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1
搜狐
微信語音新騙局,你中招了嗎?
近日,通過發送語音博取信任,進而“借錢”的新型騙術在全國多地悄然出現。裏麵門道甚多,令人防不勝防。
那麼,騙子是如何獲取他人的微信語音信息並轉發給微信好友的?
案 例
“我是本人”新騙術
我是本人
本人人本人
在武漢生活的田智(化名)近來就遭遇了此類騙局。8月2日晚,他突然收到一個同學發來的微信消息,對方聲稱需要300元應急。為了打消他的戒備,對方還特意發送了一段語音,內容為“是我本人”,並且連發兩次。
聽到確實是同學的聲音,田智就準備轉賬給對方。恰在此時,同學卻打來電話稱,自己微信號“被黑了”,向他借錢的人是騙子。掛斷電話後,田智打開班級微信群,發現許多同學已在討論這件事。
得知真相後,田智暗自慶幸沒有上當,同時又心生疑問。“大家都很好奇,為什麼騙子居然能發送真實的語音驗證?最後的討論結果是,這位同學可能在某個平台發送語音驗證時,信息被盜用了。”盡管田智沒有受騙,但該同學的另外幾個朋友卻不慎“中招”。
南京孫女士微信被盜,被嫌疑人利用向其朋友借錢。在被要求核實身份後,嫌疑人發出語音信息“是我是我”,聲音正是孫女士的。受害人於是相信,掃二維碼轉賬..........據孫女士回憶,這條語音信息是其網購遊戲充值卡時向賣家發送的。
語音是如何被騙子獲取的呢?
在分析多起此類案例發現
騙子在騙取他人微信號的過程中,其實就已騙取了他人微信的語音信息。
然而,目前通行版本的微信並沒有語音轉發功能,騙子即使騙取了他人微信的語音信息,又是如何轉發給其他好友的呢?
在多次試驗發現,微信語音並非不可轉發,通過提取語音文件或安裝“增強版微信”,都能達到轉發語音的效果。通過搜索微博、淘寶等網絡平台發現,不少博主和網店在兜售一種“增強版微信”。與普通微信號相比,“增強版微信”擁有更多功能,其中,微信語音轉發功能備受歡迎。
如何防範類似騙局?
提高信息安全意識,不要輕易透露微信賬號、密碼等個人信息。
如他人在微信上提出轉賬請求,需通過電話、視頻等方式確認對方是否本人。
向不能確定真實身份的好友轉賬時,可將到賬時間設置為“2小時到賬”或“24小時到賬”,以預留處理時間。
最後更新:2017-10-07 23:38: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