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9
搜狐
馬雲最討厭說公司不好卻不離開的人,離開你值多少錢
文/田誌剛
“最討厭那些天天說公司不好,還留在公司裏的人。“就像老公說老婆不好,老婆說老公不好,又不願意離婚””,這是最近馬雲在公司800多名入職一年內的新人活動(百年阿裏必修課)上說的。
首富已經不了解人間疾苦,據說90%以上的人都想過跳槽,但最後隻有10%的人真正跳了,剩下沒有跳槽的80%員工罵兩句實在正常!
為什麼想跳槽還沒有跳,原因有很多,但核心原因之一是對自己能力的不自信!假如說你覺得自己值10k,公司給你8k或者12k,你大概都不會跳。但如果公司隻給你2k,那你早跳了!
想跳而未跳的根本在於對於個人價值的估值,下文試圖為你的估值提供一個簡單的模型,供參考。對於不想跳槽的人而言,經常思考自己在職場的競爭力和價值也是讓自己保持警醒的一種方式:你的價值到底是你所在的平台給你的,還是你給平台帶來了額外的價值,不妨經常想想!
1
你值多少,你的知識值多少,你的學曆和經驗值多少錢?
是你掙的薪水,你的年收入?
如何提升你的價值,如何讓你變得更有價值?
每個人都關注自己的價值,大部分都覺得自己的工資低了。而知識工作者的最主要資源就是個人知識的學習、保存、傳播、使用和創新,那如何提高自己這一方麵的價值呢?
2
首先就要弄明白你的知識的價值是由什麼決定的。
個人知識的價值由兩個因素決定:
第一個因素是你的知識的獨特性。
如果你僅僅認識26個英文字母,絕對不可能找到一個翻譯的工作;如果你僅僅掌握了加減乘除,也沒有一個機構敢請你去做會計。現在學曆很熱,許多人都有碩士、博士的學位,很多人認為如果一個人沒有大專以上的學曆,就根本沒有辦法在社會上立足。其實追求學曆就是追求知識獨特性的表現,現在有許多正在讀書的學生熱衷於考取各種證書,其本質也是在用證書來證明自己在某領域中知識的獨特性。
知識的獨特性也分兩種,第一種是專,在某個方向上深入,別人都不如我深,所以我有獨特性,比如讀博士基本上是這個意思。還有一種是博,我既會拍電影又會畫畫,還會說相聲、做木匠,這樣的人以綜合優勢樹立自己的獨特性。
這裏有一個例子:
有個人要買鸚鵡,去了商店。
店主介紹說:“這隻500元,那隻1000元,另一隻2000元。”
這人問:“你的鸚鵡怎麼這麼貴?那你倒先說說看,這隻500元的會做些什麼呢?”店主說:“這隻會操作電腦。”
又問:“那這隻1000元的呢?”
店主說:“這隻不但會操作電腦,而且還懂安卓係統。”
“那麼這隻2000元的呢?”
“老實說,我還真沒見過它做過任何事,不過另外兩隻都管它叫‘老板’。”
從本質上講,這位“老板”具備了整合資源的能力,他可以將許多資源整合在一起,這是他個人知識的獨特性。電影導演也是整合資源的典型代表。
3
那是不是說擁有了知識的獨特性就可以提升自己知識的價值呢?在《莊子·列禦寇》中講了一個故事:“朱泙漫學屠龍於支離益,單千金之家。三年技成,而無所用其巧。”這就是著名的屠龍術的故事。這個叫朱泙漫的人用三年時間,花費千金,學成了屠龍術,但很可惜“無所用其巧”,為什麼呢?因為沒有龍,誰也沒見過龍。所以他學屠龍術還不如學習殺豬,因為會殺豬也算一種專業技能,起碼可以找到一份工作。這就涉及提升個人知識價值的第二個因素。
第二個因素是社會對知識的需求。學習屠龍術的成本不菲,耗資巨大,時間需要三年,金錢需要千金,自然是門好技術,但到哪裏去找到龍呢?因為找不到龍,所以這些技術、知識毫無用處。所謂的“男怕入錯行”其實就是這個意思,因為這個行當的需求很少,哪怕你有通天的本事,也很難獲取較大的成果。如果你的知識社會沒有需求,那麼這些知識的市場價值堪憂。當然,如果你的知識是為了陶冶情操、為了修身養性則另當別論了。
雷軍說的“風口”也是這個意思,如果一個行當社會的需求很少,你很努力做到行業第一,所得也不過爾爾,所以要找那些豬也能飛起來的領域。
4
如果我們把個人知識的獨特性和社會對知識的需求結合起來,就可以形成如下的四象限圖。
根據個人知識的獨特性和社會對知識的需求,不同的人處於不同的象限,其知識擁有不同的價值。
第1象限:個人知識獨特性很高,社會對該領域知識的需求很大。
如果你在這個象限裏,那恭喜你,你成為“知本家”了,想沒有價值都不行,想窮都不行,想默默無聞都不行。我們可以看一下百度創始人李彥宏的例子:
在風險投資準備投資百度的時候,都會做相關的調查。由於李彥宏在搜索引擎領域創業,所以投資方列出在全球領域搜索引擎方麵的專家,其中前三名中都有Robin這個李彥宏的英文名字。由此可以證明李彥宏在搜索引擎方麵知識的獨特性。
讓我們再假設一下,如果百度的搜索引擎在1996年上線,結果會是什麼樣?
1996年中國的互聯網剛剛開始,當時網絡上的中文內容十分有限,而用戶則更是少之又少,這時候對百度這類搜索引擎的需求還很少,如果百度當時創業,一定是艱難度日。幸好百度2000年才成立,在其起步階段主要是向專業和門戶網站提供搜索技術服務,後來隨著中文互聯網的成熟,互聯網上信息量越來越多,獲取信息的成本越來越高,人們對網頁搜索引擎的需求越來越強烈。這時候,百度也發明了競價排名的搜索引擎盈利模式,此後就順風順水:上市、擴張,終於成為中國互聯網行業的一支重要力量。
第2象限:個人知識具備一定的獨特性,社會對該領域知識具有一定的需求。
大部分知識工作者都處於這個象限,並且大部分有大專以上的文化水平,但是現在每年畢業的大學生超過700萬人,在這700萬的大學畢業生中,誰敢說自己的水平最高?所以其獨特性不是最高;社會對大學生的需求也不少,但因為同時受經濟條件的影響,並非是無限製的需求。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每個人更類似於超市的快速消費品,就像洗衣粉,全國的洗衣粉可能超過幾百種,但我們經常買的就那麼幾種。而且在購買的時候,你會發現,你隻選擇你了解的品牌。同時,這麼多洗衣粉的功能差別很小,在這個時候我們就相信品牌了:選擇我們聽說過的、了解的、信任的,其他的量再大再便宜我們也不買或者買的很少。所以北大、清華等名校總是好找工作。
這也正是筆者一再強調的知識工作者為什麼需要個人品牌的原因。我們每個人都要等待被挑選,被市場挑選、被招聘單位挑選、被你的目標客戶挑選,在大家功能、水平差不多的時候,挑選誰和不挑選誰靠什麼,主要靠誰有品牌。因此說,知識工作者必須主動有意識地通過共享自己的知識建立自己的品牌。
在中國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期間,一個高小畢業的人就是革命隊伍中的知識分子。在20世紀剛剛恢複高考的時候,一個本科生的知識就有極高的獨特性,就被稱為“天之驕子”。在2009年,中國已超過美國成為世界最大的博士學位授予國家,加上中國人在國外讀的博士學位,導致了現在一個大城市的重點中學招聘教師,擁有博士學位的人都“擠破了頭”的現象。所以有人戲稱“本科生滿地走,碩士生像條狗,博士生的路也不好走”。這種狀況說明了單純依靠學位和證書來證明自己知識獨特性的時代已經過去了。
第3象限:個人知識的獨特性很差,而且社會對該種知識的需求也較少。
處於該象限的一個比較明顯的例子是在我國一些企事業單位的更夫,隨著越來越多的單位聘請了保安,更夫就越來越少,所以對這種人才和知識的需求越來越少。而從實際看更夫的工作,需要哪些知識呢?這種知識對獨特性的要求是什麼呢?顯而易見,做更夫對知識獨特性的要求也比較低。這樣的結果就是對更夫的需求比較低,該崗位對知識獨特性的需求也很低。類似於“更夫”的職位還有很多,都是那些對知識獨特性要求較低、需求也很低的地方。例如公共汽車的售票員。
第4象限:個人知識的獨特性較高,而社會對這方麵知識需求較少。
符合該象限工作的一個典型例子就是地震救援人員。如果不是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有多少人知道我國有一支國家級的地震救援隊伍呢?地震救援人員的知識獨特性不能說不高,我們大部分人不掌握該領域的知識,所以說他們的知識獨特性足夠高。但是由於地震屬於偶發事件,所以這些人隻能是做“專家”,隻有在需要的時候人們才會想到他們,並且請他們提供服務,向他們尋求幫助。
季羨林先生是著名的國學大師,著名的古文字學家、曆史學家、東方學家、思想家、翻譯家、佛學家和作家。他精通12國語言。他精通的梵文、巴利文等,在當前的中國沒有幾個人掌握。季先生的學問絕對是高深的知識,獨特性極高,但社會需求比較少,所以說季羨林先生是“專家”。
如果社會對一個人的知識需求比較少的話,那麼這個人隻能向專家的方向發展。在國外,許多讀博士學位的人是真正的熱愛科學,想在某個專門的知識領域發展、創新。通常情況下,博士學位和學術研究的道路也能使人過上不錯的生活,但走這條路並不是能帶來金錢、榮譽上很大的收獲,而更多的是獲得人們的尊重和心理的滿足。
你在哪個象限?
無疑,每個知識工作者都希望自己處在第1象限。但由於專業不同、社會分工不同,所有人都處於第1象限是不可能的。在這裏提醒大家,每個人應該避免的是跟風,我們會發現了許多原來上大學選專業時的所謂“熱門專業”可能到畢業的時候已經不再“熱門”了,而原來許多不熱門的專業則在找工作方麵比較容易,所以說,社會的需求是在變化的。
5
如果你對上麵的四象限分析搞清楚了,你其實也就知道該如何提升自己的價值了。以下是3條比較簡單的建議:
第一,向前看三年
在一定的社會環境中,對某領域知識的需求強度是我們無法改變的。但我們卻可以掌握其中的規律,並利用這種規律。作為知識工作者,必須要有向前看的眼光,不要跟風、趕潮流,如果一味地追趕潮流,那你得到的很可能是殘羹冷炙。你最好能找到兩三年後社會需求會變大的知識領域,並能在這個領域學習和積累,這樣當幾年後該領域發展起來的時候你就可以獲取高額收益(這個收益是你關注的內容,例如金錢、地位、安全感、尊重等)。但對於大部分在企業裏做的人,你沒必要也沒有能力去預測十年後的社會需求,因為這個社會的變化實在太快了。
第二,持續提高你知識的獨特性
你能讀碩士我也能讀,你是博士我也是博士。如果個人知識的獨特性單靠學曆和證書的話,將來會越來越靠不住的,因為這些顯性知識或者顯性知識較多的學習不具備很高的壁壘,你必須要充分掌握你的行業、你的領域的隱性知識,必須多實踐、多總結,這些包含你的經驗、體驗和操作的知識更難被別人複製,即更具備獨特性。
提高個人知識獨特性的路徑有兩條,第一條是在某方向上的專,這是基礎,對於學生和處在職業生涯前十年的人而言至關重要,就如同前麵所說的,你要在你的領域內達到行業前十名或前一百名的水平,這樣無論你做什麼都會有保障,都會有較強的競爭力;第二條是整合資源跨界的能力,你能將相關的資源整合起來以發揮出更大作用,這種綜合實力更難以複製,創造的價值更大。這裏麵涉及知識的創新、知識的整合,需要個人遠大的目標和眼光來支撐,需要戰略決斷能力、管理能力和執行能力作基礎。
第三,通過知識共享樹立你的個人品牌,降低別人與你合作的成本
同樣的商品,有的因為有品牌所以價格會貴,而且銷量更大,講究品質的消費者都會傾向於選擇品牌商品,這種趨勢將隨著社會發展和社會物質文明的提高愈發加強。每個知識工作者其實都要在社會的大環境中推廣自己:讓別人了解你、信任你並與你合作。在知識獨特性差別不大的情況下,誰擁有品牌,誰就會得到更多的機會,所以每個知識工作者都應該打造自己的個人品牌。在第2象限中,你我都好像洗衣粉,如果你是擁有品牌的洗衣粉,在同樣的知識水平下你的發展機會和薪水待遇很可能就更高。
最後更新:2017-10-08 08:53:26
上一篇:
張天愛這大美腿,讓人看到真是羨慕啊
下一篇:
五大“麵癱”當紅明星,楊洋第三,第一名都是一個表情來演出
汪涵介紹潘粵明,卻遭沈夢辰搶話宣傳新電影,汪涵直接懟她毫不留情
韓雪怒噴攜程,沒想到恰到好處,親子園事件再次發酵!
周星馳成為票房冠軍喜劇之王的秘訣隻有兩個字,卻被諷刺人品差貪財
馬雲一出手網宿科技遭遇5年來大潰敗 高管掀起減持比賽
馬雲越南煲雞湯;搜狗昨晚紐交所上市;攜程給家長兩周帶薪假
謝娜張傑深夜與友人聚會,娜姐孕期未改愛玩天性,準媽媽過渡期太過煎熬
與金馬獎影後搭戲 吳昕評價他“有一顆老人的心” 如今終於火了
除了高曉鬆這些明星也曬早餐,吳昕爺們陳赫接地氣最後一位才叫奢侈
謝娜懷孕3個月出門逛街,網友:和賈玲有的一拚!
就在剛才,馬雲哽咽了,今年這個雙十一,估計他的夢想要破滅了,但葉縣人民沸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