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640 返回首頁    go 搜狐


A股25年來從未發生的現象出現了!

連續21個交易日單日振幅未超1% 低波動或成未來常態

單日振幅0.44%,上證綜指昨日在不到15個點的空間內完成了全天窄幅震蕩走勢。上證資訊統計顯示,截至昨日收盤,滬綜指已經連續21個交易日單日振幅不超過1%,而上一次出現超過連續20個交易日低振幅的情形還要追溯到25年前。市場人士認為,今年以來滬綜指出現波動率明顯下降的現象,正是A股市場逐漸走向成熟的表現。

年內多次出現低振幅情形

今年以來,滬綜指在3000點至3400點的空間內震蕩,總體實現小幅上揚。市場非理性波動明顯減少,指數波動率出現顯著回落。

上證資訊統計顯示,除了目前的情況外,滬綜指曆史上僅有15次出現連續10個交易日以上(含10個交易日)單日振幅均不超過1%的窄幅震蕩行情,其中有7次發生在市場設立初期,即1991年至1992年期間。由於當時市場整體規模較小且參與人數有限,滬綜指曾最多連續45個交易日單日振幅不足1%。其餘8次均發生在2000年以後,其中半數發生在2000年8月至2001年6月,最大持續時間為10個交易日至13個交易日不等。回看彼時市場走勢,滬綜指在經曆“5·19行情”後,圍繞2000點左右窄幅震蕩超過一年時間。

有意思的是,另外4次中有3次發生在今年,1次發生在2014年。具體來看,滬綜指曾在今年1月18日至2月7日、2月21日至3月10日、6月8日至6月21日三段時間內出現連續單日振幅不超過1%的情況,分別持續10個、14個和10個交易日。

這也意味著,目前滬綜指連續21個交易日低振幅的情況極為罕見,上一次出現類似情況還得追溯到1992年2月。值得一提的是,考慮到即將到來的長假因素,滬綜指低振幅持續天數有望繼續擴大。

這一現象在更長的觀察周期上表現得更為明顯。9月還有3個交易日,滬綜指本月初至今最大振幅僅為1.76%,這一數字刷新了滬綜指單月振幅新低。上證資訊統計顯示,滬綜指從發布至今僅有12次出現單月振幅不足4%的情形,占所有月度數據的比例為3.7%。

低波動後股指向上突破概率更大

投資者更關心的是,市場在持續低波動後會何去何從。從曆史數據來看,滬綜指在經曆持續低振幅後,後續出現上漲的概率更大。

典型案例發生在2014年6月末。滬綜指在當年6月20日至7月8日期間,曾連續13個交易日單日振幅不足1%,區間最大震蕩幅度不超過60點。經過橫盤蓄勢後,滬綜指在當年7月末放量突破,並隨後在流動性寬鬆等多重因素影響下走出一波波瀾壯闊的漲勢。

據上證資訊統計,自2000年以來,以滬綜指結束連續低振幅日為起點,從此後一段時間股指運行情況來看,實現上漲的概率更大。換句話說,滬綜指在連續橫盤後選擇向上突破的可能性更高。

從上述已經出現的8次案例來看,滬綜指在結束低波動後的10個、30個、60個和120個交易日內,累計實現平均漲幅分別為0.86%、0.73%、0.02%和0.76%,且實現上漲的概率分別為75%、62.5%、37.5%和50%。

值得一提的是,在今年曾出現的3次情形中,滬綜指在隨後10個交易日和120個交易日內累計均實現上漲,即股指橫盤後向上突破的概率更高。

不過,也有股指在連續低波動後出現回落的情形。如2001年6月中旬,滬綜指在連續10個交易日單日振幅不足1%後衝高回落,並在隨後數月內出現持續調整。

低波動率或成未來A股常態

為何滬綜指目前會出現持續低振幅現象?多位受訪人士告訴記者,多空雙方對於經濟基本麵的預期存在較大分歧,同時疊加假期因素,目前市場整體觀望情緒較濃。

華創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王君向記者表示,在前期增量資金入場的推動下,滬綜指一舉突破重要關口。但隨著目前兩融資金增速放緩,節前投資者交易意願下降,市場缺乏新的增量資金,因此股指缺乏上攻動能。

同時他認為,市場各方對於基本麵的分歧導致多空雙方力量相對均衡,這也是導致股指橫盤震蕩的重要原因。隨著節後相關經濟數據公布及市場短期流動性恢複,這一局麵有望被打破。

也有市場分析人士指出,今年以來滬綜指出現波動率明顯下降的現象,正是A股市場逐漸走向成熟的表現。申萬宏源分析師錢啟敏表示,以海外市場為例,在基本麵或政策麵未出現超預期變動時,主要股指均維持低波動,未來低波動現象可能會在A股更多地出現。

不得不提的是,在A股國際化進程中,投資機構及外資影響力的提升也可能是造成上述現象的原因之一。有券商分析師指出,從海外股指被納入MSCI指數後的情況來看,長期均出現了投資者結構優化,並由此產生市場波動率、換手率緩慢下行的情形。

最後更新:2017-10-08 14:48:48

  上一篇:go A股巨頭集軍圍魏救趙,大盤迎來絕地大反撲!
  下一篇:go 中國股市出了件大事!十月行情火爆開啟,散戶提前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