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902 返回首頁    go 搜狐


微信發照片,千萬別傳"原圖”!分分鍾泄露你的隱私?微信這樣回應

微信發照片,千萬別傳"原圖”!要不然……

你與陌生人之間,可能隻是一張照片的距離。有時候一張“原圖”照片,分分鍾就暴露了你的信息……

以後微信發照片,別再發“原圖”了!

將自己發過的圖片定位後 清晰呈現你的行程

經常聽說手機會泄露隱私,於是有好奇的人就測試了一下。

測試者給朋友發了一張吃火鍋的照片,他的朋友僅憑微信聊天中的一張“原圖”,就完全找到了火鍋店的具體位置。看起來高智商的背後,其實是智能手機裏的照片定位係統的“功勞”。特別是照片原圖,分分鍾暴露你的位置信息。

測試者試著將自己發過的圖片定位後,他的行程清晰呈現出來。

這究竟是如何做到的呢?

原來,現在任何智能手機拍攝的照片,都含有一個叫Exif參數的東西

它還包括光圈、快門、ISO、白平衡、日期時間等各種圖像數據,最關鍵的一項是,位置信息。

如果沒有經過人為處理,這些圖片的Exif參數會一直存在。

拍照時因為軟件調用了Exif中的GPS全球定位係統數據,這些來自於手機內部的傳感器以及陀螺儀的數據,把拍照時的位置時間等一點不差地記錄了下來。

於是在朋友圈發的照片,完整展示了一天的蹤跡,也就不難解釋。

在照片上附加定位信息本來是件好事,它可以根據地理位置對照片進行分類。但一不小心被有心之人利用,後果難以想象。

之前就有新聞報道過,粗心的父母們發出孩子照片,因為定位信息,給了人販子可趁之機。同樣,一個定位,也許會危及自己和家人的人身財產安全。

如何關掉手機的定位係統?

蘋果手機照片定位關閉路徑:設置隱私定位服務相機永不

如果沒有關掉相機的定位服務,照片的Exif信息會像烙印一般跟隨著它,也不要妄圖通過美圖軟件來抹去定位信息。事實證明,大多數美圖APP處理過的照片依然會在相冊中顯示位置信息。

另外,不少美顏相機也自帶定位功能(是在你下載完APP之後瘋狂地“允許允許允許”時,就默默開啟了)。

防火防盜,先防照!大家謹記:不要隨意在網上po出原圖照片,同時謹慎開啟APP裏的定位功能。

發照片傳"原圖"分分鍾泄露你的隱私?

微信這樣回應

你與陌生人之間,

可能隻是一張照片的距離。

有時候一張“原圖”照片,

分分鍾就暴露了你的信息……

真的麼?!

據某微信公號消息,和好友約好一起聚餐,發了一張火鍋店原圖,好友準確找到了位置。

看起來高智商的背後,其實是智能手機裏的照片定位係統。

特別是照片原圖,分分鍾暴露你的位置信息。

照片定位,行程一目了然。

細思極恐……

媒體報道稱,任何智能手機拍攝的照片,都含有一個叫Exif參數的東西,除了光圈、快門等各種圖像數據,最關鍵是,還包括位置信息。

如果沒有經過人為處理,這些圖片的Exif參數會一直存在。

有時候分享一張“原圖”照片,分分鍾就暴露了你的信息。

此後,網絡上大量“警示提醒”鋪天蓋地地傳來,將其歸因於微信。

有網友表示,在照片上附加定位信息本來是件好事,它可以根據地理位置對照片進行分類。

但一不小心被有心之人利用,後果難以想象。

針對“微信發送原圖可能泄露隱私”的傳言,微信方麵做出回應。

8月31日,微信方麵發布《說明》稱,如今,任何智能手機拍攝的照片,都含有Exif參數,可以調用GPS全球定位係統數據,在照片中記錄下位置、時間等信息。當用戶把原始圖片發送給其他人時,所附帶的信息也一並發出去了。無論用微信、短信、郵件,抑或是其他傳輸工具,都是如此。

微信方麵在8月31日的《說明》中強調,嚴格來說,所謂的地理位置信息泄露,與微信無關。而部分公眾號將其歸因於微信,嚴重誤導,給廣大用戶造成了恐慌。

至於微信朋友圈發布的圖片是否會泄露位置信息的問題,微信方麵強調,用戶在朋友圈發送的圖片都經過了係統自動壓縮,不是原始圖片,已不帶位置信息。部分賬號聲稱“通過朋友圈圖片完整展示了一天蹤跡”,純屬子虛烏有。

此外,業內人士也提醒,用戶可以在智能手機中在“設置”項下,關閉針對相機的定位服務,以保護個人隱私。

以下為微信《說明》全文:

關於發送原圖,這些事你得知道

我們關注到最近網上出現關於“微信發送原圖泄露隱私”的傳言,我們對此說明如下:

如今,任何智能手機拍攝的照片,都含有Exif參數,可以調用GPS全球定位係統數據,在照片中記錄下位置、時間等信息。

當用戶把原始圖片發送給其他人時,所附帶的信息也一並發出去了。無論用微信、短信、郵件,抑或是其他傳輸工具,都是如此。嚴格來說,所謂的地理位置信息泄露,與微信無關。而部分公眾號將其歸因於微信,嚴重誤導,給廣大用戶造成了恐慌。

此外,用戶在朋友圈發送的圖片都經過了係統自動壓縮,不是原始圖片,已不帶位置信息。部分賬號聲稱“通過朋友圈圖片完整展示了一天蹤跡”,純屬子虛烏有。

我們希望公眾賬號能夠審慎甄別信息,避免誇大事實,給公眾和企業帶來不必要的傷害;也提醒廣大用戶,注意個人信息保護,可在智能手機“設置”中,關閉定位服務等隱私相關功能。

來源:澎湃新聞

最後更新:2017-10-07 23:49:59

  上一篇:go 用“微信轉賬記錄”截屏當證據就能讓人還錢?千萬別這樣轉賬!
  下一篇:go 108個新媒體運營工具,速速收藏!微信小編必備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