路者”,第一個把人臉識別技術做到比肉眼識別更精準的團隊;香港中文大學信息工程係係主任,兼任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副院長,同微軟亞洲研究院合作研發的圖像識別技術已被用於微軟圖像搜索引擎,成為世界上第一項圖像識別技術被用於大規模商業應用;擔任多個重要的國際會議的主席,包括計算機視覺最頂尖的國際會議ICCV和CVPR,並獲得CVPR2009最佳論文獎,是CVPR 25 年曆史上唯一獲獎的亞洲論文;2012年國際計算視覺與模式識別會議(CVPR)上僅有的兩篇深度學習文章均出自其實驗室;2013年國際計算機視覺大會(ICCV)上全球學者共發表8篇有關深度學習的文章,其中6篇出自其實驗室;2011-2013年間在計算機視覺領域兩大頂級會議ICCV和CVPR上發表了14篇深度學習論文,占據全世界在這兩個會議上深度學習論文總數(29篇)的近一半;

謝源:

華人在計算機體係結構領域的代表學者、發明的3D die-stacking技術是AMD Fiji架構的基礎,並開始被Nvidia和Intel使用。加州大學聖巴拉拉分校,可擴展高能效體係結構實驗室主任。

Ion Stoica:

P2P思想的重要先驅,讓P2P成為互聯網最流行的分享數據的方式之一;Spark、Mesos和Databricks就改變了當前的處理和分析數據的方式。

李錦輝:

國際著名的語音識別專家、前貝爾實驗室語音研發部門主管;佐治亞理工大學,教授。

任奎:

國際安全領域權威學者,研究項目獲得美國政府、美國自然科學基金會和包括Amazon在內公司的資助。美國紐約州立大學布法羅分校教授。

江泓:

高性能計算和大數據領域權威學者;德州大學阿靈頓分校計算機科學與工程係傑出教授。

溫江濤:

多媒體編碼專家,注重學術與產業結合,有14項技術成為國際標準。美國“時代”周刊年度最佳產品獎,國際電視界最高榮譽艾美獎提名,研究成果已轉化為全球超過3億人使用的產品,已授權專利數量超過140項,多項發明和專利已經成為國際標準。清華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係教授,物聯網研究中心主任。

崔曙光:

網絡信息處理,特別是傳感器網絡和物聯網領域權威學者;進入湯森路透全球“高引用科學家”(Highly Cited Researchers 2014,https://highlycited.com)名單(又稱“世界最有影響的科學家”名單);德克薩斯A&M大學教授;。

楊華勇:

流體傳動與控製領域專家,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獲得者,中國工程院院士,從無到有實現盾構的“中國設計製造”;國家電液控製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國家重大基礎研究(973)項目首席科學家,浙江大學流體動力與機電係統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博士生導師,浙江大學長江學者特聘教授。

最後更新:2017-10-11 12:54:58

  上一篇:go 鹿晗林更新陳赫王思聰,這些明星都入了“吃雞”坑!
  下一篇:go 鹿晗公開女友,粉絲癱瘓微博!微博:大家心裏有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