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2
搜狐
衛哲:創業要不要去追風口、窗口?阿裏巴巴是如何順勢而為的?
內容來源:初橙資本出品
摘自《衛哲:百億CEO密談實錄》音頻課第一季1期的文字稿。
衛哲,
曾任百安居"最年輕的500強中國區總裁",阿裏巴巴B2B業務CEO,“孵化”了淘寶、天貓、支付寶阿裏三大核心商業版圖,現任嘉禦基金董事長/創始人,嘉禦基金資金來自於馬雲、李澤楷等著名企業家,是目前亞洲最頂級的投資基金之一。
雷軍說:“要做風口上的豬”,小米成績斐然,諸君有目共睹,風口論、窗口論也至此備受推崇,此陣營若為“激進派”,則以衛哲為代表的就是“保守派”了,衛哲說“我們非常反對風口、窗口,但是要順勢而為。反對風口論、窗口論,風總會過去,窗總會關上,提倡順勢而為。“勢”要看清楚,我們聊聊什麼叫“勢”。
同樣都獲得了巨大的成就,那雷軍的“風口”和衛哲的“勢”又有什麼區別呢?
2000、1999年的時候已經有人做京東這樣的模式,叫8848。做的太早勢沒有到,基本上成不了先驅,一定是先烈。反過來“勢”已經起來了你還要逆勢而為肯定是給自己找麻煩。今天肯定沒有人說從PC起步開始做,中國已經是移動互聯網的天下,你再從PC開始做肯定是逆勢而為了。
還有很重要的“勢”叫中國互聯網人口結構的判斷。為什麼當時8848做不出來?因為中國的互聯網人口結構沒有到,2000年才500萬網民,美國已經一億五千了。500萬網民中能有電商購物能力的有多少?三通、一達那時候都不存在,所以配套的“勢”都不存在,你一定要做肯定是太早了。
5年前我們基金開始做的時候認真分析“85後”,中國真正互聯網應該是85後,是被85後推著走,85後和80後有很大的區別。中國2000年互聯網開始的時候85後是15、16歲,他們是真正互聯網的原住民,我們這種年齡都叫互聯網的移民。我們原來是有自己的生活習慣、工作習慣、思考問題習慣、購物決策習慣,互聯網來了我們在改變。85後是中國第一代互聯網的原住民,他從中學、初中、高中開始接觸,是生活在互聯網的一代。
今天的勢麵向的是90和95後,90馬上要到了27、28歲,馬上進入三十而立的社會主流,95後這兩年開始要工作了。95後和85後有三個區別。
第一個特點小康1.0,95後沒有餓過肚子,95沒有窮過。改革開放1992、1993年小平同誌南巡的時候才真正有感覺。阿裏的中供鐵軍,我去阿裏2005、2006年的時候都是85後,85後還能招到很多苦大仇深、餓過肚子,那是中供鐵軍成功最重要的秘密,翻身做主人的感覺。現在問他苦大仇深有沒有,苦大的找不到了,仇深的很多。
所以勞動力在95後實現了短缺,招人挺難的,快遞員、餐飲招人特別難,你要是不挑不撿願意吃苦,在北京、上海這種城市藍領一個月賺7000、8000塊都是有可能的,我以前工作的四大會計師事務所十年給白領的起薪8000,沒漲過,所以白領現在是有就業壓力,每年600、700萬的大學生畢業。
白領大部分是來自於城裏的孩子,父母有一套房,祖父有一套房、外公外婆有一套房,總有一套房是他的,一套房就是幾百萬,所以他也沒有壓力。一個人有沒有經濟壓力取決於,一,你對自己工作未來有沒有信心,二,你有沒有可繼承的資產。現在藍領對未來就業的信心特別滿,白領有資產可以繼承,他也不急。
所以,小康1.0的表現形式是中國第一次有一代人是敢借錢消費。很多校園貸以前也想做做不起來,90後是不敢借錢,85後還要存錢,95後是中國敢借錢的第一代,所以叫做小康1.0。
第二個特點是獨生子女2.0,為什麼他們是2.0呢?因為他們的父母也是獨生子女,90後很多的父母也不是獨生子女,中國獨生子女政策從70年代開始,所以95後的父母都是獨生子女,中國第一次麵臨獨生子女2.0,他們的特點是安全感特別差,財富安全感特別高,心理安全感特別差。
所以很重要的順勢,85後給他們的產品和服務好用是重要,但是到了95後產品的特點好玩比好用重要,盡管好用是王道但好玩已經變的重要了。各位公司開始有新的團隊加入,逐漸要麵臨著95後不僅是我們的客戶還是我們的員工,他們對工作環境的要求也和我們以前要的不一樣,以前我們也是覺得把公司打造成對員工特別有用的公司,晉升、加薪、培訓、甚至給股權期權,但因為他對財富安全感很高,他不在乎這些。好玩是王道。以前在阿裏找工程師跟他說“你做的不錯,明年給你升主管”。他說“為什麼給我升主管,我不想管別人,盡管我不太喜歡被別人管,我也懶的管別人。”
所以工作環境對他來說也是好玩比好用重要。
第三個特點,如果說85後是PC互聯網的原住民,那95後就是移動互聯網的原住民,他們接觸的第一個電腦就是智能手機,85後是移動互聯網的移民,像85前是互聯網的移民,但85後居然有一次移民移動互聯網的過程,他對PC是習慣的,但是正在切換過程當中。但對95後天生就是移動,很多來我們這兒實習的95後在我們這兒是第一次用電腦,他都沒有碰過電腦,對他來說是IPAD加手機是他的一切。
我們去了解勢的時候對內要了解我們的團隊成員是什麼樣的,對外我們的客戶,今天95後的客戶有三大特點,有沒有去尊重這個“勢”。另外有些“勢”是技術進步也是“勢”,沒到把握這個“勢”,沒有到想做也做不成,到了你要反超失敗的概率高。
勢和風口窗口不一樣,風口會過去,流行什麼會不流行。很多去研究風口和窗口的,我說你創業是衝著投資人去做,投資人有時候會有風口窗口的概念,但至少我們認為是沒有風口和窗口,但要懂得順勢而為。
其實阿裏是最懂得順勢而為的,阿裏從B2B開始做,但其實B2B裏麵阿裏有兩個產品,一個內貿一個外貿。了解阿裏的曆史是從外貿開始,2000年為什麼電商能從外貿做?2000年中國不就500萬的網民嗎?美國在2000年已經有幾億,外貿的“外”,買家端是成立了,賣家端為什麼會成立呢?那個時候我們剛剛進入WTO,所有的企業都有外貿進出口自主權,但有了自主權不代表他有渠道。當時廣交會很多中小企業想去都去不了,因為名額是分給國有進出口公司的,所以他沒有渠道,所以賣家缺渠道,海外買家已經習慣了互聯網,所以第一個讓阿裏巴巴活過來的產品,中國供應商就把中國外貿企業、製造業搬到網上麵向海外。
所以內貿2000年做不成,是隔了2、3年以後才成型做內貿,到了2003年才有淘寶。2003年做淘寶85後已經18歲了,所以淘寶上一開始確實是小孩兒,今天的天貓是2006年成立,再來看85後是21歲了,開始走出校園,逐漸有采購主流產品的訴求。
大家知道天貓偏主流一樣,淘寶偏長尾一些,所以你進主流進入的早也是死路一條。支付寶是2005年,先有了淘寶大家有了支付的瓶頸,交易做不成才會有支付寶,倒過來做支付寶沒有場景。有很多支付公司一直沒有場景一直做不起來。再到2007年阿裏開始考慮布局阿裏雲,為什麼前麵不需要呢?前麵我們自己也沒有這麼多的數據要求,技術進步也沒有到那一步,所以阿裏能夠成功真的是每一步在順勢而為。
一篇幹貨不過癮?
來自大佬20年商業實戰經驗的淬煉總結,80期精品音頻課,衛哲將圍繞80個緊貼時下:創業、市場、運營、管理、戰略戰術等議題,進行深入剖析,並分享自己商業智慧,此為創業避坑指南,幹貨錦囊,創業者的必聽大課。
課程大綱
最後更新:2017-10-07 23:2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