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540 返回首頁    go 搜狐


刷朋友圈也能海淘美國?沒錯,微信把你們最愛的牌子帶來了

記得微信剛開放朋友圈信息流廣告的時候,寶馬、VIVO、可口可樂是第一批廣告主。

當時就有個流行的段子:看到寶馬廣告的是土豪,看到VIVO的是中產,看到可樂的是X絲(你懂的),啥都沒有看到的,很抱歉,你已經被拋棄了。

即便在當時那隻是個調侃,但多數的人見到朋友圈廣告,都會有意無意的點讚表示已閱。

如今兩年時間過去,朋友圈信息流快速發展,廣告主上至高奢品牌下至初創品牌,而我們褪去一開始的驚喜,早已見怪不怪。

打開騰訊社交頁麵,我們能看到微信朋友圈廣告衍生出多種廣告形態,圖文廣告、原生推廣頁、小視頻、精確到周圍3-5公裏的本地推廣……不難看出微信作為一個擁有9.63億用戶中國最受歡迎的APP,在營銷方麵擁有著得天獨厚的便利條件。

該平台專為吸引西方品牌和廣告商而設計,美國的房產中介網站Zillow和時尚品牌Rebecca Minkoff成為了率先簽約入駐平台的廣告主。

新廣告平台推出適逢全球技術巨頭嚐試從快速增長的通信服務中獲得收入之時,比如,蘋果正在研發商業聊天工具,Facebook則正在試驗讓Messenger和WhatsApp產生收入的多種方式,騰訊的目標是充分利用微信對中國在線消費者的影響力,這是一個令許多美國公司铩羽而歸的市場。

與許多競爭對手一樣,微信麵對的難題之一是如何實現平台變現和用戶對移動廣告的容忍度之間尋找平衡點。

自2011年推出以來,微信已經成為中國最受歡迎的一體化應用,其提供的智能手機服務也越來越全麵,包括聊天、社交媒體、支付、新聞、酒店預訂、約會等等。

近幾年來,微信更得到了爆炸性的增長。有個很明顯的例子就是,在快子身邊,上到50歲的老人,下到7、8歲的小朋友都加入了微信大軍的陣營中。

然而,盡管上一季度在線廣告的收入同比增長了59%,但在線廣告的收入仍然隻占據了騰訊全部收入的17%左右。不過,騰訊國際業務副總裁楊寶樹(Poshu Yeung)說這是故意為之。

“我們試著保留用戶體驗,”楊寶樹解釋說,所以微信平台上每日僅限製播出一則廣告。

“我們本可以放開手賺大錢,比如每天播出五則廣告使收入增加四倍,但這並不是我們想要的。”我們想一步步來。”

至於廣告的類型,傳統的橫幅廣告也好,插頁式廣告也好,都沒有什麼新穎之處。

正如楊寶樹說的“這不是什麼複雜的事”,而且比形式更重要的是內容。

中國的數字文化與西方存在許多不同,一些獨特的社會習俗會逐漸發展到網上。

比如近幾年來在微信和支付寶流行起來的個人對個人的“紅包”轉賬。

可以說,這一點也造就了中國獨特的“廣告文化”,楊寶樹補充說,所以許多“美國營銷商都認為中國非常神秘。

我們試著幫這些營銷商解開謎團,創造一個更順暢的過程,讓他們感到不是在盲目押注。”

為了達到目標,騰訊說公司將創建一個駐紮在美國的團隊,致力於為西方品牌提供廣告支持,幫它們更好地麵向中國消費者,定製適應“地方文化”的廣告,楊寶樹說。

“我總是跟人們說,當你來到中國,你會發現大家吃飯的時候都把手機放在桌子上,這表明了移動手機對於中國用戶的重要性,”楊寶樹說,“在美國的帕洛阿爾托,你不會看到這樣的畫麵。”

但微信最大的價值定位在於它捕捉到的數據。微信收集到了各種各樣的用戶行為,所以,它們的數據對廣告商來說有莫大的吸引力。

微信知道你到過哪些地方,看過哪些電影,在哪些餐廳吃過飯。美國沒有可與之媲美的應用——Facebook可能會走到那一步,但也隻是可能而已。”

雖說從長期來看,騰訊希望更多美國品牌能將數字廣告預算投入到中國的營銷中。

但目前,公司更可能將目標鎖定到北美旅行的數百萬中國消費者,楊寶樹說光是去年,這些消費者就在美國消費了大約350億美元。

“希望通過更多的廣告商、品牌和微信的新聞讓美國人能開始理解我們,並逐漸接納微信的生態係統。”

但通過吸引美國廣告商,楊寶樹說騰訊找到了方法讓更多的美國人了解到微信的巨大潛力。

‐End‐

文 | Fastcompany

圖片 | Fastcompany

編輯 | 張貝貝 黃子君

最後更新:2017-10-08 11:02:44

  上一篇:go 鄭州第一家無人超市亮相經開區,微信掃碼自動結算
  下一篇:go 微信看碎戲——《婆婆請媳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