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930 返回首頁    go 微信


巴菲特05期:不僅要投好的公司,更要投對人!

在開始本節課之前,我想請大家思考這樣一個問題:在你做投資決定時,更多的是參考像經濟增長、通貨膨脹、製造業指數、進出口等宏觀經濟數據,還是行業政策、法律法規等的影響,還是公司的發展前景、財務狀況、管理團隊等微觀層麵的分析?

前幾期的【周末讀書】裏有提到黃金法則1-12,大家點擊文末的鏈接即可閱讀哦。

——黃金法則13:無視宏觀,專注微觀 ——

現在的新聞媒體、廣播電視裏充斥著各種宏觀經濟、金融投資的分析和建議。在這信息爆炸的時代,你必須時刻保持頭腦清醒,並能判斷各種信息對你的投資所帶來的影響。所以你需要權衡各個因素的影響,並列出清單,然後把注意力集中在那些重要的事情上麵。這就是為什麼我開篇問大家,你最重要的投資參考依據是什麼,或者說是什麼對你的投資影響最大,是宏觀數據、行業政策還是微觀層麵的企業發展。

巴菲特建議:要把注意力放在樹上,而非森林上。為啥啊,道理很簡單,因為你買的是這棵樹,而不是整片森林……

巴菲特還說:不要為股市的短期命運而憂慮;應當關注你所投資公司的長期前景。所以你一定要搞清楚自己到底要分析什麼,你不是市場分析師,而應該是公司分析師。

—— 黃金法則14:近距離看管理 ——

前麵我們已經總結過,巴菲特是如何挑選偉大公司的,他另一個最為看重的因素就是:強大的管理團隊。可以說,“偉大的企業+強大的管理”兩者缺一不可,否則巴菲特就不會投資。而作為一名投資者,近距離的評估你想要投資的公司的管理團隊是至關重要的。

那麼巴菲特會看哪些方麵呢?有幾個關鍵的因素:

這個管理團隊是在為股東服務呢,還是以股東的損失為代價拚命的中飽私囊?

這個管理團隊是節儉樸素,還是揮霍浪費?

這個管理團隊是致力於提高股東利益和資金的合理配置嗎?

這個管理團隊是在為了股東利益回購股份並避免發行犧牲股東所有權的新股嗎?(A股市場回購股份的比較少,特意查了一下最新的案例,是今年10月17日科達股份的回購,回購股份一般情況下體現了大股東和管理者對公司發展的信心。相反有一些做法是對公司發展沒信心的,比如大股東的套現、減持等行為。這裏巴菲特考慮的是企業會不會為了融資而稀釋前股東的權益。)

股東被當做夥伴呢還是傻瓜呢?

公司年報是直白、坦率的呢,還是一團糟呢?

管理團隊看上去是誠實的進行核算呢,還是在隱藏信息並掩飾真實數字呢?

很多經理人把一己私利淩駕於公司利益與股東利益之上,導致了公司的混亂和價值破壞。像安然、世通那樣爆出財務醜聞,就一切為時已晚了。可見德才兼備的領導層是多麼的重要,所以巴菲特隻和自己欣賞和信任的人合作。

—— 黃金法則15:注意“皇帝的新裝” ——

你可能聽說過趨勢交易、波浪理論、日內交易等等技術分析方法,這些方法被吹的天花亂墜,就好像能破解股市的運行規律一樣,並由所謂的分析人士和專家,通過實際的操作案例來向大家證明自己有多麼成功。

所謂技術分析,是基於曆史的市場數據的,對股價波動、成交量、指標等進行分析,並認為曆史會重演,所有的信息都包含在市場數據中。由於個人無法對抗或影響整個市場,因此通過技術分析是可以找到市場運行規律,並由此而獲利的。

巴菲特認為:這種看過往數據就能賺錢的想法實在是“圖樣圖森破”了,這些華麗麗的分析技術、圖表都隻不過是“皇帝的新裝”而已。聰明的投資者應該是以價值為導向的。

OK,講到這裏,我想很多技術分析派已經坐不住了,紛紛抄起了板磚想要理論一番。其實,以上這些還是小牛用比較平和的措辭包裝了一下的,由於本書作者是巴菲特的鐵杆粉絲,所以書中原有的說法還要更……激烈一些。我本人不屬於任何門派,但卻深入的研究過所有主流門派,所以會站在一個比較客觀的角度去看待這些。

最後更新:2017-10-22 10:45:47

  上一篇:go 王源易烊千璽各自出演真人秀,王俊凱以學業為重,三小隻將難再合體?
  下一篇:go 周星馳將主演《功夫2》?吳孟達回歸,張敏加盟?連海報都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