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850 返回首页    go 搜狐


史蒂芬罗奇:央行才是全球最大的风险

摘要

经济学家史蒂芬罗奇表示,各国央行可能才是全球最大的风险。

  转眼距离2008年金融危机已经过去快10年,各国央行针对金融危机做出的种种措施似乎也走到了尽头。

  不过前摩根士丹利首席经济学家史蒂芬罗奇(Stephen Roach)却表示,各国央行可能才是全球最大的风险。

  金融危机之后,各国央行都采取了应对措施,主要就是零利率和大规模的资产购买。在穷尽了常规手段后,似乎只有这两大极端手段才能拯救金融危机后全球千疮百孔的市场。

  从后市市场的反应来看,这些措施确实起到了作用,然而问题在于,这些遏制了金融危机后果的手段,并不能成为推动经济重新恢复的方法。

  国际清算银行指出,全球主要发达经济体总计的央行持有资产在过去9年里增加了8.3万亿美元,从2008年的4.6万亿大幅增加到今年年初的12.9万亿美元。

  而同期,这些经济体的GDP增长却只有2.1万亿美元。

  也就是说,还有6.2万亿美元就这么“凭空消失”了。这些被宽松政策诸如到经济中的资金没能够转化成增长,反而进入到金融市场中,推高了资产价格。

  这就是罗奇认为央行才是全球最大风险的原因。

  如今的各国央行都陷进了通胀光谱的另一端,只知道盯着‘菲利普斯曲线’,总是认为经济疲软和通胀是此消彼长,也就因此固执地认为,只要通胀不达目标,宽松的政策就是合理的。

  罗奇认为,这才是如今最大的风险,正常化货币政策不应该只关注通胀的表现,低于目标的通胀不是不正常化货币政策的理由。在下一次危机到来之前要做好应对措施,就应该恢复到危机前的货币政策。

  事实上,前车之鉴对很多人来说还历历在目,就在本世纪初互联网泡沫破裂后,美联储为了应对,在短短24个月中加息了17次,而正是这样的应对为2008年的金融危机埋下种子。

(责任编辑:DF134)

最后更新:2017-10-09 22:39:36

  上一篇:go 若迎来这位鹰派掌门人 美联储政策将大变?
  下一篇:go 美联储若由瓦尔许执掌 将脱离当前政策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