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5
微信
微信启动页变脸结束,回归NASA“蓝色弹珠”卫星图
注:
9月28日17时,微信启动页面结束了为期三天(72小时)的”变脸“,风云四号拍摄的中国所在的东半球上空云图,将恢复为NASA(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在全世界范围公开的第一张完整的地球照片“蓝色弹珠”。
9月25日至9月28日期间,微信启动画面从人类起源的非洲大陆过渡为华夏文明起源地。
为何只短暂更换三天?微信团队回复称:本次微信启动页中在9月25日17时到28日17时内会由“蓝色弹珠”地球图“变脸”为“风云四号”拍摄的华夏大地上空云图,是为了庆祝中国科技取得重大成就,向亿万用户展示中国科技的最新成果。同时,腾讯将与中国气象局开展进一步的战略合作。
这三天短暂登上微信启动页面的地球图片,是中国新一代静止轨道气象卫星“风云四号”于2017年6月7日13时观测到的东半球云图,云图上可以清晰地看到中国;而此前的页面,是NASA在全世界范围公开的第一张完整的地球照片,由阿波罗17号宇航员在太空拍下的照片,显示了非洲大陆和印度洋,名为“蓝色弹珠”。
“此次展示‘风云四号’拍摄画面,是寓意从‘人类起源’到‘华夏文明’的历史发展,旨在向亿万微信用户展示华夏大地的河山风貌。”微信团队曾告诉澎湃新闻。
微信启动页面更换以来,引发社会大量关注。网友们纷纷表示新页面“霸气”,“感受到国家卫星技术的崛起和强大”,还有网友感慨新页面维持时间“太短“:“每天都看着祖国不好么?”
尽管新页面只持续了短暂三天,微信团队仍表示,腾讯此后将与中国气象局开展进一步的战略合作,借助微信等多产品平台及多形式媒体资源,助力扩大天气预报、卫星云图产品等服务,扩大科普活动受众覆盖面。
作为全球首个大气垂直探测仪,“风云四号”卫星也是国际上首次在单星上同时搭载了多通道扫描成像辐射计和干涉式大气垂直探测仪,即以一颗卫星实现了两颗卫星的功能,是中国气象领域的一项重大成就。
这颗卫星曾于2016年12月11日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是我国静止轨道气象卫星从第一代(风云二号)向第二代跨越的首发星,具有更高的空间分辨率和时间分辨率,通道多,图像比第一代更加清晰,从而它的环境监测能力更加强大。
更耀眼的是,“风云四号”卫星传回的部分数据,是目前国际气象界其它在轨卫星无法提供的。
在天气预报方面,“风云四号”也有更高水平的发挥:它可对灾害性天气进行了高精度、连续滚动监测,擅长掌握台风的强度以及风雨分布、台风定向及未来降水情况。
风云四号卫星是我国首颗静止轨道上三轴稳定的定量遥感卫星,其扫描成像辐射计可见光通道最高空间分辨率达到500米,可每15分钟对东半球扫描一次,最快每1分钟生成一次区域观测图像;首次实现了我国静止轨道闪电成像观测,可对我国及周边区域闪电每秒拍摄500张照片。创下的多个第一,让它成为了我国气象卫星界实力担当。
一颗卫星干两颗卫星的活儿
与风云二号相比,风云四号A星的观测时间分辨率提高了1倍,空间分辨率提高了6倍,在国际同类卫星中还新增加了大气温度和湿度的三维结构观测能力,原始观测数据量提高160倍,产品数量增加了3倍。
卫星在轨运行需要安静、稳定的环境,而垂直探测仪器和成像观测仪器的相互干扰,一直是国际上的难题。欧洲一直将两者分别放在两颗卫星上工作。
基于该平台,各载荷实现了和谐共处,多通道扫描成像辐射计进行高时空分辨率成像观测的同时,干涉式红外探测仪可以对大气进行垂直探测。相比欧洲同类卫星,风云四号A星一颗卫星干了两颗卫星的活儿。
长着“千里眼”,能够“抓闪电”
多通道扫描成像辐射计可谓风云四号A星的“千里眼”,它也是迄今为止我国静止轨道卫星最先进的辐射成像仪,覆盖了可见光至波长达13.8微米的甚长波红外波段,光谱通道增加到14个;能够每15分钟对东半球扫描一次,最高空间分辨率达到500米。
风云四号A星第一套图像(14通道)
“对于36000公里高的静止轨道,500米精度意味着什么?相当于在几公里之外放置几盏烛光,任意时刻想要看哪个就能看哪个,而且看得清清楚楚。”董瑶海说,这一精度与美国新一代静止气象卫星GOES-R相当,比风云二号提高了6倍。
风云四号A星还搭载了我国首台星载闪电成像仪。它有广角镜头,可盯着中国及周边区域;它是个不休息的“摄影师”,时刻准备拍摄,每秒能拍摄500张照片,准确记录闪电的频次和强度。同时它还能智能地把闪电事件从大量照片中挑选出来。
点击播放
GIF/1386K
图文编辑:测小会,审核人:测小巴
中国测绘网 CHINA
欢迎 围观 / 分享
最后更新:2017-10-08 11:37: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