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978 返回首页    go 搜狐


得卧龙者得天下,诸葛亮为何没能统一三国?毛主席妙语道破原因

说起三国演义,就不能不说诸葛亮,人们津津乐道于他的聪明才智。空城计、草船借箭、水淹七军等都体现出他杰出的军事才能,运筹帷幄决胜于千里之外。一句得卧龙者得天下让刘备不惜三顾茅庐也要请他出山,足见刘备对他的倚重。

诸葛亮数次北伐皆以失败告终,错失了统一三国的良机,未能完成刘备遗命。关于其失败的原因历来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很多人认为诸葛亮是古代第一军事奇才,并纷纷为其最终的失败找来“不得其时”等等借口。毛主席在长征时期书不离手的读三国,也对诸葛亮的失败做出了独到的分析,毛主席认为诸葛亮在军事上的失误和蜀国灭亡有很大关系。

第一,善用计谋却不善用人。关羽失荆州,关羽虽勇猛无敌,但过于自傲,有大将之才无主帅之谋,最终大意失去荆州令蜀国元气大伤;马谡失街亭,守住街亭,对蜀汉来说就相当于赢得了一个重要的隘口,陇山,秦岭以西的广大土地都可以让诸葛亮收入囊中,如此重要的地方却派了实战经验欠缺的马谡, 让诸葛亮的作战计划都化作一堆泡影,第一次北伐彻底失败。

第二,是战略有很大问题。很多人津津乐道于隆中对中勾画的战略蓝图,但是毛主席却独树一帜地指出《隆中对》的战略错误,导致兵力分散,而最终导致失荆州的失败。毛泽东在读苏洵《权书•项籍》中有关评说诸葛亮“弃荆州而就西蜀,吾知其无能为也”一文时,写下了精彩的批语:“其始误于《隆中对》,千里之遥而二分兵力,其终则关羽、刘备、诸葛三分兵力,安得不败。”

伟大的战略家毛主席对诸葛亮失败原因的分析可谓是一针见血,令人信服。

最后更新:2017-10-08 07:57:04

  上一篇:go 赵丽颖媚眼含笑真是太美了,林更新看了又要害羞了!
  下一篇:go 林更新张天爱要搞事情?这是咬耳朵?貌似确实很搭,看图说话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