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433 返回首頁    go 搜狐


諸葛亮死了,大嘴巴卻對說劉禪應該慶賀

公元234年,諸葛亮北伐途中病逝於五丈原,這對於劉禪來說是一場災難。依賴慣了這位相父,然而這麼好的一個靠山就這樣沒了,劉禪“後主素服發哀三日”,深為悲痛。

劉禪悲痛,眾臣皆很悲痛,然而卻有這麼一個奇葩不悲反喜,跑出來上書一篇:“亮身杖強兵,狼顧虎視,五大不在邊,臣常危之。今亮殞沒,蓋宗族得全,西戎靜息,大小為慶。”

翻譯成大白話就是說:幸虧阿亮同誌死了,不然手握軍政的他隨時會篡位。老天有眼,阿亮他還沒來得及篡位就死了,此時死是好事,一來保全了他的忠臣名節,二來蜀漢避免了一場變故。哇哈哈,咱們應該好好慶賀慶賀。

此話一出,不知要有多少諸葛亮的粉絲為之打抱不平,再將這個奇葩踩扁。不過在踩扁之前,我們先來認識一下這個世間罕見的奇葩——李邈。

《三國演義》和《三國誌》中對李邈的記載都極少。南宋裴鬆之在注三國時,在蜀書李邵小傳附了一段《華陽國誌·李邈傳》,才讓我們了解到三國曆史上還有這樣一個小人物。

公元214年,劉備得到益州,封了不少的官員表達著自己的友好善意,本是牛鞞縣縣長的李邈得到了益州從事一職。從事分為很多種,如別駕從事,治中從事,祭酒從事等,有級別,有實權。

按理說,有人發工錢,工作還不錯,那就隨遇而安唄。李邈卻不這麼想,他認為逮著機會咬才算得上義薄雲天的漢子。

有一次,劉備見李邈,李邈一進門就向劉備勐烈開炮:劉璋以為你劉備是漢室宗親,才會請你來益州擊討米賊張魯,嗬嗬,結果你沒有殺張魯一兵一卒,反而把劉璋的地盤給吞了。你太不厚道,用這種上不了台麵的手段騙取益州。

如此挖苦劉備,劉備自然有氣,但他有超人的氣度涵養,緩緩的問:既然我奪取益州不合情不合理,那你為何不幫助劉璋拒我於門外呢?

李邈也不給麵子,一拍大腿說:不是我不想幫,我隻是能力不夠。

在場的人聽出他話裏話外就是一個大寫的“不服”,紛紛指責李邈大不敬,這樣的人用他幹嘛,得立馬殺掉。

劉備卻想的遠,此時殺李邈,不就是承認自己奪取益州有愧嗎?所以並不想殺他。而身邊的諸葛亮也是相同的態度,並親自為李邈求情,李邈這才得以赦免。

後來,李邈一直沒什麼大動靜,貌似雪藏了不短的時間,“久之”才出任犍為太守。結合史料來看,此時的“久之”,應是在劉備白帝托孤之後的事情了。因為,李邈後來的職務是丞相參軍,自然是為諸葛亮幹活。當時丞相諸葛亮最欣賞的謀士馬謖也隻是參軍,李邈的職務都相當於總參謀長了,可見在諸葛亮心中,是想重用李邈的。

但是李邈這個人卻扶不起來,腦子不靈光,依然大嘴巴,並再一次受到冷遇。

建興六年,諸葛亮北伐,初步得勝之時馬謖守街亭。沒想到馬謖剛愎自用,使軍事要塞街亭失陷。諸葛亮很生氣,要殺馬謖以正軍紀,時任安漢將軍的李邈站出來仗義直言來了。

李邈說:馬謖有錯,但殺了這樣的人才太可惜。並舉例說秦國不殺有錯的孟明視,遂有定西霸業,而楚國誅殺有錯的子玉,結果楚霸不成。

整了半天意思也就是說,你阿亮同誌要是殺了馬謖,就是心胸狹窄不能容人。

李邈的想法不合諸葛亮的心意,但諸葛亮也沒把李邈怎麼樣,這樣的人不適合在身邊工作,那就把他打發回成都吧。就此再次雪藏,這次關於李邈的史料記載又有了6年的空白期,但事實證明,這個人還活的好好的,他的再次出現依然是令人生厭的大嘴巴姿態。

六年後,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諸葛亮離世,眾人皆悲,幾乎快讓人遺忘的李邈跳了出來。或許李邈以為諸葛亮輔政九年,壓劉禪一頭,劉禪一定厭煩了,便想投機取巧對劉禪說了開頭的話。

想來他是記恨諸葛亮罷免自已,全然忘了當年諷刺劉備,諸葛亮為他求情,救過他一命的恩情了。其實諸葛亮“不早死必篡位”的說法是站不住腳的,劉備當年白帝城托孤也使著心眼打過預防針,當時劉禪已經17歲,劉備雖然嘴上說“阿鬥不成,請公自為主”。但事實上,劉備安排了大量益州大佬來平衡諸葛亮權力。

諸葛亮作為蜀漢的政治圖騰,名譽毀掉勢必會造成蜀漢的混亂,各種勢力都會跳出來你爭我奪。不管怎樣,劉禪還要用諸葛亮留下的政治力量為自己保駕。對於李邈如此禍害諸葛亮的名聲,劉禪大怒,下令將李邈“下獄誅之”,算是給了這位大嘴巴一個痛快的句號。

最後更新:2017-10-08 13:34:04

  上一篇:go 諸葛亮明知關羽會放走曹操,為何還要讓他守華容道?
  下一篇:go 中國首富又換人了!他打敗了兩位小馬哥,王健林被擠到第四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