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6
搜狐
馬雲楊瀾都在講的人工智能,與孩子的未來關係有多大?
現在的孩子玩的機會越來越少,時間越來越短,一放學就各回各家,沒有兄弟姐妹打打鬧鬧,除了父母老人就隻有電子產品、作業為伴。
然而,許多名家大咖告訴我們:玩會讓孩子越來越聰明,不會玩的孩子,30年後可能連工作也找不到!
不讓玩,孩子30年後找不到工作!
被戲稱為“國民爸爸”的阿裏巴巴集團創始人馬雲對於孩子的教育問題十分關注,他不止一次在演講中唿籲家長們要多給孩子玩的時間,因為:
現今社會,如果我們繼續以前的教學方法,對我們的孩子進行記、背、算(這些),不讓孩子去體驗,去玩,不讓他們去嚐試琴棋書畫。我可以保證:三十年後孩子們找不到工作。……因為他們無法競爭過機器、智能。
人工智能真的有這麼厲害嗎?
2016年,被福布斯評為全球最具影響力的100位女性之一、資深傳媒人士楊瀾帶領團隊曆時一年,走訪了全球5個國家的20多座城市,采訪了30多個頂尖實驗室及研究機構的80多位行業專家,繼紀錄片後,推出了相關書籍。
楊瀾在書中記錄了深度學習、視覺識別、語音識別、機器人製造、自動駕駛等人工智能領域的最新科研成果,展現了代表目前人工智能研究頂尖水平的機器人,分享了諸多重量級科學家、知名人士對於人工智能的探索或思考。
楊瀾認為:
在未來,很多工作的初級崗位,可能會大量被機器取代。當一次科技革命來臨,會奪掉很多工作,同時也會創造很多工作。
因為,在未來,孩子能夠從書本、從教育中獲得的知識,機器一樣可以學,而且比人類掌握得更為完整,而智慧卻是人類所獨有的,隻能體驗,機器學不到。當大數據、機器將把人類知識領域的事全部做完後,人類能與機器競爭的關鍵就在於智慧、在於體驗。
玩會讓孩子聰明!
那麼,人類這種所獨有的體驗從何而來?當然是玩!
媽咪Jane認為:
孩子的發展和成長,大部分是從玩耍中得來的。
國外許多研究也印證了媽咪Jane的觀點:
國北卡羅萊納大學的一項研究發現,幼兒時期玩得較多的孩子,到了5歲,他們的智力要高出不少。
而許多研究也發現,有較多機會自由玩耍的孩子,比沒有機會自由玩耍的孩子,在體能表現上更靈活、更健康,在問題解決能力上也更優秀。
那麼,在玩中,孩子可以體驗到什麼呢?
1、體驗快樂情緒
現在的孩子吃得飽、穿得暖,但他們卻不快樂,就因為沒時間玩。玩耍不僅能促進孩子身體各器官的發育和肢體動作協調,也讓孩子很容易獲得成功感和滿足感,從而產生愉快的情緒體驗。
從小玩得少、不會玩的孩子,不僅缺乏快樂的情緒體驗,還可能導致長大成人後缺乏快樂的情緒反應,形成冷漠、孤獨等個性。
2、學會交往技能
兒童的心理特征是“自我中心”,而遊戲則能幫他們“去中心化”。在合作完成遊戲的過程中,孩子會逐漸掌握與他人交流、溝通等社交技能,了解輪流、分享、交換、互助等社會交往的規則,還可以和其他小朋友建立相互信任、親密的同伴關係,有助於孩子的社會性發展。
3、解決各種問題
當孩子在玩耍的過程中遇到問題,他們會主動去想如何解決;當孩子進行集體遊戲時,他們也會思考如何公平地開展遊戲。在玩的過程中,他們還會不斷地探索新的遊戲形式,讓這個遊戲更加有趣,玩法更加多樣,這些習慣的養成都有助於提高孩子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父母怎麼讓孩子玩?
說了這麼多玩耍的好處,很多爸媽可能還是不太明白,該怎麼讓孩子玩呢?是不是給孩子買各種昂貴的玩具、去各種新奇的樂園,就是讓孩子玩?
事實上,具有想象力的孩子可能很快就會對這類玩具或樂園感到厭倦,不必過於擔憂,給孩子提供一個環境舒適、開闊的地方,不管是玩積木、橡皮泥、塗鴉甚至玩繩子都會讓孩子得到最好的體驗。
這裏再給大家介紹一些孩子們最愛玩的遊戲,無論是孩子獨自玩耍,還是與小夥伴或者父母一起玩都很有趣哦!
01分類遊戲
這是創造力學者威爾斯提出的方法,平日可提供孩子一些具有共同特征的不同類物品;
例如小汽車、湯匙、鑰匙、鐵幣、回紋針……等,讓孩子發覺其共同特征來加以分類,並鼓勵其重複分類;
也可以提供符號、顏色、食品、數字、形狀、人物、字詞等材料,讓孩子能依其特性分類。
02角色扮演
例如讓孩子玩“扮家家酒”,鼓勵孩子應用想像力自由扮演所喜歡的“角色”;
家長可以提供一些線索,如給他一架飛機,假想他在空中飛行遭遇哪些飛鳥;
或給他一部金剛,讓他跟鐵金剛對話;
或給他一些醫生的玩具,讓他扮演醫生看病的情形。
所有這些模仿和角色扮演遊戲,有助於孩子逐漸理解和把握自己所處的世界。它實現了讓孩子的行為方式符合客觀實際,讓這種行為方式得到鍛煉,讓他的恐懼、願望和攻擊性得到充分的展示和消化。
03手指遊戲
雙手是我們的外腦,訓練我們的雙手,有助於腦力開發;
設計一些運用手指的運動,如“手語歌”、“甩手”、“捏泥巴”、“拚積木”等活動,讓孩子能動動頭腦、動動手;
也可以用兒歌配合手指的動作,一邊念兒歌一邊運作手指。
04躲藏遊戲
跟孩子玩“躲貓貓”的遊戲;把物品藏在家中一角,讓他來找;
在圖案中藏著一些物品、數字等,讓他找出來;
帶孩子到郊外,親子共玩“大地尋寶”的活動;
或在報紙上找出自己需要的“形容詞”或“物品”等活動……
05塑造遊戲
從塗鴉到能畫出圖形,做出各種物品,孩子塑造的興趣一直很濃厚,他們以通過塑造來表達其未能以言語形容的感受、情緒。
父母可以和孩子一起,用各種不同的材料在紙上、布上、板上畫畫,用陶土塑型,用水粉顏料或積木塊仿造其周圍環境,編織、刺繡和紡織……讓孩子享受自由創作的喜悅吧!
06組合遊戲
許多發明都是在原來的物品上加一些功能,如筆加指示棒,變成“指示筆”;
父母可先讓孩子觀察哪些物品是“組合”的,然後再讓其思考還有哪些東西加以組合,會更好用;
另外用圖片或字詞組合成故事;其他如七巧板、積木的組合圖形,空瓶罐、石頭的組合均是。
07觀察發現
讓孩子觀察樹苗的成長,或種子發芽,了解造物的奧妙;
由觀察影子的變化,學習科學概念;
由觀察人類的表情,而能察言觀色、善解人意;
甚至參觀各種展覽、表演、戶外郊遊等。
08身體感知
“知覺”是一種將透過感官所獲得的資料,再經過分析與解釋的能力;
知覺包括眼睛、鼻子、舌頭、身體等感覺作用;
我們可以讓孩子分辨不同形狀的物品,用觸摸猜東西、用舌嚐嚐各種調味品、玩配對遊戲、辨認方向及方位;
或者讓孩子觀賞及指認有背景的圖片等活動。
09材料遊戲
不要覺得孩子總愛玩一些木頭、塑料、紙板或紙、布料、透明膠片或金屬等製品,這是他在探究這些材料的用途及功能。玩滾輪車或騎自行車時,他想了解有關的技術關係,如車輪滾動與車的運動之間的關係,並從中發現新的可能用途。
10集體遊戲
孩子通過同其他人一起遊戲而積累基本的社會經驗,能從中學會什麼是適應、歸屬、等待、誠實遊戲、輸和贏等。
周末郊遊或度假時都可以找到機會讓孩子有集體遊戲的經曆,即與其他不認識的孩子一起打球、打彈子、堆沙堡或建雪堡,或者玩如“貓和老鼠”之類的遊戲等。
在家裏也可以舉辦有鄰居的孩子或朋友一起參加的下午遊戲活動。
11靈巧遊戲
例如球類、跳繩或必須將彈子打入特定洞的遊戲等。
這類遊戲對孩子的要求很高,如身體的靈活性,處理材料的靈巧性,快速反應能力,以及某些通過耍花招激怒別人的能力。靈活性遊戲能促進孩子的觀察能力和集中精力的能力,以及特殊的粗放的精細運動能力。
12猜謎遊戲
這遊戲可以自己編。供人猜的謎語可以由您或您的孩子來選定,它們影射的可以是一個動物、一個情景或者一個人物。猜謎可以讓孩子有機會更多地了解聲響、動作和啞劇所表達的意思。其他的猜謎遊戲如“我看見了你看不見的東西”或“猜歌”等,適合於長途乘坐汽車和火車旅行時玩。
文:父母堂(askjane)原創 || 轉載需授權
最後更新:2017-10-08 17:26:56
上一篇:
鹿晗粉絲真瘋狂,自稱鹿晗女朋友,鹿晗回應原名劉壯實
下一篇:
張天愛微博曬與閨蜜同框照,個子雖矮但是長腿卻搶鏡
汪涵介紹潘粵明,卻遭沈夢辰搶話宣傳新電影,汪涵直接懟她毫不留情
韓雪怒噴攜程,沒想到恰到好處,親子園事件再次發酵!
周星馳成為票房冠軍喜劇之王的秘訣隻有兩個字,卻被諷刺人品差貪財
馬雲一出手網宿科技遭遇5年來大潰敗 高管掀起減持比賽
馬雲越南煲雞湯;搜狗昨晚紐交所上市;攜程給家長兩周帶薪假
謝娜張傑深夜與友人聚會,娜姐孕期未改愛玩天性,準媽媽過渡期太過煎熬
與金馬獎影後搭戲 吳昕評價他“有一顆老人的心” 如今終於火了
除了高曉鬆這些明星也曬早餐,吳昕爺們陳赫接地氣最後一位才叫奢侈
謝娜懷孕3個月出門逛街,網友:和賈玲有的一拚!
就在剛才,馬雲哽咽了,今年這個雙十一,估計他的夢想要破滅了,但葉縣人民沸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