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4
搜狐
【轉載】小米科技:創新驅動“小米模式”
2011年末至2012年初,中國手機行業正在經曆由功能機轉向智能機的時代。最初的中國智能手機市場,主要由運營商時代的“中華酷聯”(中興通訊、華為、酷派、聯想)主掌。然而,當“互聯網+手機”流行後,中國的手機市場格局逐漸生變。
隨著小米依靠互聯網開發模式、“硬件+新零售+互聯網”鐵人三項等商業模式及極客精神研發產品等現象迅速崛起,原有的“中華酷聯”市場結構一舉被打破。幾年後,小米科技實現“彎道超車”,在智能手機市場處領先地位。2014年,小米手機在中國市場躍居前列,而且在全球的份額進入了第三位。
2013年,一向以“成本定價”的小米科技,又瞄準到了智能硬件和IoT(物聯網)的趨勢,希望通過小米做手機成功的經驗去複製100個小米,開始打造自己的“小米生態鏈”,事實證明,憑借著小米的模式,2016年年底,小米生態鏈企業整體銷售額突破100億元,截至2017年6月底,小米生態鏈負責人劉德透露,小米生態鏈上已經擁有了89家企業。目前,“MIJIA 米家” 平台已經連接激活了超過 6000 萬台設備,成為全球領先的智能家居平台 。
商業模式的創新
在小米科技創立之初,小米科技創始人雷軍就以使用真材實料做質高價優、接近成本定價的商業策略布局了自己的市場,從而給用戶帶來較大觸動感,並使小米手機在用戶心中形成一定的認知優勢,最終驅動小米手機銷量的爆發式增長。
兩年前,盡管線上市場遭遇瓶頸,小米公司又開始提新零售,嚐試用互聯網的方法做實體零售。去年開始小米積極探索線下渠道,開設“小米之家”零售店。在毫無先例可循、完全自主實踐的情況下,經過一年多時間的探索,雷軍今年公開表示,小米之家的坪效高達27萬人民幣,全球第二位,僅次於蘋果,比目前市麵上大多數奢侈品店的坪效高得多,比國內平均水平高20倍以上。”截至目前,2017 年, “小米之家”已達 216 家,未來三年計劃開設超過 1000 家。
今年七月,小米手機第二季度出貨量2316萬台,環比增長70%,創造了季度手機出貨量的新紀錄,這意味著經過兩年的調整,小米重新恢複高速增長。
雷軍對於小米商業模式的創新源於他對中國商業模式的問題認知,雷軍認為,中國商業的核心問題是商業效率低下,他進一步解釋,產品的價格結構是由原材料、製造研發的分攤成本、市場、渠道和企業的利潤組成。傳統產品的價格往往因層層渠道加碼導致虛高。而小米選擇最優質的供應商製造零件,同時,取消後三項的利潤,將同等的研發成本集中在一至兩個產品型號中,通過極高的銷量來稀釋研發成本。
事實也證明,小米獨創的商業模式對自身發展帶來了巨大貢獻。不僅如此,在複製小米模式的89家小米生態鏈企業中雖然隻有三十多家發布了產品,但已經誕生了小米移動電源、小米手環等銷量過千萬級的爆品。截至今年3月,小米投資的生態鏈企業有16家年銷售額過億元,4家估值過10億美元的獨角獸公司。
創新推動產業升級
事實上,在“創新驅動發展”已經以文件形式被確定為國家發展戰略的背景下,創新已成為推動我國經濟轉型升級新增長點、企業發展的新動能。
雷軍認為,多年來,小米始終堅持以互聯網+帶動中國製造業轉型升級作為企業的發展方向。小米將互聯網的效率和體驗優勢賦能到製造業領域,重視核心技術創新、重視設計、用線上線下結合的新零售模式提升商業效率。此外,小米通過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的技術運用,將供給側與消費者緊密連接,做到互通互聯、實時互動,激發消費活力。
據央視報道,2016年10月25日,小米率先推出了屏占比達到91.3%的全麵屏手機小米MIX,驚豔了全球科技界。2017年9月推出的第二代全麵屏手機小米MIX2,不僅采用硬度達到8.5的全陶瓷機身設計,還支持了6模43頻全球226個國家地區的頻段,是市場上支持頻段最多的手機之一。
雷軍表示:“創新對小米來說是一個生命線,全麵屏是小米在全世界範圍內率先發布,未來所有的手機都會是全麵屏。小米在今年2月份也率先發布了自主研發的中高端手機處理器芯片,這樣在核心技術上也取得了一個新的突破。”
2017年2月,小米發布的澎湃S1芯片,突破了手機芯片的核心技術 ,成為了世界第四家擁有自主研發芯片能力的手機公司。數據顯示,2016 年,小米獲得了 2895 項專有技術授權(其中一 半是國際發明專利),其提交專有技術申請的技術領域涵蓋了手機操作、數字傳輸、圖像處理及無線通信網絡等方麵。
原文作者: 中經TMT 查看原文
免責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中觀點不代表小米社區;如有異議請聯係樓主妥善處理;轉載作品可能在標題或內容上或許有所改動。
最後更新:2017-10-23 16:55: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