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566 返回首頁    go 搜狐


福布斯:阿裏巴巴比百度更像“中國穀歌”的七個原因

全文總計1648字,建議閱讀時間3分鍾

馬雲

任何涉足中國互聯網行業的人都聽說過百度與穀歌,阿裏巴巴與亞馬遜之間的對比。表麵來看,搜索是核心支柱、且對AI和自動駕駛汽車進行大筆投資的百度看起來非常像穀歌。然而,百度在中國的相關性正在快速收縮,而阿裏巴巴則在穀歌於中國之外統治的許多領域不斷攻城略地,並變得越來越像穀歌。

以下是其中的七大原因:

一、搜索。

搜索是百度和穀歌最大的相同之處。然後研究公司China Skinny發現,普通中國消費者的上網習慣與國外消費者存在非常大的不同。全球來看,56%的人將搜索引擎作為他們開展研究的第一站,而在中國該數字隻有33%。中國消費者更可能在淘寶等電商平台上研究產品,尤其是當他們接近作出購買決定的時候。

這也反映在了阿裏巴巴的數字廣告營收上。預計今年,阿裏巴巴的數字廣告營收將達到160億美元,較百度的93億美元高了超過2/3。廣告營收貢獻了阿裏巴巴總營收的60%,主要通過其站內搜索獲得。

在西方,品牌商官網銷售占據了在線銷售的大部分,而在中國,80%的在線銷售都發生在幾個平台上。約3/4的在線產品銷售全部發生在阿裏巴巴的淘寶和天貓上,這在讓它們成為了產品研究事實上的來源。

相較亞馬遜商店,中國電商商店擁有的產品信息多了20至50倍,另外還有大量的評論,這為產品研究提供了廣泛而可靠的素材。百度則不太受信任,並且以競價排名聞名。這直接導致,在淘寶上搜索耐克等知名產品的數量,比在百度上多了十倍。

二、創新。

當穀歌在1998年創立時,其創新、簡潔的搜索方式讓網絡世界擺脫了Altavista、Excite和Yahoo搜索的混亂。如今,任何對世界最具創新精神公司的研究都少不了穀歌。

與穀歌白手起家引領消費者創新類似,阿裏巴巴在中國做著同樣的事,推翻了eBay等老牌對手。與搜索和社交媒體等領域不同,國外電商競爭者並沒有在中國被封殺,這意味著是創新,而不是政府的保護讓阿裏巴巴占據了領先。China Skinny在中國市場對各領域創新進行了追蹤,它發現阿裏巴巴持續推出創新舉措,並引領全球部分數字領域。

三、在線視頻。

無論是在中國還是海外,視頻都成為了最有效的營銷渠道之一。當穀歌在2006年斥資16.5億美元收購YouTube時,許多評論人士認為穀歌的出價過高。然而在今天,它被認為是有史以來最偉大的一筆收購,許多分析師認為,YouTube如今的估值已經超過750億美元。由於YouTube在中國被封殺,優酷成為了市場領導者,而阿裏巴巴在2015年斥資46億美元收購了優酷80%的股權。

穀歌

四、大數據。

穀歌最重要的資產之一就是,它從YouTube、搜索引擎、Gmail等產品中獲得的數據。憑借在電商、移動支付的統治地位,以及一係列廣泛的收購,阿裏巴巴獲得的數據甚至要更廣泛。但兩家公司的共同點是,它們都對各項資產獲得的數據進行了集成,並利用人工智能幫助分析,使回報最大化。

五、價值觀。

穀歌以“不作惡”的信條著稱,盡管它在2015年將其替換成了“做正確的事”。雖然穀歌在納稅方麵遭到質疑,但總體上它很忠於自己的價值觀。

百度和阿裏巴巴則都有一些負麵新聞,例如百度去年的醫療搜索問題,阿裏巴巴的售假和包裝盒浪費問題。但是,在中國的企業社會責任方麵,阿裏巴巴和其創始人馬雲仍是當之無愧的先鋒,比如說該公司在環境、鄉村扶貧、女性平等、LGBT(同性戀、雙性戀及變性者)權益等方麵的努力。

六、社交媒體。

不是所有的相同點都是積極的。穀歌和阿裏巴巴都未能在社交媒體領域取得成功。自2004年以來,穀歌先後推出了Orkut、Dodgeball、Latitude、Google Buzz和Google+等一係列產品和服務,但全都失敗了。與之相似的是,阿裏巴巴也嚐試了無數次,試圖取代騰訊在中國社交媒體領域的統治地位,但也都失敗了。為此,阿裏巴巴收購了微博32%的股權。另外,阿裏巴巴也在嚐試將社交元素整合到其購物和支付應用中。

七、與亞馬遜不同的“輕量級”運營模式。

與亞馬遜一樣,阿裏巴巴也有雲計算業務,進軍了娛樂業,投資了著名報紙,在線下零售業推出了一些創新。但與亞馬遜不同的是,阿裏巴巴隻是一個數字平台,沒有存貨,沒有履單中心。結果就是,阿裏巴巴的利潤率要遠高於亞馬遜。穀歌的利潤率沒有阿裏巴巴高,但也高達令人羨慕的30.3%,業務模式也遠比亞馬遜更輕。

所以說,相較百度,阿裏巴巴更能稱得上是“中國的穀歌”,並且正變得與穀歌越來越像。

新鮮有料的產業新聞、深入淺出的企業市場分析,輕鬆愉快的科技人物吐槽。

編譯 |揚帆

責編 | 劉考坤

最後更新:2017-10-12 13:18:25

  上一篇:go 阿裏巴巴市值再次超越亞馬遜,躋身全球第五大市值公司
  下一篇:go 阿裏巴巴花150億美金搞科研,瞄準穀歌、亞馬遜和Face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