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498 返回首頁    go 搜狐


薛之謙因為他“怒摔話筒”,二次元“虛擬歌手”背後是怎樣的呢?

9月2日,今年頗受關注的音樂選秀網綜《明日之子》播出了6進5的比賽,最終獲得全國第六名的選手名叫荷茲。然而荷茲並不是真人。

荷茲

他是一個來自二次元的虛擬歌手。荷茲,男,18歲,身高179厘米,體重60公斤,天蠍座,喜歡紫色和貓——盡管每次登場表演都隻有影像,但荷茲有自己的全套人設,此番亮相之後也有了名為“充電寶”的粉絲群體,可以說已經初嚐走紅滋味。

《明日之子》

由於該虛擬形象的製作公司哇唧唧哇同時也是《明日之子》的出品方之一,自開播以來,荷茲的屢次晉級成為有爭議的話題,在其中就有“薛之謙摔話筒”事件,網友們紛紛質疑有“黑幕”。而隨後,薛之謙“人設崩塌”事件,更有網友猜測起源是“薛之謙摔話筒”事件。

薛之謙

但這並沒有妨礙哇唧唧哇收割炒作成果:5個月內,荷茲在微博聚集了16萬粉絲,大步趕上其他“出道”已久的虛擬歌手,隨後還拿下了必勝客的代言合同,快速兌現了自己的商業價值。

荷茲

有賴最近幾年AR、全息投影和動作捕捉技術的進步,在舞台上看到虛擬歌手單獨或是與真人歌手同台表演已不是什麼稀奇事兒,這些實際上並不存在的歌手的歌也有一些成為熱門——2016年湖南衛視的跨年演唱會上,李宇春就翻唱了虛擬歌手洛天依及言和的《普通DISCO》。

《普通DISCO》

有一定知名度和粉絲基礎的虛擬歌手比如洛天依甚至還舉辦了自己的演唱會。今年6月,包括洛天依等虛擬歌手在內的組合Vsinger的首場全息投影演唱會在上海梅賽德斯-奔馳文化中心舉行,7月,B站旗下的演唱會品牌Bilibili Macro Link也在同一個場地舉辦了首場虛擬歌手的全息演唱會,另一個知名虛擬歌手星塵的全息演唱會檔期則定在了12月。

全息投影演唱會

這些是從前很難看到的熱鬧場景。“2015年時,我們還覺得開演唱會這事兒,10年之內都沒戲。”虛擬歌手原創音樂作者、《普通DISCO》的創作者ilem說。

但如果你不是一個二次元受眾,虛擬歌手這個概念想必仍會引出一連串疑問。比如,這些形象是怎麼製造出來的?聲音是誰的?誰為他們做的人設?是按什麼原則設定的?他們是否有情感?又如何跟粉絲互動?

初音未來

在大眾視角裏,目前最著名的二次元歌手形象可能要數日本的初音未來。初音未來於2007年出道,至今已舉辦過十幾場演唱會,代言和授權過的商品包括服裝、遊戲、手機、汽車等多個品類,身價超過百億日元。

回到國內來看,虛擬歌手市場在2012年起步。東方梔子作為中國最早一批的虛擬偶像,卻在這一年被製作方天津電視台放棄開發;同年,天矢禾念與雅馬哈合作,運營了第一個相對成熟的中文虛擬歌姬洛天依,如今該角色已在微博上積累了180萬粉絲。

東方梔子

“我們每天接觸這行,現在常常會聽到這裏出了一個虛擬偶像,那裏又出了一個虛擬偶像。”禾念的市場總監程若涵說。而在幾年前,當現任星塵團隊的負責人李迪克從大學畢業時,“還沒有人覺得這個東西能做成事業。”

網友總結的Vocaloid運作圖

廣義上,虛擬歌手指的是“會唱歌的虛擬角色”,但狹義上的虛擬歌手必須具備兩個特征:一是擁有獨立聲庫,二是能夠“調教”。獨立聲庫是指製作方邀請聲優來錄製中文發聲音節,通過提取人聲元素後期組合編輯,製成屬於虛擬人物的角色聲庫;而調教是指人們可以通過雅馬哈VOCALOID這類編輯軟件,將虛擬角色的聲音與音樂相結合,從而讓虛擬角色用其特有的聲音唱歌。

雅馬哈

因此,在狹義的定義範疇裏,洛天依這類擁有獨立聲庫、可以調教的角色,和荷茲這樣直接采用人聲電子化配音的角色屬於不同範疇,也有著完全不同的運營方式。

荷茲

本質上,荷茲的運營類似於真人明星運營,其人設、歌曲內容大部分來自官方;而洛天依的運營,效仿的是初音未來的UGC運營模式,其歌曲內容、個人屬性都是“由粉絲定的”——洛天依目前擁有超過1萬首歌曲,都是由二次元領域的社團及音樂人製作、上傳的,官方通過購得版權或征集歌曲,製成CD專輯發售。支撐起這種UGC經紀模式的,是二次元圈內一批活躍於音樂創作的年輕人,他們為虛擬偶像作詞作曲、創作海報和視頻,被稱作“P主”,也是UGC運營模式的核心。

洛天依

虛擬歌手原創音樂作者litterzy說,他有一個長期為虛擬歌手撰寫中國風歌曲的歌詞的合作者,對方在現實生活中的身份是一名城管。

洛天依那首被李宇春翻了牌子的《普通DISCO》的創作者ilem也認為自己並非典型的二次元愛好者。他的情況其實正代表了一群因熱愛編曲走入虛擬歌手創作圈的人。

《普通DISCO》

旁觀者通常會設想這群創作者對虛擬歌手頗為狂熱,然而他們實際上比想象中要理性得多。litterzy的本職是大學美術教師,平常混跡於各個動漫社團,組建了自己的樂隊,也經常在漫展上和其他歌手拚團演出,目前已經能相對穩定地接到一些商業編曲需求,但通過虛擬歌手來發布新曲仍是他慣用的一種方式。

“聲優”山新和洛天依

準備策劃一首新曲時,他會在圈內找到有作詞、調教、繪畫和做視頻等不同特長的創作人,用一到兩個月製成完整的音樂視頻,最後發布到B站。團隊是臨時組建的,每個人來自不同背景,大多是在網上相識的,沒有報酬,全憑興趣聚集。整個製作過程都在0Q群裏溝通,做完以後,工作群就變成了聊天群,團隊成員仍保持聯係。

“聲優”劉婧犖和言和

雖然一些二次元遊戲製作商會請粉絲較多的P主定製單曲——費用一般在幾千元到1萬元——但創作者的接單頻率極不穩定。另有一些P主會自己籌資出實體專輯,再通過漫展、淘寶渠道發售,但一張專輯通常也要賣到3000到5000張才能回本。

絕大多數P主都表示他們的創作熱情主要源於某種“成就感”。“我們擁有這樣的能力,並且能夠在這個東西上麵獲得我們想要的成就感。”身為P主的DELA認為這是虛擬歌手創作吸引他們的主要原因。在今年6月洛天依的演唱會上,literzy也有了機會與自己喜歡的虛擬歌手言和“同台”,並以作曲者的身份演奏自己為言和撰寫的曲目《刀劍春秋》,“第一次在這麼大的舞台上演奏自己的曲子,蠻感動的。”litterzy說。

言和

有趣的是,如果這些P主製作、上傳的UGC作品獲得足夠的點擊量,就可能反作用於虛擬歌手的運營,甚至可能對虛擬歌手的人物設定產生影響。在虛擬形象的運營上,官方一般隻規定虛擬歌手的形象特征、年齡、生日、身高這些基本信息——比如洛天依的官方人設是“15歲,來自外星的少女”。但現在,洛天依的粉絲普遍認同她還具有“吃貨屬性”。

《千年食譜頌》

這個“吃貨屬性”,就來自於洛天依“出道”當年,P主H.K.君創作的一首UGC歌曲《千年食譜頌》。這首歌的唱詞填滿了中國菜式,是洛天依出道早期第一首點擊量過百萬的傳說級歌曲,並在圈內引發了現象級的改編與複製,一時間,網上關於洛天依的UGC海報、視頻、音頻、同人小說都出現了與美食有關的內容。

洛天依

如果某個UGC作品帶來的人物屬性在圈內走紅,被粉絲廣泛接受,官方也會認可這一人物屬性的存在。“當粉絲給出的設定成熟了,我們官方就會考慮給洛天依加上這個屬性。”禾念董事兼總經理曹璞說。

但商業是非常現實的一件事。在國內的虛擬歌手領域,公司想依靠內容創作運營來獲得收入非常艱難,大部分收入還是來源於形象授權。目前,國內人氣最高的虛擬歌手洛天依已經拿下了不少品牌合作。

《閃光少女》

從代言光明飲料與日清拉麵、和三隻鬆鼠在雙11聯合推出《好吃歌》,到“演唱”《忍者神龜2:破影而出》中國區主題曲、在院線電影《閃光少女》中出鏡——你可以將這些授權看作虛擬歌手商業價值的兌現,也可以視為一種節省成本的營銷。

全息投影演唱會

今年6月的Vsinger虛擬歌手全息投影演唱會投入了2000萬元,同樣沒有收回成本,曹璞將之解釋為一種必要的“內容投資”。至於禾念未來的變現手段,她不願過多透露。“我們的商業模式包括形象授權、演出、專輯周邊等,後續還有很多方式,我們要打造的是IP。”曹璞說。

根據禾念的演唱會數據統計,虛擬歌手的粉絲在10歲至30歲之間,核心粉絲在15歲至25歲。當一些P主步入工作,他們會選擇把虛擬歌手的內容創作當作單純的業餘興趣。

最後更新:2017-10-23 16:30:13

  上一篇:go 薛之謙把厚顏無恥進行到底,削骨墊鼻子割雙眼皮還說自己隻是微整
  下一篇:go 倪妮Gucci全球品牌大使,林允教你畫‘彩妝’、許魏洲新專輯上線、楊陽洋亮相體操賽場、迪麗熱巴將做客街拍大咖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