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340 返回首页    go 搜狐


诸葛亮才能出众,却没能统一天下,毛主席认为他有这三大失误

大家知道,诸葛亮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治理蜀国卓有建树。但是关于诸葛亮的军事才能,历来都有争议,有人表示肯定,也有人提出质疑。受小说《三国演义》的影响,诸葛亮的形象已经“多智近妖”,民间将其奉若神灵,认为诸葛亮是古今第一的军事天才,并为他没能统一天下找来“未逢其时”等借口。

对此,熟谙历史,且军事造诣颇高的毛主席却不这样认为。他对诸葛亮的政治才能和历史功绩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但对诸葛亮的军事才能,毛主席认为,诸葛亮算得上是三国时期一流的军事家,同时也一针见血地指出了诸葛亮的三大失误。

第一、选错将帅,丢失荆州

当初刘备入川之后,诸葛亮留守荆州。后来刘备调诸葛亮入川,诸葛亮不该留下关羽守荆州。让关羽守荆州是一着错棋,因为关羽太骄傲和轻敌了。骄傲就不能联合东吴,轻敌就不能防备东吴。

关羽从思想上看不起东吴,也就不可能认真贯彻执行诸葛亮联吴抗曹的战略方针,这就从根本上否定了诸葛亮的战略意图。结果不仅失掉了荆州这块重要的根据地,关羽也被东吴杀掉了。

第二、关键时刻,身为主帅没有亲自临阵

让马谡与魏军战于街亭,自己率大军驻守祁山,把强势的蜀国兵力进行了分散,变强为弱。加之马谡威望不够,出现变故控制不住局面。

第一次北伐时,原本魏国的守备比较空虚,这无疑是一个天赐良机,可是随着街亭的失败,蜀国因此错失了这个大好的机会。毛泽东读此评点道:“初战亮宜自临阵。”认为街亭之战诸葛亮应该亲自临阵调度,不应分散兵力、委责于人。

后来,诸葛亮也意识到了自己的失误,接受了教训。毛主席对此批注道“自街亭败后,每出,亮必在军。”

第三、军事战略错误,不应该三分兵力

毛主席说:“其始误于《隆中对》,千里之遥而二分兵力,其终则关羽、刘备、诸葛三分兵力,安得不败。”

“其始误于《隆中对》”,指的是诸葛亮在《隆中对》中提到“待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兵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以出秦川”。乍一看,荆州、益州两路出击似乎是一个完美的方案。但毛主席清楚地指出,荆州与益州相距千里之遥,两地分兵的做法让原本就不强大的刘备军团更加失去了兵力上的优势。而《隆中对》实施的结果,便是荆州被东吴偷袭得手,关羽父子命丧。

“三分兵力”,指的是关羽镇守荆州、刘备进攻东吴、诸葛亮北伐中原。前两次分兵都败得非常惨,导致蜀国元气大伤,而到了诸葛亮北伐时,蜀国的本钱已所剩无几,几乎没有了取胜的可能。因此,毛主席感叹:“安得不败!”

最后更新:2017-10-08 07:06:40

  上一篇:go 《爸爸去哪儿》陈小春儿子Jasper小奶音萌翻众人,超懂事圈粉无数!
  下一篇:go 诸葛亮死前遗言竟也是一计,近两千年来还未解开?果然是妙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