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793 返回首頁    go 搜狐


諸葛亮為何字孔明?竟然和司馬懿有關!

在三國的曆史上,可謂能人輩出,當時在曹操集團中,有兩個人是非常重要的,一個是郭嘉,另一個是司馬懿。這兩個人一個為曹操平定了北方,一個幫助魏國抗擊吳、蜀漢政權,最終奪取了天下。若是非要論功勞,顯然司馬懿的功勞略大於郭嘉,諸葛亮北伐遇到最大的敵手正是司馬懿,若沒有司馬懿的阻擋,恐怕孔明已經一統了天下。如此厲害的司馬懿,誰有資格能做他的師父。

胡昭,字孔明,潁川(治今河南禹州)人。中國三國時期隱士、書法家。初避亂於冀州,袁紹征之,辭而不就,隱還鄉裏。曹操為司空丞相,多次請之,胡昭無奈,隻好應命見曹操,但到了之後,自陳一介野生,無軍國之用,仍懇求歸去。曹操不得不無遺憾地說:“人各有誌,出處異趣,勉卒雅尚,義不相屈。”胡昭便居於陸渾山中,躬耕樂道,以經籍自娛,頗有他比諸葛亮年長20歲,又比諸葛亮晚死16年,終年89歲。胡昭長期隱居深山,終生不仕。德行於世。胡昭在書法上亦取得了較大成就,當時與鍾繇、邯郭淳、衛覬、韋誕並有聲名。

胡昭一生,由於隱居不仕,因此不像諸葛亮在政治、軍事方麵做出了一番轟轟烈烈的事業而名動天下。然而胡昭躬耕辦學、施教鄉裏而功在四方。胡昭在書法上,師承劉德升並推陳出新,將行書書法推進到一個新的高度,因此,他與三國時的另一書法家鍾繇齊名,“鍾氏小巧,胡氏豪放”,世人並稱“鍾胡”。胡昭的行書書法廣為當時的士人學習推崇,以至於“尺牘之跡,動見模楷”,成為人們學習和臨摹的榜樣。

胡昭在陸渾山開館辦學,聲名遠播,很多世家子弟都前來求學。這些人中,最有名的就是曹魏的司馬懿,司馬懿是河南溫縣的世家大族子弟,當他聽說陽翟名士胡昭在陸渾山開館辦學後,就慕名前去學習。胡昭慧眼識人,見司馬懿聰慧通達,智計絕倫,胸有雄才大略,料定此人日後必能成就一番大業,於是就竭盡全力,傳道授業。而司馬懿也學得十分認真,常常拿著竹筒細心記載著師父講解的陣法,兵法,治國之法…正是由於司馬懿的努力與汗水,最終成為天下第一守城大將。將聞名一世的諸葛亮都打敗了。

曹操一開始看到他,就覺得司馬懿非池中之物,讓自己兒子小心點,司馬懿聰明就聰明在他把太子哄好了,曹操也沒辦法,不過他一直深深隱藏自己的野心,在曹操眼皮底下低調,勤懇的做事。我想司馬懿的理想大約是,終其一身輔佐一國,最終平定天下。功夫不負有心人,最終司馬懿,還是成功了。至少是司馬氏一統了天下。

而司馬氏能一統天下,又離不開胡昭的栽培,可以這樣說沒有胡昭,司馬氏不可能一統天下。司馬懿的師父原來是他,諸葛亮也隻能流冷汗

胡昭的青年時代,正是朝廷腐敗,外戚宦官交替執政時期。他幼讀經史,學識淵博,尤其精通典史,工於書法。弱冠之年就以其絕世才華而為世人稱道。袁紹曾經派人到處尋找胡昭,但是胡昭早已看出袁紹嫉賢妒能。他為防不測,就悄悄地逃離冀州。早已如閑雲野鶴一般,躲進了深山老林。士兵連路口都找不到。足可見其才能之高,可以算是智者巔峰了。而他培養的徒弟,司馬懿,也是家喻戶曉的。

司馬懿的師父原來是他,諸葛亮也隻能流冷汗倘若諸葛亮沒病,遇上難纏的司馬懿,到底誰會更盛一籌?

最後更新:2017-10-08 01:59:23

  上一篇:go 周星馳《喜劇之王》詮釋悲喜交加的底層社會
  下一篇:go 不可描述還沒停,白百何當街與嫩模揉臀摸擁抱曖昧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