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113 返回首頁    go 搜狐


樂視相關人士:沒聽說高管被查 發審委委員被查與樂視網無關

據澎湃消息,近期,有報道稱,多名發審委委員被查,並將其與樂視網IPO相關聯,這將危機中的樂視網再度推上風口浪尖。一位樂視相關人士表示,這個事情應該與樂視網沒有什麼直接關係,最近沒聽說過相關部門找樂視或者樂視高管問詢過這事兒。(相關報道>>>樂視網IPO造假局中局 如果坐實造假可能退市

【延伸閱讀】

IPO財務造假質疑再起 樂視網估值遭22家基金公司集體下調

繼7月對樂視網(300104,SZ)下調估值後,最近幾天已經有22家基金公司公告對持倉的樂視網股票下調估值。10月31日,包括華安、招商等數十家基金公司集體發出下調樂視網估值的公告,普遍按7.82元估值,即在此前按停牌前收盤價三個跌停估值的基礎上,進一步下調30%。

而另一方麵,正在試圖以新麵貌重振的新樂視,依然擺脫不了賈躍亭留下的信譽危機陰影。近日,有消息稱,賈躍亭有意向美國聯邦破產法院申請FF的破產,且通過破產重整把公司賣給其他投資人,自己退出。與此同時,多家媒體報道稱,參與樂視網IPO審核的多位前發審委委員近期被調查,樂視網IPO財務造假質疑聲再起。

針對上述質疑,樂視網相關負責人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回應稱,發審委委員的事情暫不清楚。但其對於FF破產一事給予了否認,對方表示,將開啟法律訴訟進行維權。而記者在采訪多位證券行業分析人士時均遭到了回避式拒絕,“樂視就不要再問了,都已經是個地產公司了。”

營收暴跌估值近腰斬

樂視網自2017年4月17日停牌,至今還在持續停牌中,而多家基金早已按捺不住對樂視網進行了新一輪的估值下調。

10月31日,20家基金公司發布公告,宣布對旗下基金持有的“樂視網”股票進行調整,下調估值價格。再加上10月28日發布公告的2家基金公司,此次下調樂視網估值的基金公司家數已經達到22家。

在22家基金公司中,大部分基金公司都將樂視網的估值價格下調為7.82元。也就是以7月下調後的估值價格為基礎,再次下調30%進行估值。而在7月裏,同樣也是多家基金公司在幾天內接連下調對樂視網的估值,彼時大多數基金公司也是選擇了連續“3個跌停板”的下調幅度。

在本次下調中,華安基金下調的幅度最大,將樂視網估值下調至7.34元,較樂視網停牌前的價格(除權後)下調了52.12%。而在基金公司第一輪下調樂視網估值的時候,華安基金給出的下調價格便是基金公司中較低的,為20.13元,較樂視網停牌前的收盤價下調了34.39%。

此外,工銀瑞信基金國泰基金天弘基金富國基金廣發基金申萬菱信基金國海富蘭克林基金等公司已將估值下調至7.82元。以停牌前15.33元收盤價計算,樂視網估值下跌近49%,幾近腰斬。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上述基金公司集體下調樂視估值,除了與其不斷爆發的負麵黑洞有關外,最直接的原因則來自上周發布的樂視網最新財報。根據財報顯示,2017年前三季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60.95億元,同比下降63.67%;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虧損16.52億元,同比下降435.02%。

樂視網表示,公司營收下降主要歸結於關聯方資金緊張、流動性風波影響,社會輿論持續發酵並不斷擴大,對公司聲譽和信用度造成影響,公司的廣告收入出現大幅下滑;同時,由於關聯方債務風險、現金流緊張波及公司供應商合作體係,從產品供應到賬期授予等均產生負麵壓力,公司終端收入以及會員收入均出現較大幅度的下滑。

基金淨值直接受損

對持倉股票的估值進行調整,受到影響最明顯最直接的就是相關基金的淨值。此次上述基金公司對樂視網估值下調,基金淨值也會隨之下調。

一般來說,基金重倉股在長期停牌後,如果複牌時股價出現連續下挫,基金在股票停牌期間沒有估值調整的話,股票複牌後基金淨值就會出現大幅下跌。此外,雖然重倉股停牌,但持有基金的投資者仍然可以贖回基金份額,如果持有人出於擔心股票複牌後對基金淨值造成不利影響也有可能會選擇提前贖回。

為了避免這些情況的發生,基金公司常選擇對這些股票進行估值調整。從這個角度看,基金公司對樂視估值的下調,也是為了減輕樂視網複牌後股價大跌的風險。

根據數據,從基金三季報來看,共有34隻基金重倉持有樂視網,持股總數為1.23億股,占樂視網流通股比例為4.84%。截至9月末,重倉樂視網的基金對其持股總市值為14.07億元,與6月末相比降低了4.61億元。

天相投顧投資研究中心經理賈誌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提到,基金公司考慮到樂視網複牌後潛在的下跌因素,就會選擇先行下調對樂視網的估值。所有重倉樂視的基金,步調基本是保持一致的。一家基金公司對樂視網的估值下調,其他重倉的基金公司也會下調。此次下調其實已經是下半年以來基金公司第二次下調對樂視網的估值,這也說明這些基金公司對樂視網複牌後的股價走勢是比較悲觀的。

而與此同時,麻煩纏身的樂視網7年前IPO造假一事被再次提起。據騰訊援引知情人士稱,多名前發審委委員被查,或涉樂視網IPO財務造假。在第一屆創業板發審委委員中,有三到四名委員在2017年7月底8月初被調查,其中兩名來自會計事務所,至今仍處於被調查狀態。

跨越7年的質疑

曾經的“妖股”,如今估值已接近腰斬,一係列的消息給近期利空不斷的樂視網又蒙上了一層陰影。而就在7年之前,樂視網上市時就曾麵臨過財務問題的質疑。但賈躍亭堅決否認“樂視財務作假”問題,他曾向媒體回應稱:對於之前媒體質疑的樂視財務作假,證監會曾做過深入調查,這(仍批準上市)意味著,樂視在業務上沒有任何問題。

公開資料顯示,樂視網於2010年6月首發通過,8月登陸創業板,成為中國視頻行業第一家上市公司。上市交易價格超過發行定價60%,接近47元/股。

值得注意的是,當時被質疑的很大原因是因為樂視網並不“出名”。據當時公開資料顯示,2010年,樂視網在國內網站流量排名中位於168位,遠遠落後於優酷的第10位、土豆的第12位。

而國內主流視頻網站常年處於虧損狀態是行業公認的事實,但在上市時,相比不少流量更大的視頻網站,樂視網宣稱的優勢是財務狀況更為健康,且樂視網在2008年融資時就聲稱“已經盈利”。

此外,就在樂視上市前10天,流量排名遠在樂視之前的酷6網借殼華友世紀實現納斯達克上市,但納斯達克對酷6網的估價不到樂視的1/10.2014年初,樂視市值一度衝到了410億元人民幣,成為創業板市值最高的公司。

正因此,自樂視網上市以來,關於其財務狀態的問題,就一直被不同程度的質疑。而根據樂視網公告和各類公開資料統計,在上市以來的六年間,樂視網通過二級市場IPO、定增、發債、股權質押、借款等渠道,總計融資超過250億元。

此外,據報道,樂視體育、汽車、手機、影業、雲等“樂視係”非上市板塊合計融資約255億元——一二級市場總融資額超過500億元;官方公布的投資額累計近780億元,投資資金缺口巨大。同時,樂視半公開發行的私募基金100多億元麵臨到期退出無望的困境,投資人到處投訴。

與此同時,遠在美國安心造車,說要“負責到底”的賈躍亭至今未歸。10月27日,樂視網發布《關於向賈躍亭先生、賈躍芳女士發送函件的公告》,提醒賈躍亭、賈躍芳履行借款承諾。公告稱,截至10月27日,賈躍亭對樂視網實際借款餘額為0元。

2015年6月與11月,樂視網與賈躍亭簽署了兩份《借款合同》,承諾借款金額分別為不少於25億元和32億元,借款將用於公司日常經營,借款期限為不低於十年(120個月),免收利息,用於補充公司營運資金。不過,二人至今還未有明確回應。

賈躍亭深陷麻煩>>>

樂視網IPO時的發審委委員或已被調查 賈躍亭不敢回來

賈躍亭的汽車產業再生變數:大聖車服或引新股東 樂視控股股份稀釋

樂視單季虧10億是否“一虧到底”?專業人士稱賈躍亭財技的“雷”仍待引爆

最後更新:2017-11-01 21:04:57

  上一篇:go 今日67隻個股突破半年線
  下一篇:go 保險股集體走強 中國平安、中國太保再創階段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