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668 返回首頁    go 搜狐


藍豐生化環保高壓下主業不振 加碼醫藥尋出路

2017年12月30日,江蘇藍豐生物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藍豐生化”,002513,SZ)公告表示,其全資子公司寧夏藍豐精細化工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寧夏藍豐”)於近日獲得政府補助 160 萬元。該項資金是對寧夏藍豐已實施的燃煤鍋爐脫硫設施升級改造項目、及燃煤鍋爐在線監測設施安裝進行的補貼。

值得一提的是,此前寧夏藍豐曾因汙染問題被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綠色發展基金會起訴,並被判承擔112萬元的治理費用。

近日,藍豐生化所在地、山東省新沂市瓦窯鎮街集村多位村民向《中國經營報》記者反映,僅與村子一路之隔的藍豐生化經常會因其排放問題而散發出難聞的氣味,而且這種現象在夜間和淩晨會加重,嚴重影響了村民的正常生活。記者在走訪的過程中,確實也能時常聞到一股難聞的氣味。

不過,藍豐生化農藥及環保項目負責人顧思宇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目前公司的汙染問題已委托江蘇方正環保設計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方正環保”)等有資質的企業治理,截止到目前,治理已進入尾聲,正等待江蘇省環保廳的審核。

汙染安全問題頻發

顧思宇向記者表示,上述村民反映的氣味問題主要受風向的影響,偶爾會聞到一定的氣味。不過公司VOC(揮發性有機化合物)監測一直都符合標準。

新沂市環保局負責人陳雷表示,對於藍豐生化的氣體排放問題,環保局會定期監測,還會有年終監測。對於街集村村民反映的問題,也會安排工作人員進行現場監測核實。

除此之外,藍豐生化位於新沂市北溝鎮仲莊村三組(陳相)東北處的北溝固廢填埋場的治理進度,受到當地村民格外關注。陳相村村民向記者介紹,此填埋場原為一處采石場,廢棄後被用作藍豐生化的填埋場。填埋場曾因廢水滲漏,導致村民的生活用水受到影響。

在2017年7月,中央環保督察組對此做出批示,責成藍豐生化按照治理方案於2017年12月底前完成填埋場的綜合整治工作,責成新沂市環保局加強對藍豐生化整改工作的監督檢查,督促其盡快完成填埋場整治工作。

顧思宇介紹,相關的整治方案根據江蘇省環科院出具的風險評估報告設計完成,委托具有資質的施工團隊來進行,總投資約為4000萬元,目前已委托方正環保等有資質的企業進行治理,截止到目前,治理已進入尾聲,正等待江蘇省環保廳的審核。

不過,記者來到北溝固廢填埋場發現,現場仍有零星的工人正在施工。填埋場南側雖已做了加固防滲處理,但兩側的近20米深的巨坑中仍有殘留的汙水,兩側的坑壁上仍有疑是汙水外滲的現象。且在施工現場,翻出來的泥土,仍散發出與其廠區相似的氣味。

新沂市政府一位工作人員向記者解釋稱,疑是外滲的現象可能是施工用水不慎外漏導致。目前填埋場的水已被藍豐生化回收到其廠區的汙水處理廠進行處理。對於氣味問題,顧思宇補充道,從填埋場內回收的汙水在徐州市環保局和新沂市環保局的監督下,已於2017年10月31日抽取完畢。項目後期會對填埋場進行覆膜,黏土及沙土覆蓋,封存厚度達到1.6米,此現象能夠較好的改善。

不過,對於廠區以及填埋場治理過程中散發的氣味是否具有危害性,新沂市環保局及藍豐生化相關人員並沒有給出正麵的回複。據方正環保一位工程師透露,氣味的問題要想在短時間內解決,尚存在比較大的困難。

記者了解到,除了上述問題外,藍豐生化近期還發生多起環保、安全生產事故。此前,寧夏藍豐就因汙染問題被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綠色發展基金會起訴,進而造成停產。近期藍豐生化披露的公告顯示,寧夏藍豐被判承擔112萬元的治理費用。不僅如此,藍豐生化還被安全問題所困擾,此前就有媒體報道過藍豐生化光氣泄漏事故。最近其子公司寧夏藍豐又因離心機解體致1人死亡,並被處以35萬元的行政處罰。

加碼醫藥尋出路

新沂市政府工作人員向記者透露,此次汙染項目的治理費用對於近年來盈利並不理想的藍豐生化來說影響還是很大的。並且因要處理從填埋場回收的廢水,藍豐生化部分生產線目前處於停運的狀態。

但顧思宇和藍豐生化董秘陳康都給予了否認。目前廠內的汙水處理廠容量為3000噸,生產產生的汙水為1200噸,仍有足夠餘量處理拉回來的汙水。部分生產線停運是因為農藥產業受季節性影響,入冬後,市場的需求減少是生產線停運的主要原因。

值得注意的是,藍豐生化此前公告顯示,其子公司寧夏藍豐2015年就曾因汙染問題被勒令停產整頓,並直接導致藍豐生化當期營收及淨利潤出現下降。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虧損6827.32萬元。

記者了解到,藍豐生化2010年上市以來,一直以農藥方麵的生產經營為主業。 但從2013年開始,隨著有關政策對安全環保要求日趨嚴格,加之農藥市場日益加劇的無序競爭,藍豐生化隨著行業進入了“寒冬期”。2014年~2015年,利潤更是連續虧損,被證監會“戴帽”警示。

在曆經了2014年下半年至2016年的低迷期後,農藥行業於2017年伊始逐步回暖。從農藥上市企業公布的2017年第三季度報告不難看出,部分企業均實現了不同程度的盈利。藍豐生化2017年第三季度財報顯示,其實現淨利潤9311萬元,同比增長6.21%。

盡管業績有所回暖,但上述新沂市政府工作人員向記者表示,迫於環保等方麵的壓力,包括藍豐生化在內的新沂市內的化工企業都在尋求轉型,而藍豐生化選擇了向醫藥領域布局。

2015年,藍豐生化以11.8億元的價格收購方舟製藥100%股權,使得其業績得以改善,避免了退市的尷尬。藍豐生化2016年年報顯示,扣非後的淨利潤為9124.79萬元,增長率為232.69%。僅方舟製藥便貢獻了9407.64萬元的扣非後淨利潤,占比就達到了103.1%。

值得注意的是,方舟製藥被收購時作出業績承諾,其在2015年、2016年和2017年三個會計年度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的淨利潤數額將分別不低於人民幣7471.63萬元、9035.51萬元和10917.03萬元。2015年與2016年,方舟製藥均已兌現了上述業績承諾。

據藍豐生化2017年第三季度合並報表顯示,1~9月份公司實現扣非後的淨利潤9015.21萬元。據陳康介紹,目前農藥產業已進入市場需求的淡季,而冬至以後醫藥產業將迎來市場的高爆發期,其帶來的利潤也會大幅上漲。醫藥有望再次成為藍豐生化利潤的主要來源。

陳康表示,藍豐生化已經建立了農化+醫藥雙主業格局,雙輪驅動。農藥產業屬於重資產產業,雖然每年帶來巨額的營業收入,但因為其銷售成本相對較高,它的毛利率也相對較低。而醫藥產業屬於輕資產,且毛利率很高,是企業主要的利潤來源。

記者查閱部分醫藥上市公司的2017年第三季度報發現,多數醫藥企業的毛利率在80%以上,更有甚者達到了90%。業內人士表示,如果一個醫藥企業的毛利率無法達到80%以上,這個企業的經營狀況就不會太好。陳康表示,方舟製藥的毛利率目前也在80%左右。

事實上,醫藥領域轉型的背後,藍豐生化的農藥業務所帶來的利潤微乎其微。

新沂市政府工作人員向記者透露,現在藍豐生化將主要的精力放在醫藥業務上,未來,農藥占其體量會越來越小,甚至有可能被完全拋棄。目前,其子公司寧夏藍豐已基本被放棄。

陳康坦言,其實寧夏藍豐今年一直在拖累公司的業績。如果將其排除在外,藍豐生化有望實現2個億利潤的提升。同時他也強調,寧夏藍豐並不會因此而被母公司拋棄,不過,未來藍豐生化主要的發展方向會逐漸偏向醫藥,向大健康的方向發展。

不過,藍豐生化的轉型之路並非一帆風順。2016年9月,藍豐生化便與某醫藥製造業籌劃重大資產重組,但最後無疾而終;2017年7月,因與交易對方在標的資產作價、對價支付方式等核心條款上無法達成一致意見而終止收購雙鯨藥業100%股權。

盡管如此,藍豐生化的轉型依然受到當地政府的認可。上述新沂市政府工作人員表示,一些高汙染的化工企業為當地的利稅貢獻甚微,相反,當地政府卻要拿出高於納稅額幾倍甚至十幾倍的投入,來幫助化工企業治理汙染,實在是得不償失。

最後更新:2018-01-06 12:49:01

  上一篇:go 廈門擬全力打造對台交流合作戰略支點
  下一篇:go 惠而浦在華遇邊緣化危機:高管頻辭職業績下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