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2
微信
突然!淘寶、支付寶要注銷這幾類賬號!釋放了什麼信號?
先睹為快
據新華網等消息:近日,阿裏巴巴對旗下淘寶、支付寶平台的服務協議進行了修改,當淘寶網賬戶符合三個條件時,淘寶將收回用戶賬號,相應服務同時終止。而有的網友則幹脆調侃稱要卸載“賴賬”,支付寶對此回應:“想得美”!
淘寶修改了服務平台協議:
【賬戶轉讓】由於用戶賬戶關聯用戶信用信息,僅當有法律明文規定、司法裁定或經淘寶同意,並符合淘寶平台規則規定的用戶賬戶轉讓流程的情況下,您可進行賬戶的轉讓。您的賬戶一經轉讓,該賬戶項下權利義務一並轉移。除此外,您的賬戶不得以任何方式轉讓,否則淘寶平台有權追究您的違約責任,且由此產生的一切責任均由您承擔。
【不活躍賬戶回收】如您的賬戶同時符合以下條件,則淘寶可回收您的賬戶,您的賬戶將不能再登錄任一阿裏平台,相應服務同時終止:
(一)未綁定通過實名認證的支付寶賬戶;
(二)連續六個月未用於登錄任一阿裏平台;
(三)不存在未到期的有效業務。
支付寶也修改了服務協議
在會員號或賬戶中設置的昵稱、頭像、簽名、留言等必須遵守法律法規、公序良俗、社會公德,且不會侵害其他第三方的合法權益,否則支付寶可能會取消您的昵稱、頭像、簽名。
如您發現有他人冒用或盜用您的會員號、賬戶或者支付寶登錄名及密碼,或您的手機或其他有關設備丟失時,請您立即以有效方式通知支付寶;您還可以向支付寶申請暫停或停止支付寶服務。支付寶會將前述情況同步給阿裏網站,以保障您的合法權益。您在持續登錄任一阿裏網站時段結束時,請以正確步驟退出網站。 您理解支付寶對您的請求采取行動需要合理時間,如支付寶未在合理時間內采取有效措施,導致您損失擴大的,支付寶將就擴大的損失部分承擔責任,但支付寶對采取行動之前已執行的指令不承擔責任。
支付寶會員號和賬戶僅限您本人使用,不可轉讓、借用、贈與、繼承,但支付寶賬戶內的相關財產權益可被依法繼承。
為了防止資源占用,如您連續12個月未使用您的支付寶登錄名或支付寶認可的其他方式登錄過您的會員號或賬戶,支付寶會對該會員號或賬戶進行注銷,您將不能再通過該支付寶登錄名登錄本網站或使用相關會員號或者賬戶。如該會員號或賬戶有關聯的理財產品、待處理交易或餘額,支付寶會協助您處理,請您按照支付寶提示的方式進行操作。如您自開立支付寶賬戶之日起6個月內無主動交易,則向您重新核實身份之前,支付寶將有權暫停或者注銷該支付寶賬戶。
若您為個人用戶,在出現下列情形時,請您積極配合支付寶核對您的有效身份證件或其他必要文件,留存有效身份證件的彩色掃描件,且完成支付寶要求的相關身份驗證:
(1)您辦理充值、收取或支付單筆金額人民幣1萬元以上或者外幣等值1000美元以上業務的;
(2)您名下全部支付寶賬戶項下30天內充值、收取及支付總金額累計人民幣5 萬元以上或外幣等值1萬美元以上的;
(3)您名下全部支付寶賬戶餘額連續10天超過人民幣5000元或外幣等值1000美元的;
(4)您使用支付寶服務買賣金融產品或服務的;
(5)您購買支付寶記名預付卡或辦理記名預付卡充值的;
(6)您一次性購買不記名預付卡超過人民幣1萬元,或通過不記名預付卡為支付寶賬戶累計充值超過人民幣1萬的;
(7)您要求變更身份信息或您身份信息已過有效期的;
(8)支付寶認為您的交易行為或交易情況出現異常的;
(9)支付寶認為您的身份信息或相關資料存在疑點或支付寶在向您提供服務的過程中認為您已經提供的身份信息或相關資料存在疑點的;
(10)支付寶認為應核對或留存您身份證件或其他必要文件的其他情形的。 本條款所稱“以上”,包括本數。
消息一出,網友們炸鍋了!這是讓大家買買買不要停的節奏嗎?
點擊播放
GIF/383K
評論亮了:計劃著怎麼被“賴賬”
評論區裏,網友們倒是一點沒有不高興!有的還想出一招,計劃著怎麼“賴賬”……
@話小於:哈哈哈就我這種一天不逛淘寶就睡不著的,真沒這煩惱!不過要是被銷號,我欠馬爸爸的錢是不是不用還了?
@從澳洲流浪回來的兔子:嚇的我趕緊下載了淘寶…這規定肯定是沒考慮到我們這種出國讀書的…根本沒機會用淘寶啊…
@林林林:去餘額寶裏存2元錢,就萬無一失了。
@樸覓軒:我把支付寶卸載了,花唄是不是不用還了?
@美淩格de華尼托精神:有沒有人要繼承我的螞蟻花唄?
想“賴賬”……@支付寶立馬堵路
25日晚22點21分,@支付寶 官方微博還發布了一條通知,標題就叫做“不要想得美”
這下明白了吧!不過評論區裏,段子手們還是無比熱鬧,有很多網友歡樂地表示,這條消息對於他們來說,沒有任何影響!
@天一yan:天天都要用到支付寶賬號,可以不帶現金,但不可以不帶手機!
更有的是看帖子夠熱,正兒八經來提問解決問題的。
有來問助學貸款開通的……
@Rosemary嘉:人失蹤了,手機號碼上交回公司,那麼支付寶那些東西會怎麼處理? 借唄、親密付要是一直登錄會怎麼辦?
@醜小鴨子J:我裏麵還有餘額,就把我支付寶封了,該怎麼解釋?
來源:新華網、中國經濟網、微博等綜合
編輯:武雷濤 劉章博
最後更新:2017-08-30 22:18: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