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880 返回首頁    go 搜狐


馬化騰嗆聲ofo投資人,摩拜和ofo究竟誰有前途?就在當下!

6月19日,ofo和摩拜的PK上升到新高度,騰訊董事局主席CEO馬化騰和ofo的A輪投資人金沙江創投創始合夥人朱嘯虎在朋友圈爭論起了ofo和摩拜模式。

下午3:07分,朱嘯虎在朋友圈轉了一篇文章“艾瑞:ofo活躍用戶、用戶增速遠甩摩拜 穩居第一”,並寫上分享語:“和街頭實際數數的感覺基本一致”,言下之意,在數據上,ofo遠超摩拜。

17分鍾之後,馬化騰在朱嘯虎朋友圈發出一句殺傷力極大的回複:“從微信支付看摩拜高一倍多。另外智能機和非智能機未來價值和潛力還是很多不同的。”之後,雙方對撕到下午5:57分。究竟誰說的有道理?共享單車哪種模式更靠譜呢?

一、ofo模式和摩拜模式差在哪?

共享單車這個東西現在已經很多了,前幾天剛剛死掉一個重慶的共享單車。這種行業大戰一般隻能活下來兩三家,邊緣化若幹家。如同當年的滴滴、快的,優步。

所以ofo和摩拜目前被認為是共享單車的領軍企業,是未來能夠發展起來的企業。

但是兩家的模式是完全不同的。ofo走的是便宜車放量的模式。

ofo的車嚴格來說還談不上智能終端,即時是智能鎖升級以後,也沒有達到智能的水平,這也就是馬化騰攻擊的啞終端。

為什麼不智能?因為ofo要走量。ofo的車以前說200元,現在上批量可能就是百八十塊錢。同樣拿來1000萬融資,ofo能放下去5-10萬輛車。街頭巷尾到處能看到ofo。

摩拜模式一輛車早期的成本號稱要6000元,後期批量上去。推出便宜的輕騎版號稱2000元,即使以後再降低成本,電子裝置,長壽命的設計,單車成本過千元,輕騎版本過500元恐怕是難以避免的。

結果就是同樣的投資,街頭看到的摩拜,就比ofo少多了。

所以朱嘯虎說ofo用戶多。

但是,這裏有個問題,你的車多,不一定花錢騎的多。你弄這麼便宜的車,不能GPS實時定位,手機App解鎖。車也不是為了長壽命設計。

結果就是投放的車,很多就被免費騎走了。這還不算損壞。

你投放一批車,但是用戶真正要用的時候,打開App,找不到一輛可用的。好不容易找到一輛,一看已經被個人給占用了。

放到居民區,放到店裏的,放到樓上的,真成了共用自行車,還沒人交費。

所以,摩拜投放少,但是馬化騰說後台數據,微信支付摩拜反而高一倍多。

朱嘯虎和馬化騰兩個人說的都對。

二、ofo模式不可持續,但是也不用持續

從體驗上看,ofo模式顯然是不如摩拜好。而且隨著時間的推移,ofo模式是不可延續的。

雖然ofo的車便宜,但是短壽命設計加上無監控的損耗,投資投下去一批,損耗一批。這個成本長期下來未必低。而所謂在某個城市盈利,那是損耗還沒完全暴露,長期看這個模式是無法延續的。馬化騰不看好ofo是有道理的。

但是,這裏有一個問題,ofo的模式需要一直延續下去嗎?

ofo采用摩拜的模式並不困難,換一批車就是了。這個主動權在ofo手裏。現在利用有限的投資燒掉,把共享單車先鋪滿中國的大小城市,先把品牌建立起來,出門共享大家就知道騎ofo小黃車。

就是小黃車都被無節操的個人弄壞鎖放到家裏當私人自行車,那也隨他們去。滿街小黃車還能給ofo做個流動廣告呢,100元-200元送給他們,當流動廣告錢了。

真正普及開以後,ofo換上摩拜風格的高成本,可以實時監控的單車,正八景的做共享單車生意,自然就可持續了。

那個時候,ofo就和摩拜一樣,手機App全程監控,隨時找車,誰敢弄到家裏沒法落鎖,警察叔叔找上門。

品牌推開,用戶普及開,ofo再變身是來得及的。

當然這隻是在理想狀態下,現實中,ofo如何開發智能鎖?有足夠的資金鋪開嗎?淘汰下來的單車垃圾往哪放?這都是ofo要考慮的問題。

三、誰勝出看投資

2016年10月,騰訊參與了摩拜的C輪5500萬美元融資。並在2017年1月和6月又分別領投了摩拜的D輪(2億美元)和E輪(6億美元)融資。

2016年2月,朱嘯虎在與戴威麵談之後,金沙江領投了ofo的A輪1500萬元投資。並在隨後又跟投了ofo的B輪(數千萬美元)和C輪(1.3億美元)融資。

因為分別投了不同的企業,所以馬化騰和朱嘯虎開懟。

其實,ofo和摩拜的模式都有道理,現在爭取的是時間。

如果,在ofo轉型前,摩拜就能把數量普及開,燒更多錢,那麼依靠體驗優勢,摩拜就會有先機。

反之,ofo普及的更廣,市場占有率絕對占優,等到一換車,摩拜的體驗優勢消失,同質化。ofo就占據先機。

當然,誰有前途還要看誰錢燒的更多更狠,大佬嘴炮對懟背後的資本對決才是製勝武器。

最後更新:2017-10-08 01:51:59

  上一篇:go 薛之謙南京站收生日祝福 大張偉空降友情幫幫唱
  下一篇:go 爸爸5上線,吳尊帶兒女叫遊刃有餘、陳小春帶兒叫專業坑爹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