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631 返回首頁    go 搜狐


馬雲首部電影《功守道》亮相:李連傑交了馬雲6年前布置的作業

封麵新聞記者 崔江

“馬雲校長讓我七年想清楚,還好我不是特別傻,六年就想清楚了。”日前,李連傑接受采訪,透露《功守道》源於馬雲六年前交代的一個任務。10月28日,馬雲在個人微博上公布一張電影海報,並配以大有深意的“那一夜,那一夢”六個字,正式證實了此前一直傳言的他正在出演某部電影的消息。

馬雲布置的作業,史玉柱沈國軍報名要參演

2011年,馬雲找到李連傑,聊到自己將太極文化與世界分享的願望,表示想拍攝一部太極電影,讓李連傑演楊露禪。當時很多企業家都興奮地報名客串,吉利汽車李書福演街頭拉車的,史玉柱演算卦的,朱新禮賣水果,沈國軍演王爺,王石、王健林都去挑磚抹牆……

雖然這部電影最後未能成行,但馬雲推廣太極文化的初心有了明確的方向。他告訴李連傑三個原則,讓他在七年之內找到明確的方向:第一,公益的心,企業的運營;第二,三年不能賺錢;第三,不能碰地產,要做一個21世紀的智慧型公司。

摸索的六年間,李連傑幾次為馬雲的先見之明拍案叫絕。馬雲說過不要急於考慮掙錢,五年內不要虧死就行。因為他判斷,快樂、健康、體育一定會是中國新經濟拉動未來的動力,要做的隻是認真考慮如何將太極文化推向世界。

“功守道”的名字來自一次筆誤

六年的思考,李連傑交出的答卷就是“功守道”,一個源於太極文化的創新武學形態。李連傑表示,《功守道》這部片名表達的是,中國武術不是以進攻為根本目的,而是要用功夫來守住家園,傳承我們的文化。

“功守道”的名字也來自馬雲的建議。李連傑透露,原本打算叫“攻守道”,用“一攻一守”對應太極中的“陰陽”。後來有一次筆誤,被馬雲看到了,認為“功”比“攻”更好,更符合農耕文明培育下中國人中庸、平衡的處世哲學。功守道,就是“用功夫守住自己家園之道”。

李連傑透露,他記憶特別深刻的一個緣起點是,在談論做功守道的過程中,馬雲對他說的一番話:“咱們現在做,成不成是第二件事,但是我們摔倒幾次可以爬起來。我們今天做,後人會少走很多彎路,我們都不做,十年後中國人還會做,但是我們先做,可能五年後就很多人做,起碼我們經得起摔,經得起失敗,哪怕告訴後人說此路不通,也是我們做的意義。”

“太極文化中有‘舍’的概念。”李連傑說,“馬雲先生一直告訴我,沒有舍,得不到什麼,因為你抱著的東西太沉重了。”太極文化博大精深,需要長期的領悟,難以進行快速的複製和傳播,而“功守道”要做的就是用大家能感知的形式,輕盈地推向大眾,並且搭載豐富的太極文化在國際舞台上開枝散葉。

最後更新:2017-10-30 17:07:51

  上一篇:go 影視圈經典角色最多的十大演員,周星馳第二,成龍第四
  下一篇:go 馬雲要演電影了!和李連傑,甄子丹,吳京在《功守道》裏大展中國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