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9
搜狐
繼逾期1.4億後 陸金所代銷產品涉及方龍力生物又逾期近2億

12月26日,繼陸金所代銷產品大同證券同吉9號集合資產管理計劃出現約1.4億逾期之後。國盛證券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在近期向投資者發布了一則公告,提出龍力生物違約可能會對借款人的生產經營產生不利影響,目前公司已安排人員到達龍力生物,對其持續跟蹤處理。
據公告顯示,國盛證券資產管理有限公司於2016年9月30日設立國盛資管神鷹100號集合資產管理計劃(以下簡稱“資管計劃”),投資於方正東亞·龍力生物流動資金貸款集合資金信托加護(以下簡稱“信托計劃”),該信托假話全部資金用於向借款人龍力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龍力生物”)發放5筆流動資金貸款共計199410000元。
上述國盛資管神鷹100號集合資產管理計劃,卻因日前龍力生物的另一款資管類產品出現逾期情況,而引發本次公告事件。
此前華夏互金報道,一款產品名為大同證券同吉9號集合資產管理計劃,是中國平安旗下知名互聯網金融平台陸金所代銷的一款資管類產品,其產品說明書顯示: “同吉9號”為三星半產品,具有中高風險,百萬起投,年化6.7%。該資管計劃是通過上海陸金所基金銷售有限公司進行銷售,共有118名投資人投資了該產品,本金及收益總金額為1.4億元, 同吉9號集合資產管理計劃2017年12月7日屆滿終止運作,因未收到投資標的按時返回投資本金及相關利息,導致需要延期兌付。
也就是說,陸金所上投資人的錢,最終是通過大同證券的資管計劃,借給了龍力生物這家上市公司。
公開資料顯示,龍力生物是一家生物質綜合利用企業,該公司以玉米芯、玉米為原料,進行現代化加工從而生產功能糖、澱粉及澱粉糖等產品,同時也利用生產中所產生的材料進行新能源產品和高分子材料產品生產的。
12月19日,龍力生物發布公告稱,龍力生物承認媒體所報道的違約事件基本屬實,並披露在去年11月10日,曾與中海信托股份有限公司簽署了一份《信托貸款合同》,共分2期,第一期借款期限為去年12月7日至今年12月7日,共計13759萬元;第二期借款期限為今年2月10日至明年2月9日,共計8897萬元,總計約2.7億元,而第一期即為此次陸金所風波中所曝光的1.37億元。
在公告中,龍力生物還披露其四個銀行共八個賬戶被凍結,實際凍結金額441萬元。龍力生物方麵表示,如公司無法妥善解決,公司可能麵臨被要求限期清償並支付相關罰息等情況。截至目前,公司生產經營正常。“上述部分銀行賬戶被凍結,對公司的正常經營造成一定不利影響,公司正積極與對方進行溝通,通過正常法律途徑,力爭妥善處理並盡快解決上述銀行賬戶被凍結事項。”
龍力生物三季報顯示,2017年前三個季度,實現營業收入10.81億元,同比增長76.66%;農產品加工行業平均營業收入增長率為21.88%;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1.16億元,同比增長19.76%。11月28日,龍力生物因擬籌劃資產收購重大事項臨時停牌。
據了解,2014年和2015年,龍力生物的長期借款在財報上的表現一直中規中矩,截至期末分別為0.5億元和0.4億元,從去年開始,這一數字突然劇增至5.9億元。該公司去年向方正東亞信托有限公司分別取得長期借款5次,至2016年末其在東亞信托的借款餘額為1.99億元。據此,有業內人士對該公司的償債能力及財務真實狀況提出質疑。
大同證券客服此前回應投資者時稱,龍力生物目前企業生產經營正常,沒發生生產經營問題。“我們公司有人員現在駐紮在龍力生物公司現場,企業也正在積極籌措資金。龍力生物的高管也一直能聯係上。”
12月19日,深圳證券交易所中小板公司管理部向龍力生物下發《關於山東龍力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關注函》,要求其說明是否出現資金鏈緊張、資金被違規占用等情況。
根據陸金所最新一聲明表示,作為代銷機構,陸基金積極聯絡大同證券了解相關情況,並要求大同證券督促投資標的方還款,向投資者說明相關情況,充分保護投資人的合法權益。
對於龍力生物的逾期事件,國盛證券資產管理有限公司發布公告稱,龍力生物未按照合同約定及時償還“中海信托—匯譽2016-93龍力生物流動資金貸款集合資金信托計劃”本金及收益,已構成違約。
公告還顯示,上述違約可能會對借款人的生產經營產生不利影響,從而對借款人償還信托計劃貸款本息產生不確定性,進而對資管計劃產生不利影響,我司作本資管計劃管理人現特向投資者解釋上述資管計劃風險現狀,同時已安排人員到達龍力生物,對其持續跟蹤處理。龍力生物實際秦光解釋以管理人公告為準。
最後更新:2017-12-26 20:1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