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1
搜狐
野釣找準鯽魚的這六個藏身之地,連杆爆護更輕鬆!
小編說:
魚兒作為水中動物,長期進化而形成諸多遺傳式的本能,是聰明而有靈性的:因自然水體大多處於食物不足狀態,魚兒總善於以盡可能小的體力消耗來攝取賴以生存的食物營養,會優先選擇好入口、好嚼碎、好消化的食物。魚兒也需要氧氣,因此,出於本能反應,魚兒都喜歡聚集到氧氣充足的地方。鯽魚也不例外,在野外垂釣的時候如何準確判斷鯽魚的藏身之地呢?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鯽魚在不同水域中的藏身地!
一、溶氧量高的下風口
由於風天的緣故,水麵上便形成上下風口。上風口的溶氧量較之下風口要來的稀薄一些,魚類趨氧的特性會促使它們往下風口處遊戈。再者,水域中的許多浮遊生物,也在浪湧的推動下聚集於此,魚兒哪有不趨之若鶩之理。所以,有釣逆風魚而不釣順風魚之說。
二、水底雜物多的水域
水域底部有橋墩、樹樁、暗礁的地方,水位一般較深。特別在夏、冬兩季,這些地方更是成了魚兒棲息的好場所。在有水流的水域,此處容易形成緩流帶,食物也大都會匯集於此,當魚兒頂水上遊時,也會在此停下“步履”稍事休息和覓食的。因此,這些地方就成了垂釣鯉魚的上佳釣點。
三、水淹農田鯽魚多
在我國一些地區,有著許多的小水庫。而且在冬季時,小水庫基本就幹涸,這時農民會在已經幹涸的小水庫種上農作物。但是在到了春季時,這些水庫就有水流入,因此農田就會被水淹沒。而且由於水庫的底部種過農作物,會有許多的小蟲子。因此會給鯽魚留下充足的食物。
四、溢洪道前垂釣頂水鯽魚
鯽魚與鯉魚有一個相同習慣,那就是逆水上遊。而且在水庫溢洪道中,常常會遇到排隊逆流而上的鯽魚,但又會被湍急的水流衝下去。經過多次的衝擊,鯽魚依然精疲力盡。這時鯽魚就會在溢洪道中進行休息,貯存體力然後再次進行逆流而上。因此,可選擇在水庫的溢洪道中或急流下緩流去進行垂釣,會收獲意外的驚喜。
五、深譚水庫釣大鯽
一些長年有水的水庫、深水潭會生活一些體型大魚類。但是在這樣的水域釣大型鯽魚時,一定要注意釣組的搭配,建議選擇稍微大些、硬些、強度高的釣組搭配。而且在垂釣時需提前打窩。建議采用濃香型,質地偏硬的釣餌。
六、水底深淺交界處
水底有深溝、楞坎的地方是鯽魚喜歡聚集的場所,也是鯽魚洄遊的必經路徑,俗稱“魚道”。這些地方的地形相對較為複雜,若遇不安全因素,鯽魚亦可進退自如,而且夏可避陽,冬可取暖。在垂釣時可通過自己鉤餌的多點探測或是詢問熟悉該水域的當地住戶、釣友來了解水底的地貌,從而選對釣點。
最後更新:2017-10-20 19:5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