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87 返回首頁    go 搜狐


年報布局已經展開 投機*ST股需警惕風險

盡管2017年年報尚需時日才能和投資者見麵,但隨著三季報的收官,年報業績炒作的“號角”已逐漸吹響。截至11月9日,滬深兩市已有1237家A股公司提前對全年業績作出預測,其中占比76.39%的公司年報淨利潤預喜。分析人士指出,隨著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效果顯現以及宏觀經濟的企穩回升,很多行業的產業集中度提升,龍頭企業的盈利能力得到改善。而A股市場集中了各行各業(除互聯網以外)較具代表性的龍頭企業,因此年報發布期間,A股市場將沐浴在偏暖的基調當中。但需要特別注意,今年監管層對於上市公司突擊調節利潤很可能會采取嚴監管舉措,對於一些寄希望於通過賣房等手段來扭虧的ST公司來說,其中存在的政策風險不可不防。

年報布局已經展開績優股大獲市場青睞

隨著三季報披露的結束,投資者對上市公司的關注度將集中到對年報業績的討論上來。近年來,A股市場的投資風格在多種力量的共同催化下發生了深刻變化,企業盈利能力對股價走勢的影響變得越來越重要。

《人民日報》的文章指出,績優公司得到投資者青睞,既是市場向價值投資理性回歸的重要表現,也是以實體經濟為代表的上市公司業績改善的必然結果。“茅台”們持續飄香的背後,是未來中國以實體經濟為根本、以轉型升級為出路、以優化供給為方向的發展邏輯。

其實回望今年股市,演繹精彩的絕不隻是茅台一家。在大盤總體表現波瀾不驚的同時,一批過去幾年默默無聞、踏實幹事的公司股價悄然走出了大牛市行情,比如雲南白藥片仔癀等中華老字號,格力電器美的集團等製造業企業,今年股價都是一路上揚、屢創新高,給投資者帶來可觀回報。持續走紅的背後,這些牛股身上有一個共同特質,就是專注實業、優化供給、轉型升級,以堅實的業績支撐股價上漲。

海外資金進一步紮堆龍頭企業業績為王時代來臨

有資深機構投資者放言:“未來A股主要的核心資產大部分會被外資接走”。據介紹,當年台股加入MSCI指數之前,台積電的股票大多集中在台資機構手中。在加入MSCI之後,因股價上漲,這些機構把台積電的股票紛紛拋出“鎖定利潤”。後來,海外機構全數收下籌碼,在漲了兩倍的基礎上不斷買入,後來台積電的股價又漲了好多倍。

最近,知名券商分析師張憶東唿籲投資者關注港股核心資產的長期投資價值。隨後,“核心資產”這一已被市場遺忘十餘年的概念重新成為媒體報章引用的高頻詞。券商研究所元老李迅雷也開始懷舊,搬出十幾年前國泰君安研究所的著作《未來藍籌》,其中很多個股也就是如今走勢頗牛的“核心資產”。

究其原因,還是A股市場投資風格的轉變,以及業績為王的投資潮流開始逐漸占據主流地位。最近一段時間,無論是港股北上資金還是QFII機構的持倉數據,均表明海外機構對龍頭企業的持有力度不斷加碼,這進一步驅動了業績引領的投資趨勢。

突擊調節利潤或被嚴格監管投機*ST股需警惕政策風險

統計顯示,目前已公布的1237份年報業績預告當中,1012份披露了較為明確的淨利潤同比變動區間。其中,714家公司全年淨利潤有望實現同比增長;606家公司利潤增幅預計在30%以上;419家公司預期增長超過50%;220家公司全年業績有望翻倍增長;7家公司的淨利潤同比增幅更是預期超過10倍以上。

眾泰汽車的年度淨利潤預增幅度最高,約為1350.72%-1469.41%,從增長原因看,主要是今年4月初公司完成了重大資產重組。而目前另外6家年報淨利潤預增幅度超過10倍的公司,也隻有大幅扭虧的茂碩電源的增長主要來自於自身經營業績,預告表示公司年度淨利潤預期額約為500萬元-2000萬元,業績變動原因為報告期內營業收入持續增長。不過盡管公司今年以來成功實現扭虧,但盈利額仍相對較少,今年前三個季度,公司淨利潤僅實現了1845.05萬元,攤薄到每股收益隻有0.07元。根據年報業績預告給出的淨利潤預期值,即使實現了上限2000萬元,年度每股收益也僅約0.07元。而其餘公司如樂通股份寧波東力柘中股份等,業績快速增長均來自於收購股權合並報表範圍改變、投資收益大幅增加等外延式收入所致。此外臨近年底,大批上市公司通過賣房等手段粉飾報表,已經引起媒體高度關注。

分析人士指出,在把握年報投資機會的過程當中,需要警惕其中的政策風險。特別是監管部門已經表態對突擊粉飾報表將嚴格監管,這對於一些有退市風險的*ST企業來說,無疑是一次重創。

(原標題:年報布局已經展開 投機*ST股需警惕風險)

最後更新:2017-11-13 05:49:03

  上一篇:go 粵港澳大灣區構建“水上經濟走廊” 世界級港口群崛起
  下一篇:go 28家上市券商自營業務全解剖 超經紀收入坐頭把交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