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323 返回首頁    go 搜狐


A股投資的遊戲規則改變了,這些你必須得知道!

雖不權威,絕對精彩,敬請關注!

【牛邦投教研報】通過十九大報告的定調,牛邦投教研究員認為,A股投資的遊戲規則改變了,A股未來可能存結構性的投資機會,但很難有普漲的行情——

“普漲時代”業已結束!十九大報告針對貨幣政策增加了“宏觀審慎”基調,金融監管政策強調“防範係統性金融風險”,未來很難再有“流動性泛濫、亂加杠杆”的可能性,因此,類似2015年那樣依靠加杠杆、流動性刺激的“普漲行情”,大概率是要“絕跡”了;

結構性行情將“稱王”!十九大報告繼續強調要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動中國經濟“向人民美好生活的方向”轉型升級,未來政策對行業、公司的業績影響權重更大,隻有那些符合“轉型升級”大方向,且真正受益於“改革轉型”政策的上市公司,其股價才有真正的“可持續性”,而一般意義上的“政策概念、政策故事”,將很難在股市當中“持續性下去”。這勢必加劇了行情的“結構性分化”趨勢。

“選股”困難性勐增!上述結構性行情即加劇了行情的“結構性分化”趨勢,同時,也勢必加大投資人“選股、持股”的困難性。如果考慮到十九大報告針對資本市場增加了“擴大直接融資比重”的要求,同時強調“促進”多層次資本市場發展,也就意味著股市當中將有越來越多的“標的”,這進一步增加了投資人“選擇性”的困難;顯然,“等著普漲”搭順風車這種“不動腦筋就能賺大錢”的時代,大概率就此“結束”了!

考驗你的耐力與眼力!在經曆了2015年的金融亂象之後,決策層調整了通過金融創新帶動實體經濟轉型的舊有的政策意圖,十九大報告更多強調防範金融風險,在此前提之下,金融要滿足實體經濟融資的需要(今後,任何不能夠扶持實體經濟的所謂“金融創新”都不受歡迎)。從這層意義上來說,投資人的盈利預期必須降低。因為不可能再有類似“金融創新”帶來的“炒作”空間,更多的是要靠實體經濟實實在在的增長來體現其價值

這就要求投資人,既要有“看得準政策扶持的大方向、且能夠享受實實在在業績增長”的上市公司的“眼力”,也要有能夠承受“股價在等待業績預期逐漸兌現這一漫長過程”的耐力(畢竟沒了流動性泛濫的刺激和金融創新故事的“炒作”來加速股價的上漲)!

……

總結而言,由於中國資本市場的遊戲規則已經發生了改變,投資人未來最大的挑戰將是如何適應這個新的生態環境。想掙快錢的可能性大幅降低,而選股的困難性大幅提高。未來的盈利既是考驗你“把握政策、捕捉熱點”的眼光,更是考驗你“能否拿得住”這些標的“忍耐力”。否則的話,即使你選對了標的,也會有因為錯誤的、不合時宜的操作模式而賺不到錢甚至出現虧損!

貨幣政策已經明確與宏觀審慎掛鉤,今後很難再有來自流動性層麵對於資產價格的刺激

此前30年高速發展的經濟建立在粗放管理的信用模式基礎之上,資金的粗放式投放與管理也就造就了資本市場的暴漲暴跌。這樣的“生態環境”培育了A股“賺快錢”的模式。但隨著經濟轉型的深入,貨幣投放增速逐漸減小,同時對貨幣運用的管理日益嚴格和精確化的宏觀審慎框架之下,銀行資金流竄作案的空間越來越小。它們將逐漸失去“興風作浪”的能力。

牛邦投教研究員注意到,十九大報告在“深化金融體製改革”方麵對貨幣政策有了明確的指示,健全貨幣政策和宏觀審慎政策雙支柱調控框架。牛邦投教研究員認為,這與今年7月份召開的全國金融工作會議對於央行新的職能要求一脈相承:設立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強化人民銀行宏觀審慎管理和係統性風險防範職責。

也就是說,貨幣政策已經明確與宏觀審慎掛鉤。這也就決定了今後很難再有來自流動性層麵對於資產價格的刺激。未來針對實體經濟的融資和服務,將更多地通過資本市場來實現。

由於貨幣政策的審慎使得再次出現類似2015年那樣的普漲行情概率極低。2014年底到2015年上半年A股的牛市實際上就是一個資金推動的“水牛”。據華泰證券預計,截止2015年年中,場內場外配資的總體規模在3.3萬億左右,悲觀情況下可能在3.5-3.7萬億左右。與此同時,M2和社融保持著超高速增長。

但隨著貨幣政策的“宏觀審慎”,資本市場的“去杠杆、強監管”,2015年那樣的“水牛”行情不再,未來隻可能有依托於經濟轉型升級帶來的“慢牛行情”!

而資本市場自身發展的多層次性,以及日益增多的上市公司的標的,將使得行情的分化變為常態。

行情的結構性分化,疊加股市擴容與多層次發展,使得“可選標的”數量增多、類型的多元化,選股的困難性將大幅提升!

金融政策從“鼓勵金融創新”轉向“全麵防範風險,服務實體經濟”

下圖是最近三次重量級別會議對“深化金融體製改革”方麵的表述對比——

從上表的對比分析中,牛邦投教研究員注意到,除了新增了“上述提到的貨幣政策與宏觀審慎掛鉤”之外,本次十九大相比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全會又做了幾點重要改變:

首先,本次十九大報告相比十八大報告,沒提“逐步實現人民幣資本項目可兌換”的要求。

其次,本次十九大明確指出“健全金融監管體係,守住不發生係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而我們看到,無論是十八大還是十八屆三中全會均僅僅強調的是“維護金融穩定”。另一方麵,本次十九大直接是強調“防範風險”,而不再像十八大那樣,強調“推進金融創新”。

牛邦投教研究員認為,經曆了2015年的金融亂象之後,決策層調整了通過金融創新帶動實體經濟轉型的舊有的政策意圖,代之以防範金融風險的前提之下,滿足實體經濟融資的需要。如果說,貨幣政策的審慎斷絕了流動性刺激的可能,那麼“金融創新”變成了“防範風險”,則是從渠道上改變了金融市場自身內部循環和虛假繁榮路徑。任何不能夠扶持實體經濟的金融創新都不受“歡迎”。

從這層意義上來說,投資人的預期必須降低。因為不可能再有來自金融創新帶來的溢價空間,更多的是要靠實體經濟實實在在的增長來體現其價值。

隨著十九大報告對上述政策的定性,以及隨後各地方、各部門的落實,將逐漸改變資本市場生態環境,此前多年粗放型發展模式已經隨著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推進走向尾聲,那麼與這種粗放式發展模式相匹配的流動性寬鬆,或者說,“低資金成本”將很難再現。

未來若幹年,貨幣政策的主要方向將是在針對金融市場的收縮,與針對實體經濟的定向寬鬆之間,實現“穩健中性”。在此背景之下,無論是股市還是樓市,“不動腦筋”就能賺大錢的時代已經過去了。未來的盈利必然建立在對政策方向的準確把握和自身的投資理念進步的基礎之上。

總結

牛邦投教研究員再次強調,隨著十九大報告對上述政策的定性,以及隨後各地方、各部門的落實,將逐漸改變資本市場生態環境,此前多年粗放型發展模式已經隨著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推進走向尾聲,那麼與這種粗放式發展模式相匹配的流動性寬鬆,或者說,“低資金成本”將很難再現。

未來若幹年,貨幣政策的主要方向將是在針對金融市場的收縮,與針對實體經濟的定向寬鬆之間,實現“穩健中性”。在此背景之下,無論是股市還是樓市,“不動腦筋”就能賺大錢的時代已經過去了。未來的盈利必然建立在對政策方向的準確把握和自身的投資理念進步的基礎之上。

推廣另一個公眾號“將藍籌進行到底”

此公眾號僅分析具有潛力的藍籌股,具有針對,敬請關注。

機會源於錯過,始於關注。

同行你我,見證中國資本市場的奇跡。

風險提示:以上分析,僅限於交流不作為最終決策參考,據此入市,風險自擔。

最後更新:2017-10-27 23:08:52

  上一篇:go 民間股神總結股票抄底買入技巧,散戶一旦掌握,必賺翻天
  下一篇:go A股逐步恢複生機,下周開啟新的征程,一億空倉散戶欲哭無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