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9
搜狐
今晨,iphone X引爆生物人工智能,蘋果開啟心髒研究,更有醫療健康的新動向
在淩晨的蘋果新品發布會上,蘋果往健康管理的目標又邁進了一步。
在美國時間9月12日上午10點(北京時間9月13日淩晨1點),蘋果秋季發布會在Apple park的喬布斯劇院舉行。在這個被稱為“科技界春晚”的發布會上,蘋果相繼發布了內置蜂窩網絡的第三代Apple Watch、支持 Dolby Vision 和 HDR10的Apple TV 4K(中國區用不了) 以及如約而至的新一代iphone 8係列手機。
而最令人興奮的,也是最受人期待的iphoneX正式發布,這部采用5.8英寸全麵屏、取消HOME鍵改為Face ID全新解鎖方式的蘋果真旗艦手機將於11月3日開售。
除了這些科技新品之外,動脈網還將更多的關注點放在了蘋果在醫療健康領域的探索上。
進入庫克時代之後,蘋果演變成了更有社會責任感的企業,這也是蘋果CEO庫克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數次提到的。在此次發布會上,他談得最多的是——蘋果的產品如何為用戶提供更好的生活。
新Apple watch提供實時心率監測,開啟蘋果心髒數據研究
作為首個發布的產品,庫克強調Apple watch的宗旨是為了讓生活質量更高,且至今已達到97%的用戶滿意率,蘋果甚至製作了一段專門的短片以展示Apple watch如何讓生活更健康。
蘋果COO傑夫·威廉姆斯向大家展示了未來Apple Watch的變化。心率監測技術是從第一代Apple Watch開始搭載的,而第三代Apple Watch擁有全新的界麵設計。新的心率app將提供全麵的心率統計和管理,甚至可以測量在運動過後心率逐漸回複的速度,同時提供一天中的心率變化對比。
“休息的時候心率是多少,鍛煉的時候心率是多少,抬抬手腕就製知道了。”傑夫·威廉姆斯這樣介紹道。
同時,第三代Apple Watch新增提醒功能,在心率不是特別正常的時候會發出提醒。據傑夫·威廉姆透露,蘋果的心率檢測器是世界上使用頻率最高的。
在發布會上,傑夫·威廉姆還鄭重宣布,蘋果心髒研究(Apple Heart Study)正式開啟,將利用Apple Watch收集海量用戶的心率數據用於研究,致力於攻克心率不齊、房顫等在生活中容易被忽視的問題。協助醫院進行心髒疾病研究,這項研究受到斯坦福大學醫學院和美國官方的支持。
此外,運動監測功能依舊是重點,第三代Apple Watch配備了智能教練功能,增加不少新的運動監測功能。
今年的發布會恰逢iphone發布十周年,庫克在發布會上宣稱,Apple watch可以是健康生活的終極設備。這並不是他第一次表現出蘋果對健康領域的看好。
其實早在此次發布會之前,庫克就在接受《財富雜誌》采訪時表達了他對蘋果醫療保健應用的興趣,並表示對其在未來公司戰略中將扮演的角色感到激動。“我很想看看蘋果的健康工具包還能做些什麼?這是一件令人興奮的事!”
同時,根據斯坦福大學在今年早些時候的研究發現,Apple Watch比其他可穿戴設備的監測數據更準確。由此可見,蘋果正在將Apple watch打造成一款可穿戴式醫療設備。
利用手機進行健康管理,盤點蘋果手機中的睡眠健康應用程序
除了心率監測、運動監測這些大家已經耳熟能詳的健康管理功能之外,蘋果的健康生態體係還遠不止如此。
在2015年的春季發布會上,蘋果推出了能讓醫學研究人員直接創建診斷應用的開源框架ResearchKit,這不僅能夠醫學研究提供大量蘋果用戶的數據,還可以將iPhone變成醫療診斷工具。
目前蘋果App Store應用商店中已經有不少應用可以用來幫助用戶來應對帕金森病、糖尿病、哮喘和乳腺癌等疾病,而有了“健康”應用和ResearchKit之後,蘋果搭建起了一個圍繞用戶身體健康的生態係統。
在蘋果應用商店的醫療、健康和健身版塊,經常在特定的健康領域創建一份簡短的清單。雖然應用商店的方法並不透明,但它讓我們了解了蘋果正在推廣的應用程序,以及消費者在尋找特定類型的健康應用程序時看到的應用程序。
其中,睡眠是蘋果越來越感興趣的領域,蘋果公司過去曾聘請過許多睡眠專家,且最近又收購了睡眠跟蹤公司Beddit。收購Beddit,也預示著蘋果將把其開發的睡眠追蹤功能運用到旗下的所有產品上。
故此,動脈網專門盤點了蘋果在App Store應用商店“睡眠”類別中推廣的11款應用。
1、睡眠周期鬧鍾(Sleep Cycle Alarm)
Sleep Cycle通過使用手機的麥克風和加速度計而提供了睡眠監測,以及一個利用那些數據而在睡眠周期的最佳時刻喚醒用的戶智能鬧鍾。作為市場上的長期參與者,Sleep Cycle在2009年推出了這款應用的第一個版本。
這款應用程序是免費的,但售價為29.99美元的高級訂閱版本,增加了一係列額外的功能,比如心率監測、趨勢跟蹤,以及監控其他可能影響睡眠或睡眠影響的工具,比如天氣或情緒。
2、枕頭(Pillow):睡眠跟蹤和分析鬧鍾
與Sleep Cycle類似,Pillow枕頭的功能包括睡眠跟蹤和分析和智能鬧鍾。Pillow也融入到蘋果生態係統的不同部分,與蘋果健康和Apple Watch一起工作,通過它的心率追蹤器可以收集更多的信息。
Pillow枕頭的高級版本僅為4.99美元,而且它會基於數據解鎖個性化的建議。其他的高級功能包括為鬧鍾本身提供更多的選擇,以及在白天跟蹤睡眠的“powernap模式”。
3、S+ by ResMed
S +應用是S +係統的一部分,這是醫療設備公司ResMed推出的第一個消費產品(2014年推出),該公司此前專注於睡眠唿吸暫停的臨床服務。
總的來說,該平台包括一個非接觸式的、供手機使用的設備。應用程序基於雲分析引擎,使用運動傳感器來檢測唿吸和運動,而不接觸身體。整個係統的零售價為149美元,硬件的使用功能大多數都與手機應用程序連接,以完成實際操作。
4、To bed
盡管在蘋果的睡眠列表應用版塊上,許多應用都是功能豐富的,包含如監視、分析和警報等,但To bed這款應用則更簡單一些,它將簡單的睡前功能與引人注目的視覺設計結合起來。
用戶隻需在應用中設置年齡,以及他們想要何時醒來,To bed就會提醒人們什麼時候該上床睡覺。且這款應用程序自動設置在周末不發出提醒,也可以設定為被日常安排中的假期或其他休息時間。
5、Sleep ++
雖然蘋果公司提供了一係列健康追蹤選項,但Apple Watch並沒有正式的睡眠追蹤器,這可能是由於大多數用戶在夜間充電。然而,這並沒有阻止第三方公司開發利用手表上傳感器的軟件,比如運動和心率傳感器,將可穿戴設備轉變為睡眠追蹤器。
Sleep++就是這樣一款應用程序,該應用程序可以跟Apple Watch結合,跟蹤寧靜的睡眠狀態,並告訴用戶他們的最佳睡眠時間以及用戶睡眠時間的確切時間。
6、UP – Smart Coach for Health
UP Smart Coach是Jawbone UP可穿戴係列的配套應用,當然,鑒於Jawbone最近已經開始進行清算程序,它在榜單上也顯得有些尷尬。目前,用戶可以繼續使用該應用的功能,包括自動睡眠跟蹤以及活動和飲食指導,並且該應用程序不需要使用跟蹤器功能。
7、Wake Alarm Clock
iPhone一直以來都有一個按照設備為標準的、作為時鍾應用程序的一部分鬧鍾,但對一些人而言,套用一首老歌的歌詞,“醒來是很難的”。所以鬧鍾為睡眠較重的人群保持了一些額外的特性:聲音逐漸增大的鬧鈴,迫使用戶搖動電話的震動模式,而加快其血液流動以喚醒他們,以及讓手機更像一個老式鬧鍾而運作的,讓你不得不敲擊才能打盹的“拍打和翻轉”模式。
8、Sleep Better - Sleep Cycle Tracker和Alarm Clock
Sleep Better是一家奧地利健身應用公司Runtastic的一款應用,該公司於2015年被阿迪達斯收購。雖然Runtastic製造的是可穿戴的路徑,但這個睡眠追蹤器隻是使用手機本身,用戶將手機放在床上靠近枕頭的位置,它可以跟蹤睡眠時間、周期和效率。
這款應用鼓勵用戶追蹤他們生活中的其他部分,比如運動和飲食,然後分析這些因素如何影響他們的睡眠,並與蘋果手機自帶的健康應用結合對比,以促進睡眠。
9、Sleep Genius:更新周期鬧鍾,小睡和放鬆
睡眠天才提供一個基於研究的放鬆程序來解決失眠和睡眠問題。支付4.99美元用戶便能得到解決四個放鬆難題的方法、一個小憩的程序以及一個基於睡眠周期的鬧鍾。
10、Beddit Sleep Monitor
Beddit公司是蘋果最近的一次收購,其研發第三代睡眠追蹤器可從蘋果公司以每台150美元的價格購買,這是一個位於用戶的床單下和床墊上睡眠監測裝置,形狀類似與一根綁帶。將該裝置放在床上,可使用心動描記法來測量就寢時間、醒來以及下床的情況、睡眠時間、睡眠潛伏期(入睡的時間),兼有測試心率、睡眠質量和唿吸運動的功能,這個過程同時也分析用戶是否在打鼾,以避免可能引起的唿吸問題。
第三代睡眠追蹤器通過藍牙與合作的應用程序連接,也就是一款名為Beddit Sleep Monitor的App,該App可為用戶提供個性化的指導、健康日記、睡眠記錄的曆史和社會共享選項,且不能在沒有設備的情況下使用。
11、Smart Alarm Clock:睡眠周期和打鼾記錄器
Smart Alarm Clock(智能鬧鍾)是另一個追蹤睡眠周期的鬧鍾應用。該應用程序允許用戶選擇一個他們想要醒來時間範圍,然後使用算法來追蹤睡眠周期,在合適的時間叫醒用戶。用戶還可以利用這款App監控自己睡覺時發出的聲音。
寫在最後
無論是過去我們已經熟悉的ResearchKit、健康監測、運動監測功能,還是最新啟動的心髒研究布局,或是我們今天著重介紹在收購Beddit之後應用商店推廣的一係列睡眠健康APP,都在表明進軍醫療健康領域是蘋果未來的一大發展方向。
而在醫療健康領域,不止是蘋果,包括穀歌、IBM、亞馬遜等國際巨頭都已相繼入局,且穀歌和IBM在醫療人工智能領域的成就已經遙遙領先於蘋果。人工智能是否會成為蘋果下一個發力的領域呢?其實除了“聽你使喚”的Siri之外,我們在今天的發布會上還看到了蘋果人工智能技術在麵部識別解鎖中的應用。
全新的iPhone X可能是蘋果AI屬性最強的一個產品,“Face ID”人工智能生物識別技術將是很重要的功能演進。Face ID功能通過深感攝像頭來實現,會投射超過 30000 個肉眼不可見的光點,並對它們進行分析,為臉部繪製精確細致的深度圖。涵蓋了人臉驗證、TrueDepth攝像頭、驗證簡便、專門的神經網絡、自然和安全、用戶隱私、注意力察覺、自適應性、Apple Pay和其他應用綁定的特性。
配合全新的A11 Bionic神經引擎,iPhone X可以滿足實現麵部識別的準確無誤,每秒6000億次計算,即使佩戴眼鏡,改變發型、配戴帽子、修剪胡須都不會影響識別。
庫克強調:”我認為蘋果改變世界的第一種方式是通過我們的產品。”蘋果在醫療保健領域的應用更偏重健康管理與數據收集,如此次開啟的心髒研究更是得到美國官方和斯坦福大學醫學院的支持。
而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深入發展,海量用戶健康數據的收集與分析,都是未來蘋果在醫療健康領域可以利用的技術手段與資源。
上一個十年,蘋果用智能手機改變了世界,下一個十年,蘋果的“黑科技”將改寫醫療健康嗎?這是我們所關注的。
文|李豔瑜
添加時請注明:姓名-公司-職位
後台發送關鍵詞即可獲得相關好文
網站、公眾號等轉載請聯係授權
2017中國醫療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產業實踐論壇將於9月16日-17日在武漢會議中心盛大開啟,會上同步發布國內首份《2017醫療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產業報告》,與會者將直麵產業大佬,共同探討產業實踐,獲取最新產業動向和發展趨勢。報名參會請長按識別圖片二維碼。
近期推薦
聲明:動脈網所刊載內容之知識產權為動脈網及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文中出現的采訪數據均由受訪者提供並確認。未經許可,禁止進行轉載、摘編、複製及建立鏡像等任何使用。
最後更新:2017-10-08 09:5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