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112 返回首頁    go 搜狐


11月吸引外資增九成 商務部稱中國仍是投資熱土

由美國稅改引發的“全球資本回流美國”的可能性爭論還在繼續發酵。經過一段時間的評估,商務部新聞發言人高峰14日在例行發布會上回應第一財經記者稱,從目前掌握的情況看,這一可能的政策調整,或會與美聯儲加息的貨幣政策調整形成疊加效應,對全球資本流動產生一定的影響。

上周同一時間,他則對第一財經記者獨家回應說,已經關注到特朗普稅改的情況,還在積極評估階段,如果有相關結果,會及時發布。

他表示,稅收政策是影響企業投資決策的重要因素,但不一定是決定性因素。“我們有信心,中國仍將是富有吸引力的投資熱土。”

11月最新公布的吸引外資數據也表明中國投資環境的吸引力:11月當月,全國新設立外商投資企業4641家,同比增長161.5%;實際使用外資金額1249.2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90.7%。1~11月吸引外資則增長9.8%。

若細究今年1~11月的吸引外資數據,與中國經濟轉型升級同步發生的是,高技術吸引外資持續增長正成為近年的結構性趨勢。而以人民幣計,與高技術製造同比增長9.9%相比,高技術服務業的增速則超過100%。

中國政府積極回應特朗普稅改效應

美國總統特朗普一手主抓的稅改極具複雜性,對全球其他經濟體影響究竟有多大,各方都需要更多時間來謹慎評估。

聯合國貿發會議《2017世界投資報告》顯示,2017年全球大部分地區經濟增速回升以及企業利潤的改善將提振商界信心,激發跨國企業投資熱情。同時,生產和貿易的周期性上漲料將提高發達經濟體經濟增速,而大宗商品價格的回穩將對發展中經濟體的經濟恢複產生支持。報告預測,全球外國直接投資規模2017年將上漲5%至約1.8萬億美元,2018年將進一步升至1.85萬億美元,但仍低於2007年峰值。

伴隨特朗普的稅改等政策陸續出台,該結論很可能需要重新評估。

一周多來,經過評估,中國一些相關部門開始回應。

負責吸引外資和對外投資工作的商務部,在該項措施對於包括中國在內的全球經濟體的跨境資本流動影響方麵,對第一財經記者持續進行了回複。

麵對稅改可能帶來的全球壓力,高峰14日對第一財經表示,美國的稅改確實引起了全球的廣泛關注。商務部注意到,一些經濟體已經收緊貨幣政策,啟動或者正在醞釀減稅計劃;還有一些經濟體,尤其是新興經濟體,表達了對美國這一政策可能造成的本國資本外流、引資難度增大、可能再度引發金融動蕩等潛在的溢出效應的擔憂。

他說,希望近期一些經濟體的擔憂不會成為現實。我們始終認為,世界經濟的增長需要各個經濟體加大政策協調的力度,攜手共同推動。2008年從美國爆發的全球金融危機讓全球主要經濟體走到了一起,共同應對困難和挑戰。二十國集團(G20)杭州峰會又將危機應對機製成功地轉變為長效治理機製,這就是很好的例證。

他認為,在經濟全球化和全球產業高度融合的今天,發展不應該也不可能是某個經濟體的發展,“獨行可能會快,但眾行必將致遠”,我們更期待各經濟體互利共贏的共同發展,也將會為此繼續做出努力。

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毛盛勇也同期在發布會上對在場媒體表示,美國一些政策的調整,不僅會影響自身經濟,對其他的國家也會產生一定的外溢影響。近期美國相繼縮表、稅改,近日第三次調高了聯邦基金利率,這些政策對全球都會有一定的影響。

美聯儲(FED)13日一如市場預期加息25個基點,盡管決策者預計短期內美國經濟將加速增長,但美聯儲維持未來幾年的利率預估不變。

中國吸引外資趨勢及走向

關於稅改對於中國吸引外資的影響及應對,商務部14日給出了及時回應。

高峰對第一財經記者稱,稅收政策是影響企業投資決策的重要因素,但不一定是決定性因素,可能還取決於東道國宏觀經濟的穩定性、市場潛力、生產要素、營商環境等綜合因素。他認為,我國有相對完善的產業鏈條,高素質的產業工人,中國的宏觀經濟保持著中高速的增長,內需消費市場潛力巨大。我們還在大力優化投資和營商環境,不斷放寬市場準入。比如,今年中國新發布的《外商投資產業指導目錄》,限製性措施就減少了30條。

“中國開放的腳步不會停歇,開放的大門隻會越開越大。”他說,“我們將進一步加大改革的力度,大幅度減少市場準入限製,全麵實行準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麵清單的管理製度,繼續努力提高對外資企業的服務質量和水平。我們有信心,中國仍將是富有吸引力的投資熱土。”

繼《關於擴大對外開放積極利用外資若幹措施的通知》(下稱“引資20條”)今年1月發布後,《國務院關於促進外資增長若幹措施的通知》(下稱《通知》)也於8月下發,極力推進各部委層麵在積極利用外資方麵的合作。

在諸多曾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的業內人士和專家看來,“引資20條”裏的各條措施,每一條都堪稱重磅,直指外資對華市場準入的痛點。隨後幾個月,湖北、江蘇、福建、浙江、上海、四川、廣西、江西、河南等十餘省份發布了地方版擴大開放積極利用外資的政策。服務業成為本輪開放的重中之重,各地都給出了個性化方案。隨後,《通知》中的22條細分內容,都具體到了分管部門,並在“進一步擴大市場準入對外開放範圍”方麵,要求“明確對外開放時間表、路線圖”。

而自上個月起,從促進進口、打破行政壟斷,到對資本跨境流動的監管“放管服”,再到加大自貿區的政策試驗力度,一係列開放領域的重磅政策密集出台,為進一步開放吹響前奏,預示著中國的開放格局正迎來新的轉變。

與當前壓力相對應的是,11月當月實際使用外資實現較快增長。高峰總結稱,主要得益於,首先11月新設企業數大幅增長有效地促進了外資流入,其次部分大項目集中到資,再次是今年連續出台促進吸收外資的國發5號文件和39號文件,政策效性不斷顯現。

而從中國吸引外資結構來看,服務業吸引外資已經開始主導。1~11月,服務業實際使用外資5827.5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3.5%,占外資總量比重的72.5%。製造業則同比增長0.2%,占外資總量比重的25.9%。

高技術製造業吸引外資中,尤以計算機及辦公設備製造業、醫療儀器設備及儀器儀表製造業表現突出,同比分別增長42.7%和27.8%。高技術服務業實際使用外資中,信息服務、科技成果轉化服務實際使用外資同比增速分別達到167.1%和40.5%。

而與美聯儲加息相對應的是,國際金融業協會的數據顯示,今年第三季度中國資本流入狀況出現明顯改善,約有120億美元海外資金流入中國在岸人民幣債券市場,40億美元海外資金通過“滬港通”項目流入內地證券市場,表明國際投資者對人民幣資產的興趣依舊濃厚。

毛盛勇表示,中國經濟韌性很強,盡管有一定的外部不確定性的影響,所以明年中國經濟有條件保持穩中向好的發展態勢。

(原標題:11月吸引外資增九成,商務部稱中國仍是投資熱土)

最後更新:2017-12-15 00:19:42

  上一篇:go 誰說“佛係”不積極?這些“佛係牛股”、“佛係業績股”
  下一篇:go 格力邁進上遊機械裝備 但留給董明珠的時間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