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351 返回首页    go 微信


临沂人注意了!微信发假信息 可能要坐7年牢

喜欢玩朋友圈的朋友,

看到这句话一定不陌生——

“请帮我转发一下这条消息!”

小编在此可要提醒各位善良的朋友,

朋友圈随便一转,可能会犯法!

案 例

网民小梅(化名)在姐妹微信群中随手抢了一个0.2元的微信红包,对方请她帮忙转发一条化妆品的广告。小梅当时并未多想,就直接将广告转发到了微信朋友圈。

过了一段时间,小梅的微信好友看到广告后,觉得不错,就买回来使用。谁知竟是三无产品,皮肤严重过敏。朋友要求小梅一并承担责任。直到这时,小梅才意识到事态的严重性。无奈之下,她只好自掏腰包买礼物安抚这位好友,最终才平息了虚假广告风波。

自媒体发广告同样承担法律责任

根据新《广告法》第五十六条规定,“发布虚假广告,欺骗、误导消费者,使购买商品或者接受服务的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由广告主依法承担民事责任。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不能提供广告主的真实名称、地址和有效联系方式的,消费者可以要求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先行赔偿。如果发布广告者无法提供广告源基本信息,那因其广告购买产品遭遇损失的朋友可以先向广告发布者索赔。

转发虚假信息最高处7年有期徒刑

如今,在微信、微博、QQ群等社交平台上,网友发布的虚假信息屡见不鲜。《刑法修正案(九)》为此在第291条中增加一款规定:编造虚假的险情、疫情、灾情、警情,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或者明知是虚假信息,故意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

《刑法修正案(九)》第291条的规定,重在打击扰乱社会秩序(包括网络秩序),造成社会恐慌动荡的虚假信息,而这些信息也是有具体明确指向的,即编造虚假的“险情、疫情、灾情、警情”,可见,并非所有的发布造成一定影响的虚假网络信息的,都要纳入刑事处罚之中。

如果编造传播的不是这四类消息,而是其他的虚假消息,比如虚假促销,虚假个人信息等,情节严重的,除了要被受害者追究民事责任之外,编造者、发布者通常还会受到治安处罚。

2017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恐怖主义法》已经实施整整一年,但对于这部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真正了解它的人并不多。大多数人认为,恐怖主义活动离自己的生活非常遥远,更有甚者,不清楚自己的行为已经突破了《反恐法》的底线。

案例:下载存储传播暴恐音视频被处罚

2016年4月,石家庄高新区王某在租住的房间内,通过互联网下载宣扬恐怖主义的斩首视频6部,观看后存储于自己的电脑中,后又上传至自己的360云盘里。高新区公安分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恐怖主义法》第八十条第二项之规定,决定对王某行政拘留十五日。这也是石家庄市自《反恐法》实施以来开出的第一张“反恐罚单”。

2016年7月份,鹿泉网民王某上网时,广西“杨某”(已被当地警方刑事拘留)与其联系,宣扬某某组织的有关内容,并向王某提供有关招募女兵、参加某某战斗等内容的图片及资料,并鼓动其加入组织,前往东南亚接受训练、参加组织战斗。王某虽然表示了拒绝,但仍将对方联系方式及“某某组织招人,肯吃苦,接受训练,包路费”等非法内容向他人转发。王某因涉嫌“宣扬恐怖主义、极端主义”已被依法刑事拘留。

2017年元旦之前,正定网民康某利用互联网工具下载暴力恐怖视频,内容为某组织成员对俘虏进行割头斩首,场面极其血腥、暴力。经网警鉴定,均为二级暴恐音视频。经讯问,康某承认在2016年12月17日凌晨下班后出于好奇浏览下载了两部某组织肢解砍杀俘虏的视频,并保存在了自己的手机中。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恐怖主义法》第八十条第二项之规定,康某的行为构成“非法持有宣扬恐怖主义、极端主义的物品”,依法被行政拘留十日。

何为暴恐音视频?

暴恐音视频包括:含有煽动某某组织等宗教极端思想,主张以暴力手段危害他人生命和公私财产安全,破坏法律实施等内容的音视频;含有传授制造、使用炸药、爆炸装置、枪支、管制器具、危险物品实施暴力恐怖犯罪方法、技能等内容的音视频;含有破坏民族团结、煽动分裂国家、破坏国家统一等内容的音视频;其他涉及暴力恐怖、宗教极端、民族分裂内容的音视频。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恐怖主义法》第七十九条规定:组织、策划、准备实施、实施恐怖活动,宣扬恐怖主义,煽动实施恐怖活动,非法持有宣扬恐怖主义的物品,强制他人在公共场所穿戴宣扬恐怖主义的服饰、标志,组织、领导、参加恐怖活动组织,为恐怖活动组织、恐怖活动人员、实施恐怖活动或者恐怖活动培训提供帮助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八十条规定:参与下列活动之一,情节轻微,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公安机关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一万元以下罚款:宣扬恐怖主义、极端主义或者煽动实施恐怖活动、极端主义活动的;制作、传播、非法持有宣扬恐怖主义、极端主义的物品的;强制他人在公共场所穿戴宣扬恐怖主义、极端主义的服饰、标志的;为宣扬恐怖主义、极端主义或者实施恐怖主义、极端主义活动提供信息、资金、物资、劳务、技术、场所等支持、协助、便利的。

网民一定要严守法律底线,

才会免受法律处罚。

切不可下载存储甚至传播非法音像资料,

更不可编造虚假的险情、疫情、灾情、警情,

否则将会受到法律制裁。

最后更新:2017-08-24 23:53:59

  上一篇:go 微信推出不常联系的朋友功能,你还有几个聊天的好友?
  下一篇:go 微信小程序和支付宝小程序,你更看好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