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4
搜狐
周小川談防範金融風險:既要防“黑天鵝”也要防“灰犀牛”
中國央行行長周小川撰文指出,防止發生係統性金融風險是金融工作的永恒主題,應準確判斷中國當前麵臨的金融風險。
4日中國央行官方網站刊發了周小川題為《守住不發生係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的文章。
周小川在文中指出,總體看,中國金融形勢是好的,但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中國金融領域尚處在風險易發高發期,在國內外多重因素壓力下,風險點多麵廣,呈現隱蔽性、複雜性、突發性、傳染性、危害性特點,結構失衡問題突出,違法違規亂象叢生,潛在風險和隱患正在積累,脆弱性明顯上升,既要防止“黑天鵝”事件發生,也要防止“灰犀牛”風險發生。
其中,有三方麵金融風險尤其值得警惕:一是宏觀層麵的金融高杠杆率和流動性風險;二是微觀層麵的金融機構信用風險,如不良貸款有所上升,債券市場信用違約事件明顯增加等;三是跨市場跨業態跨區域的影子銀行和違法犯罪風險。
周小川強調,要科學分析金融風險的成因。具體而言,當前的金融風險隱患是實體經濟結構性失衡和逆周期調控能力、金融企業治理和金融業對外開放程度不足以及監管體製機製缺陷的鏡像反映。
他表示,防控金融風險要立足於標本兼治、主動攻防和積極應對兼備。為此,要推進金融機構和金融市場改革開放,完善金融管理製度,確保金融改革發展正確方向。
在推進金融機構和金融市場改革方麵,舉措包括:要嚴把市場準入關,加強金融機構股東資質管理,防止利益輸送、內部交易、幹預金融機構經營等行為;積極有序發展股權融資,穩步提高直接融資比重;拓展多層次、多元化、互補型股權融資渠道,改革股票發行製度,減少市場價格(指數)幹預,從根上消除利益輸送和腐敗滋生土壤;切實幫助企業降低杠杆率,推動“僵屍企業”市場出清;減少外匯管製,穩步推進人民幣國際化,便利對外經濟活動,穩妥有序實現資本項目可兌換等。
在完善金融管理製度方麵,舉措包括:加強和改進中央銀行宏觀調控職能,健全貨幣政策和宏觀審慎政策雙支柱調控框架;充分利用人民銀行的機構和力量,統籌係統性風險防控與重要金融機構監管,對綜合經營的金融控股公司、跨市場跨業態跨區域金融產品,明確監管主體,落實監管責任,統籌監管重要金融基礎設施,統籌金融業綜合統計,全麵建立功能監管和行為監管框架,強化綜合監管。統籌政策力度和節奏,防止疊加共振等。
周小川說,要發揮中央和地方兩個積極性,全國一盤棋,監管無死角。中央金融監管部門進行統一監管指導,製定統一的金融市場和金融業務監管規則,對地方金融監管有效監督,糾偏問責。地方負責地方金融機構風險防範處置,維護屬地金融穩定,不得幹預金融機構自主經營。
(原標題:周小川談防範金融風險:既要防“黑天鵝”也要防“灰犀牛”)
最後更新:2017-11-05 10:0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