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2
搜狐
人民币兑美元日内大涨 贸易数据向好助力走强
受暂停逆周期因子传闻影响,维持了两日平稳波动的人民币汇率,1月12日,又迎来一波大涨。在岸人民币兑美元日内大涨近400个基点,连续升破6.49、6.48、6.47三大关口,16:30收盘价报6.4680,创去年9月8日以来新高。
交易员指出,美国经济数据不及预期,使得隔夜美元指数大幅走弱跌破92关口。据悉,由于服务成本下降,美国12月份PPI(生产价格指数)环比为近一年半以来首次下滑,数据或暗示通胀压力有可能正在缓解,将公布的CPI(居民价格消费指数)数据存在下行风险,或将打击市场对通胀或将在今年内加速上涨的预期,使得美联储对今年加息将更加谨慎。
除了美元指数走弱助力人民币汇率外,当日公布的中国海关贸易数据向好,也是本次人民币大涨的主要原因。当日早间,中国海关总署公布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27.79万亿元人民币,比2016年增长14.2%,扭转了此前连续两年下降的局面。其中出口15.33万亿元,增长10.8%;进口12.46万亿元,增长18.7%;贸易顺差2.87万亿元,收窄14.2%。
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点评称,由于过去两年进口和出口都是负增长,在全球经济回暖的带动下,2017年进出口恢复性复苏,进出口同比增长了12%。在美国、欧洲等发达经济体以及主要新兴市场经济体继续复苏的带动下,预计2018年出口增长10%左右,但存在负面影响因素;2018年大量消费品进口关税大幅下降,将带动部分消费进口增长加快。促进对外贸易平衡发展,实施积极的进口促进政策, 产业转型升级所需的先进技术、先进设备和稀缺资源将加大进口幅度,预计2018年进口增长12%左右。
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已经连续上涨五周,市场上也有一些对于人民币快速升值的担忧,这些言论认为,人民币升值预期过度膨胀,会打击对外贸易与外汇市场的投机交易的担忧。当日,海关总署新闻发言人答记者问时表示,人民币汇率变动对中国贸易影响有限,一是汇率变化对进出口是一把双刃剑,人民币贬值的时候,理论上会使企业出口从中相对受益,但同时也会使企业进口成本相应上升。二是在全球价值链背景下,由于跨区域上下游分工和产业内贸易普遍存在,某一个经济体的币值变化及其对进出口的影响,都将快速传导至其他链内经济体,进而分散对单一经济体的影响。
“在评估人民币升贬值时,特别是评估汇率波动对外贸的影响时,一般不会特别在意对单一货币的波动,而是关注人民币对主要贸易伙伴一篮子货币的总体变化水平,或者说关注的是有效汇率,而非双边汇率。”外汇专家韩会师认为,“如果人民币对美元升值(或贬值)的同时,其他货币也做同方向且幅度类似的波动,那么中国的贸易竞争力其实变化不大。”
以人民币对一篮子货币的币值来看,2017年年初,人民币CFETS指数为95.25,2017年底为94.85。韩会师称,人民币目前其实相对稳定,既谈不上大幅升值,也不会对外贸竞争力产生多么剧烈的冲击,只要美元指数继续走弱,人民币对美元的双边汇率大概率还会继续走强。
(责任编辑:DF314)
最后更新:2018-01-13 17: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