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784 返回首頁    go 搜狐


青海首次實現連續7天全清潔能源供電

在今天下午舉行的第九屆中國(無錫)國際新能源大會暨展覽會發布會上,西寧市委副書記、西寧市人民政府市長張曉容表示,青海目前已是全國最大的太陽能發電基地,並在全世界首次實現了連續7天以太陽能、風能及水力等全清潔能源供電。未來,當地將重點規劃建設海西、海南兩個千萬千瓦級新能源基地和兩條特高壓直流輸電外送通道。

他表示,應和清潔高效利用能源消費,正在成為全球綠色發展的潮流。當前,落實新發展理念,建設美麗中國,堅持綠色低碳循環發展,已經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發展的主旋律,國家相繼出台了許多鼓勵新能源發展的政策,有力促進了中國新能源的蓬勃興起。與其他新能源相比,光伏能源被越來越多的國家認定為最具發展潛力的可再生能源,其開發利用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關注和重視,也是中國能源向綠色轉型的重要產業。

作為西部能源大省,青海的清潔能源生產和消費比例處於全國領先水平,是國內首個可實現以水電為支撐的多種純清潔能源之間優勢互補運行的地區。

“近年來,我們依托青海地域遼闊,土地資源豐富,並網條件好、太陽輻射強、電價便宜等得天獨厚的優勢,大力發展光伏產業,新能源建設取得了突破性進展。”據張曉容介紹,截至今年6月,青海電網總裝機容量2345萬千瓦,其中水電1192萬千瓦、光伏682萬千瓦、風電69萬千瓦,可再生能源裝機容量已占總裝機容量八成以上,是全國最大的太陽能發電基地。中國首座規模最大的50兆瓦商業化光儲電站成功並入電網投入運行,85萬千瓦世界最大的水光互補光伏發電站實現並網發電。特別是今年青海電網在全世界首次實現了連續7天以太陽能、風能及水力等全清潔能源供電,成為全球典範。

他透露,西寧作為青海的光伏產業製造基地,已初步形成了單、多晶矽製造—切片工藝—太陽能電池及組件—太陽能光伏發電為一體的垂直、協同光伏全產業鏈,聚集了一大批光伏生產和製造企業。單晶矽、多晶矽、電池、組件產能分別達到7000噸、1.75萬噸、500兆瓦和1吉瓦,產業技術水平位居全國前列,電池光電轉換效率達到21%,與黃河水電公司合作共建、全球領先的國家光伏重點實驗室黃河水電光伏產業技術中心落戶西寧。儲能電池等配套產業漸成規模,光伏、鋰電兩大新能源產業已日漸形成競相發展、優勢互補的格局。

“目前,青海已提出了打造新能源示範省的目標,將重點規劃建設海西、海南兩個千萬千瓦級新能源基地和兩條特高壓直流輸電外送通道。特別是已進入預可研階段的青海海南特高壓直流工程,完全靠清潔能源自身互補能力獨立供電,將是全國乃至全世界唯一一條100% 輸送清潔能源的特高壓直流通道。”張曉容說。

他預期到2020年,青海新能源裝機規模將達3500萬千瓦,2025年全麵建成清潔能源示範省,成為國家重要的新型能源產業基地和全國能源生產及能源消費革命試點省。西寧作為青海省會,將立足打造綠色發展樣板城市,著力培育一批具有創新優勢和市場競爭力的新能源產品製造、係統集成和運營服務骨幹企業,形成具有特色的光伏建築一體化設計、製造、應用和服務體係,為新能源示範省建設提供有力的產業支撐、智力支持、人才科技保障和產學研結合的高端平台。

此外,他預期到2020年,當地多晶矽、單晶矽產能分別達到23000噸、20000噸,切片、電池、組件等中間環節產品以及逆變器等配套產品產能均達到2吉瓦的規模,成為全國乃至全球絲綢之路經濟帶上具有重要影響力的光伏製造和應用產業集群基地。

(原標題:西寧市市長:青海在全世界首次實現連續7天全清潔能源供電)

最後更新:2017-11-01 21:05:46

  上一篇:go 北方稀土與廈門鎢業戰略合作 推動稀土產業發展
  下一篇:go 2017年世界智能網聯汽車大會將於11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