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6
搜狐
保監會重拳治亂象 法人治理監管大幕開啟
國慶前後,保監會針對險企電網銷業務規範及公司治理等方麵存在問題密集發出10份監管函,重拳出擊整治保險業亂象。另外,一家財險公司編製虛假資料、私設分支機構,公司及相關責任人被保監會處以合計70萬元罰款。
其中,保監會10月11日連發的5份監管函,涉及5家人身險公司,主要以投資驅動型險企為主。一位險企知情人士稱,此次險企接到的監管函,源於今年上半年開展的首次覆蓋全行業的保險法人機構公司治理現場評估結果。
為全麵摸清保險行業公司治理現狀,強化公司治理監管力度,今年上半年,保監會按照《保險法人機構公司治理評價辦法(試行)》(以下簡稱《辦法》)規定對全行業進行現場檢查,並於近日印發了《中國保監會關於 2017 年保險法人機構公司治理評估有關情況的通報》(以下簡稱《通報》)。《通報》中詳細載明了現場檢查情況、存在問題及中外資險企所得分數。
“國慶節前接到的監管函主要針對險企電網銷問題,節後的公司則主要是公司治理現場檢查問題。目前接到監管函的公司隻是《通報》裏麵分數較低的,還有好多家分數‘不及格’公司的監管函沒發出來,估計近期也會陸續接到,這五家公司隻是第一批。”一位知情人士對《中國經營報》記者表示。
主要影響險企關聯交易
10月11日,保監會連發五道監管函,詳述了五公司在公司治理運作方麵、內部管控方麵存在的主要問題,盡管有些公司存在問題涉及多個方麵並較為嚴重,但監管的處罰措施也基本一致,影響在關聯公司關聯交易方麵。
保監會表明,在本監管函下發之日起六個月內,禁止相關公司直接或間接與關聯方開展下列交易:1。提供借款或其他形式的財務資助;2。除存量關聯交易的終止行為(如到期、贖回、轉讓等)以外,開展資金運用類關聯交易(包括現有金融產品的續期,以及已經簽署協議但未實際支付的交易)。上述六個月期滿之日起三個月為觀察期。觀察期內,我會將對此項監管措施的落實情況進行檢查,視情況采取後續監管措施。
對此,一位接到監管函險企相關人士對記者表示,保監會對關聯交易的限製,因交易占比不同影響也不盡相同,對有些與股東等關聯公司關聯交易密切且占比較高的的險企影響會較大。
根據《通報》,評估中發現中資公司主要存在六大問題:公司治理有效性有待進一步提高;內部管控機製需要進一步完善;關聯交易管理亟須進一步加強;個別公司股東股權方麵存在問題;集團管控需進一步規範;公司自我評價不客觀不合規。
其中,關聯交易管理部分提到,有些公司存在關聯方副檔案管理不完備、關聯交易管理不完善、部分公司的關聯交易存在重大風險等問題。具體而言包括未對關聯交易開展有效的審計,公司與主要股東及關聯方重大關聯交易未經獨董審議,公司關聯股東、董事未回避表決關聯議題,未及時披露重大關聯交易、資金運用關聯交易信息,未按時向中國保監會報送關聯交易季度報告等。另外,重大風險方麵包括監管多次提及的通過資產管理產品、信托計劃等多層嵌套,向關聯方輸送利益。
記者在采訪中得到的信息顯示,多數險企都在積極進行整改、完善公司治理。一家險企回應表示,公司已成立以董事長為組長、總裁和董事會秘書為副組長的公司治理整改專項小組,研究製定了具體的整改措施,並已完成部分問題整改,進一步完善了麵向董事的信息報送相關製度、獨立董事製度等企業治理製度體係和關聯方信息,切實加強關聯交易內部控製,增強事前、事中管理等。其他整改工作也正積極有序推進中。
此外,此次現場檢查,保監會對個別公司股東股權方麵存在問題也進行了詳細闡述。一是非自有資金出資問題。二是規避持股比例限製。三是通過收購股東間接取得控製權。四是借道股權質押變相出讓股權或融資。五是股東行為不合規。存在股權被訴訟保全措施或強製執行、質押或解質押、股東更名等事項未及時報告,股東未告知其控股股東、實際控製人變更及股東間關聯關係等問題。
外資公司治理評估得分普遍較高
相比之下,外資險企在公司治理方麵相對更為完善,特別是股東股權方麵並不像有些中資公司般嚴重,而有些中資公司較為嚴重的關聯交易問題也未提及。外資險企公司治理的主要問題在以下四個方麵:“三會一層”運作方麵;內部管控和治理機製方麵;公司自我評價客觀性也需進一步加強;股權方麵的問題包括,保險公司不掌握股東相關信息或未能及時了解股東變更情況、股東名冊管理缺位、股東名冊不完整、股東名冊記錄不符合實際的情況等。
這在《通報》的打分情況中也可看出端倪。此次參與評估的中資保險法人機構共計130家,包括保險集團公司 11 家,財產險公司 53 家,再保險公司 3 家,人身險公司44 家,保險資產管理公司 19 家。130 家中資保險法人機構公司治理綜合評價平均得分83.74 分。按公司類型來看,集團公司平均得分最高,為 89.26 分,財產險和再保險公司、人身險公司、資產管理公司平均得分在 83 分左右。
其中,90分以上的優質類公司 35 家;大於等於70分小於90分的合格類公司 91 家;大於等於60分小於70分的重點關注類公司4家。根據保監會公布的4家重點關注類公司名單,目前接到監管函的隻有一家。
而此次現場評估的外資保險公司共 51 家(分公司選定 2 家,恒大人壽由於去年已接受保監會檢查,未列入此次評估),其中,財產險公司 22 家,人身險公司 27 家(含 1 家分公司)再保險公司 1 家(分公司)資產管理公司 1 家。49 家保險法人機構(2 家外國保險公司在中國設立的分公司不參與公司自評)公司治理綜合評價平均得分 86.21 分,高出中資公司約3分。其中,財產險和再保險公司平均得分 85.84 分,人身險公司平均得分86.80 分,資產管理公司得分 78.78 分。
其中,90 分以上的優質類公司 14 家;大於等於70分小於90分的合格類公司 35 家;無低於70分公司,即按照監管要求,外資公司中沒有“不及格”公司。在此次監管函之前, 9月30日,保監會一日開出四份監管函並一張罰單,監管函涉及三家大中型險企的電銷網銷違規問題及一家航運險企的產品報備違規問題,而罰單則是針對一家財險公司編製虛假資料和私設分支機構等問題,據記者向該財險公司了解到,其已從推行公司調整轉型、隊伍建設、提升垂直化管理力度、提升理賠服務水平、控製投資風險等方麵進行整改。
最後更新:2017-10-14 09:1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