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208 返回首頁    go 搜狐


三元遇轉型陣痛:淨利潤再下滑 盈利增長點尚未形成

北京三元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三元食品”,600429.SH)的淨利潤再次出現下滑。近日,三元食品發布2017年第三季度報告顯示,公司前三季淨利潤為1.23億元,同比下滑41.21%。

事實上,近兩年,三元食品營收增長處於徘徊狀態,淨利潤則處於不斷下滑的狀態。三元食品為尋找新的盈利增長點,一方麵對內部產品架構進行調整,聚焦奶粉業務;另一方麵則對子公司追加投資,設立新的子公司,並再次進行全國化布局。

北京普天盛道企業策劃機構總經理雷永軍分析認為,和同類企業相比,三元食品在產品方麵缺少高毛利的明星單品群,在品牌文化上存在一定程度的老化問題,缺少新理念和內涵的注入。《中國經營報》記者就相關問題致電三元食品並發去采訪函,但截至發稿仍未收到回複。

淨利再次下滑

10月28日,三元食品發布的2017年三季報顯示,公司在前三季度實現營收46.86億元,同比增長8.23%;淨利潤為1.23億元,同比下滑41.21%。這也是自去年之後,公司淨利潤再次出現下滑。

事實上,近兩年三元食品向市場交出的成績單並不漂亮。該公司在2015年、2016年實現營收55.23億元和58.54億元;淨利潤為1.12億元、1.05億元,同比分別增長43.68%和下滑6.36%。截至今年三季度末,三元食品淨利潤依然處於下滑狀態。

“當前三元食品正處於產品升級的轉型調整時期,對外投資較多,因而短期內未必能夠見到效益。”乳業高級分析師宋亮認為,淨利潤下滑一方麵是受高溫奶業務增長放緩拖累,另一方麵則是其缺少高毛利的明星大單品。此外,由於近幾年國內整個行業原料成本上升,以及營銷費用的上漲也是影響其淨利潤的因素。

三元食品2016年報顯示,分產品方麵,占其營收比重較大的液態奶產品毛利率下降1.52%;分地區方麵,營收占比較高的北京地區毛利率下降0.53%。在奶粉等固態奶產品方麵,雖然營收取得近10%的增長,但占其總營收的比重不大。

三元食品董事長常毅曾對外公開表示,公司近幾年在產品結構上做了大力度調整,一方麵加大嬰幼兒配方乳粉的生產和供應,另一方麵針對消費者的個性化需求推出高端新品。

據了解,為提升營收,扭轉淨利潤下滑的趨勢,三元食品在內部組織框架、產品結構等方麵進行調整,發力奶粉業務,針對當前消費者個性化需求不斷推出新品。2016年,該公司撤銷了華北事業部,將液態奶事業部拆分為低溫奶和常溫奶事業部,產品方麵,則推出冰島酸奶、輕能酸奶等高端產品。

記者在走訪過程中發現,在商超等零售渠道,三元食品的產品仍以純牛奶等傳統產品為主。此外,在電商銷售渠道,三元食品主要產品依舊為純牛奶、酸奶,以及奶粉,銷量和同類產品存在不小差距。記者查詢三元食品天貓、京東旗艦店發現,規格為200g×12盒的冰島酸奶總銷量不足1000盒,在京東旗艦店,同樣規格的商品評價未過百。

而在同一時期,光明乳業、君樂寶乳業紛紛推出並打造自己的明星大單品,而這恰恰是三元食品所缺少的知名優勢。除此之外,三元食品還麵臨著伊利、蒙牛等全國性品牌的競爭。據歐睿數據顯示,2016年,三元食品在液態奶的銷售額排名為第七名,份額約3%;酸奶的銷售額排名為第十名,份額為2%。

雷永軍表示,三元食品作為北京地區曆史悠久的品牌,能夠吸引、培養一批固定的消費群體,但其品牌存在一定程度老化,對新生代消費者吸引力不足,也導致其難以通過高毛利產品獲得持續穩定的業績。發力奶粉這一高毛利業務的戰略方向沒錯,但當前奶粉業務最佳的布局時機已經過去,嬰幼兒奶粉市場留給三元食品拓展的空間有限。

布局全國化

對內進行產品結構調整的同時,三元食品對外也動作不斷,再次啟動全國化布局。據三元食品2017年三季報的披露,去年6月與甘肅黑河水電實業投資有限責任公司、張掖市現代農業投資股份有限公司在甘肅省張掖市共同出資設立的合資公司,預計2017年底前完成乳品加工廠工程建設。此舉被業內人士解讀為三元食品再次進行全國化布局。

實際上,不僅是甘肅等西北地區,三元食品在江蘇、湖南等地區也在頻頻布局。2016年11月,三元食品與江蘇省最大的連鎖超市蘇果展開合作,進入南京市場;同年9月,三元食品宣布與湖南商超龍頭企業步步高集團達成戰略合作,進入湖南市場。

據了解,三元食品此前曾進行全國性擴張,但由於遭遇地方乳企的抵製,以及全國性乳企和外資品牌的擠壓,導致擴張受挫。宋亮認為,相比之前的整體性擴張,三元股份當前擴張方式為依靠單品進行,另一方麵將擴張方向轉移到西北地區,該地區不僅競爭壓力小,而且有利於建立產業鏈上遊優勢,減少原料上漲等帶來的經營風險。

“相比伊利、蒙牛這些全國性乳企品牌,我更傾向於將三元食品的全國化稱之為‘大區域化’,即占領三至五個區域市場並取得領先地位。”雷永軍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從這個角度看,三元食品的全國化布局需要找到合適的市場並發力。

值得注意的是,三元食品的大本營市場——北京及華北地區,正遭遇到伊利、蒙牛、君樂寶、光明等一係列品牌的不斷侵蝕。據了解,以上海為根據地的光明乳業,近年來在全國擴張上動作不斷,先是在武漢建立華中最大的單體乳品工廠,後又在河南滑縣建立萬頭奶牛養殖場。而衝刺IPO的新希望,在完成外阜市場整合之後,於去年在三元食品的“腹地”河北保定建設了工廠。

事實上,隨著國內消費者對國產奶粉信心的回升,以及低溫奶市場份額不斷擴大,三元食品在布局全國化時將奶粉和低溫奶產品作為布局重點,先後收購湖南太子奶、唐山三元食品有限公司70%的股權,加碼嬰幼兒乳粉和低溫奶業務。不過上述動作還未給三元股份的營收增長帶來明顯改善,前者一直處於虧損狀態,後者短期內難以支撐其業績提升。

“三元的奶粉產品優勢在北方。”曾是三元食品奶粉經銷商的姚女士告訴記者,三元食品的奶粉產品在北方比較強勢,但在華東地區光明的奶粉產品仍然較強於三元食品的同類產品。此外,在廣告營銷上,三元食品主要以電視廣告為主,在營銷推廣方麵渠道待拓展。

上述專家認為,三元食品作為乳製品行業老品牌,在產品研發、渠道建設以及質量安全把控等方麵仍具有一定的優勢,加之其近年來一直進行的改革,聚焦高毛利產品,若能打造出一個明星大單品群,即依靠打造包含明星大單品和子品牌的係列產品,同時,深耕其具有優勢的北京及華北市場,那麼扭轉其淨利潤下滑趨勢或隻是時間問題。

(原標題:淨利潤再下滑,盈利增長點尚未形成 三元食品遭遇轉型陣痛)

最後更新:2017-11-04 10:33:44

  上一篇:go 共享單車“空中”放 首鋼研製成功單車立體車庫
  下一篇:go 進口轉基因安全審批或生變:可能設專職審查小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