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8
搜狐
2017租房一年間:各地租房政策利好 人們觀念在轉變
新時代,新政策,新觀念。
2017年,一係列租房新政輪番登場,全國超50個地方出台各類鼓勵住房租賃的政策。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剛剛結束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也明確提出要“加快建立多主體供應、多渠道保障、租購並舉的住房製度”。
讓居者有其屋。隨著住房向居住屬性的回歸,無論是地處東北的沈陽,還是首都北京,無論是中部地區的鄭州,還是南部沿海的深圳,隨著一年間政策的變化,人們的觀念和預期也在發生轉變。
沈陽
隻要租房即可落戶子女就近或分配入學
“現在應屆畢業生真幸福,租房能拿就業創業補貼,全市熱點小區租金有參考價,不用擔心被‘黑中介’騙”,在沈陽工作4年,王亮回想自己租房的辛酸史感慨道。記者在采訪沈陽非戶籍人員時發現,隨著沈陽“租購同權”有關政策的推出,越來越多的人選擇在沈陽租房。
外地人租房即可落戶、高校畢業生享就業創業房租補貼、子女可就近或分配入學、符合條件可在沈陽參加中高考、上班族可提取公積金支付房租……作為全國住房租賃試點城市之一,2017年11月22日,沈陽市出台的《關於在沈租賃住房居民享受公共服務相關政策的通告》推出了九大措施。
94.8 萬人
沈陽市現有常住人口829.2萬人,非戶籍人口94.8萬人。沈陽市推出了九大措施,將惠及這94.8萬非戶籍人口。
4年前,王亮找到了一份銀行職員的工作,試用期工資1000元。為了省路費和房租,他走遍了單位附近的9個小區,被“黑中介”坑了不少看房費後,他終於與人合租一套三居室,沒簽合同,月租金500元。兩年內,房主連漲3次價。相反,將於2018年7月畢業的學弟楊俊鴻就會好過得多。今年底,沈陽市開通住房租賃交易服務平台,公布了市內68個區域234個熱點小區住房租金參考價和3300套房源,價格透明,中介費低,隻要租房就能落戶。此外,沈陽市更是將“創業補貼”擴展為“就業創業補貼”,楊俊鴻一畢業就能拿到3年共計7200元的補貼。
買房?租房?“租房隨遷子女可就近或分配入學”的政策一出,來沈陽打工5年的林嵐就無比糾結。女兒4歲半,快上小學了。好的學區房要1萬元/平方米,月薪2600元的她承擔不起。試點“租購同權”,她最高興,可一打聽實行的入學標準又泄了氣。買房落戶的占第一順位;買房沒落戶占第二,第三才是承租者。“優質教育資源還是爭取不上,就近或分配入學怕是難實現”,林嵐擔憂地說,未來她還是更傾向於買房。
11月23日,鄧科一家成了5919個幸運家庭之一。沈陽市第九批公租房搖號配租,他爭取到了望花麗景小區一戶12層的住房,租金每月340元。此次參與搖號配租的家庭共計7011戶,涵蓋了2012年~2017年申請合格的無房家庭。然而,由於申請人必須具有市區常住城鎮居民戶籍5年以上,家庭年度人均可支配收入低於47691元,仍有一大部分人被攔在了“門檻”外。
大學本科生張楠楠畢業後租房,在沈陽落了戶;29歲的上班族王嘉今年提取了住房公積金支付了一整年1.8萬元的房租;農民工歐陽租房後,拿著居住證考取了駕照,1年後買了小貨車……隨著政策的推進和細化,在沈陽,越來越多的非戶籍人口成了“租售同權”的受益者。(記者劉旭)
北京
“租房如果能更穩定就更好了”
“現在的政策對我們這種情況來說肯定是利好。”說起租房新政,北京租房族小陳說:“反正我買不起房,租房如果能更穩定就最好了。”
今年9月29日,北京市住建委會同市發改委等八部門聯合發布《關於加快發展和規範管理本市住房租賃市場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旨在發展住房租賃市場、推動購租並舉。10月31日起,新政正式實施。
對於廣大租房族而言,子女教育和戶口一向是他們最關心的兩大問題,《通知》中的兩條相關規定因此尤為引人關注:承租人為本市戶籍無房家庭,符合在同一區連續單獨承租並實際居住3年以上且在住房租賃監管平台登記備案、夫妻一方在該區合法穩定就業3年以上等條件的,其適齡子女可在該區接受義務教育;承租人為本市戶籍,承租公共租賃住房和直管公房的,可根據住房租賃監管平台登記備案的信息依法申請辦理戶口登記和遷移手續。
這兩項規定意味著京籍集體戶租公租房可落戶、京籍無房戶子女可在租房地入學。
“比起買房,租房最大的弊端就是不穩定帶來的不安全感。”一位來北京3年間搬了四次家的租房者說。事實上,合同未到期就被房東退租的情況不在少數。
《通知》鼓勵當事人簽訂長期住房租賃合同,當事人簽訂3年以上住房租賃合同且實際履行的,可以獲得相關政策支持。但是實際上,能長期租賃的房子並不好找,租房合同大多都是簽一年。“房租幾乎一年漲一次,很多人也因此一年換一次房。”該租房者表示,公租房可以長期租賃,應該能解決這個問題,但是他沒有北京戶口,而且目前公租房數量不多,擔心申請難度太大。
50萬套
據北京市住建委發布的消息,未來5年內將繼續加大租賃住房供應,計劃供地1300公頃,建設租賃住房50萬套,並主要通過集體建設用地安排。
“強化住房租賃管理服務,增加租賃住房供應”被此次北京租房新政列為首要任務。《通知》要求,各區人民政府應當根據各區實際加強租賃住房用地保障,通過在產業園區、集體建設用地上按規劃建設租賃住房等方式加大租賃住房供應。新建租賃住房優先麵向產業園區、周邊就業人員出租,促進職住平衡。
今年5月,海澱區唐家嶺集體建設用地建設的927套租賃住房,正式麵向海澱區保障房家庭開展現場選房、簽約入住。這是北京市利用集體建設用地建設租賃住房的第一批試點項目。
小陳在某國有事業單位工作兩年了,是集體戶口。他聽說單位未來將建公租房。“如果能申請上公租房,那是最靠譜的,我等等看。”他說。
最後更新:2017-12-31 14:1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