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983 返回首頁    go 搜狐


OPPO:堅持“本分”,踏踏實實做好一件事

OPPO作為目前國產手機廠商中銷量最好的之一,在過去兩年中表現出色。據IDC數據顯示,2016年OPPO出貨量達到了9500萬,首次登頂國產手機出貨量榜單,其中,相比2015年,OPPO增長率達到了122%。其中,表現最好R9、R9 Plus、R9s、R9s Plus,接近占總出貨量的一半。

而來到2017年,OPPO的增勢並沒有絲毫減弱,在Strategy Analytics的數據,2017年第二季度,OPPO出貨量為2950萬,市場份額增至8.2%。

如今外界一談起OPPO的成功,更傾向把成績歸功於OPPO多年來打造的品牌和渠道,但這個答案明顯不全麵,如今手機行業競爭加劇,偏科生已經沒有參賽資格。

在2017年年中時,OPPO副總裁吳強在回答媒體問到的“OPPO主打年輕人,對於其他目標用戶如何規劃?”時脫口而出“還會有下一批年輕人。”事後,他反思回答欠妥。用戶在成長的同時,OPPO也在跟著成長。

無論是跟吳強還是OPPO其他內部員工交談時,你都會發現很難在他們身上聽到跌宕起伏的故事,而感受到的是內斂和低調。吳強表示,“OPPO挖掘不出驚天動地的故事,就像滴水穿石,很平淡。”對於OPPO CEO陳明永常推的《孫子兵法》,“善戰者無赫赫之功,善醫者無煌煌之名。善戰者之勝也,無奇勝,無智名,無勇功。故其戰勝不忒。”也能一字不差背下來。

外界對許久不露麵的陳明永充滿好奇,但是對於OPPO員工來說並不陌生,他幾乎每天都會在公司出現,偶爾還會在辦公區熘達。與OPPO合作六年,高級銷售總監盛況很少與他在談判桌上會麵,反而更多的是一起喝茶和散步。而OPPO的企業文化就是“本分”,這是陳明永告訴盛況說“在誘惑和壓力麵前,堅持做認為對的事情。”

回歸原點,堅持隻做一件事情

所謂OPPO崛起的秘密,不是外界揣測的僅僅依賴渠道和營銷,OPPO曾在推出搭載旋轉攝像頭的N1,吳強認為N係列過於強調創新而隻贏得少數用戶。2015年開始,OPPO開始就是主打R係列。雖然當時小米、華為都在開展新的產品線,吳強認為“我們不管別人怎麼做,或許是OPPO能力不夠強,既然吃虧了,就堅持隻做一件事情。”

“充電五分鍾,通話兩小時。”是OPPO最為人熟悉的廣告詞,VOOC閃充便是OPPO一直在做的事。最快可以將充電速度提升4倍。

事實上,,隻要是OPPO重視的問題,就一直下很多的功夫。比如剛剛提到了“閃充”和拍照,但在配置上,OPPO的原則是“夠用就好”。作為高通最大的客戶,高通芯片有800、600、400等不同的係列,而且很用戶很難將它們用到極致,而600係列的拍照功能又不夠出色,OPPO想要的是這兩者的結合。

於是我們看到2017年推出的OPPO R11,搭載的是驍龍660處理器,這是高通和OPPO深度合作的芯片,采用800係列的拍照技術和600係列的CPU。由於文化上的差異,高通和OPPO雙方起初的合作並不愉快。但2012年,OPPO六位高層帶著最新的Finder手機到美國,改變了美國人對於OPPO的看法,讓美國人意識到,OPPO是一家想要做好產品的企業。

OPPO也曾為了創新而創新,2014年推出的R5最大賣點是4.85mm的機身厚度,為此還取消了3.5mm耳機口,為此犧牲了用戶體驗。“其實沒有必要因為一兩毫米的厚度犧牲用戶體驗。”OPPO產品策劃總監黨壯麗坦言,現在還是會計較細節,但要建立在不傷害用戶體驗的基礎之上。

有上遊供應商曾經追問陳明永,OPPO是否會做類似華為Mate係列的產品,對方給出否定的答案。陳明永的理由是,OPPO目前對商務群體的理解不如華為,如果想通過做競品的方式攻打對方腹地,能量有限。

而吳強認為品牌定位需要堅持。OPPO的品牌形象是年輕時尚,如果推出一個定位高端商務的係列,用戶會模煳OPPO的品牌。“OPPO現在主要價位段是3000元左右,當用戶有向上遷移的需求時,OPPO可以提供更好的產品。”黨壯麗認為OPPO的能力已經準備好了。

最後更新:2017-10-18 17:17:16

  上一篇:go 敢為天下後,OPPO屢獲佳績究竟靠的是什麼
  下一篇:go 手機界無對手,vivo X20這逆光拍照效果震撼業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