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1
微信
北大教授忠告:微信朋友圈控製在10人以內,把人生目標調低點兒
9月6日,北京大學法學院舉辦了2017迎新典禮。典禮上,白建軍教授作為教師代表致辭。在未名湖邊長大的他,通過講述身邊四個普通卻又不同尋常的北大人物故事,向全體新生傳遞了“在北大,任何人都是獨一無二”的信念。
同時,他也為全體新生提出了很多寶貴的建議:循序漸進,努力尋找自己到底適合什麼;製定適合自己的人生規劃和學習計劃;提高對自身的要求,嚴明律己,方能取得成功。
以下是節選的部分演講內容。
常聽用人單位說,剛畢業的北大學生最讓人抓狂:你不會給處長打水沏茶也就算了,連個表兒都不會填。不過,三、五年後,倒是北大學生顯出來後勁,有想法,有創造力。
我心裏說,嗯,知道就好。
這些北大人,都是普通人。掉進人堆兒裏,平常得沒法兒再平常了。偶爾,還有些具體的可氣。
但是,他們的故事,我們未必能有;他們曾經的、未來的驕傲,我們未必可能;他們的某些閃亮和偉大,我們甚至不敢企及。
各位,昨天,也許你真是everything,今天,別說學霸,就跟這些平常的北大人一比,你可能會發現自己不過是something,明天,沒準兒有人會覺得自己簡直就是一nothing。不過,千萬別想不開。來和我分享一句話吧:不溫不火,不作不做,敬天,敬地,敬小人——我們該向普通人致敬,也向我們自己致敬。
具體說吧,有幾個建議:
首先,把人生目標調低一點兒。千萬別用“大法官”、“大律師”大紅大紫這些東西攪和自己的人生規劃,誤了你在北大的美好時光。路走對了,走著走著,你就成大法官、大律師了。重要的是發現你自己到底適合什麼。
其實,大學教育就是激活學生體內已有的東西,而不是簡單地傳承或灌輸。要是到你學業走了一半,還沒遇上讓你心動、讓你一輩子可以樂此不疲的領域,以及,跟這個世界說話的方式,那就不妙了。
第二,對自己的要求提高一點兒。我敢說,下麵這一條,多一半人做不到。但你想,多少人能進北大?進了北大,又有多一半人做不到的事兒,讓你做到了,那你不就比卓越還卓越了嗎?
這個最難做到的就是:早睡早起+把微信朋友圈控製在十人以內+拒絕以陪讀為目的的表白。這個辦法能不能把你弄成精英中的精英,我不知道。但試過的,都說好。
最後,學業上不妨在意點兒旁門左道:多接觸些本專業以外的學問,以及如何獲得知識的知識。金字塔哪個更高?底盤越大的越高,你說是不是?
其實,大學裏,隻有不到50%的課堂知識來自你的老師,隻有不到25%的課內知識離開大學後仍然有用,隻有更少的學生才明白,怎麼學比學什麼更要緊。好的研究方法,會讓你受用終生。
好了,明年這會兒,你們可以端著點兒師兄、師姐的樣子,迎來另一群高興到煳塗的小師弟、小師妹啦。那時候,我可能正在樓上辦退休手續呢。
高中英語130+提分技巧,家庭教育,高考資訊分享,+ (czyy0008)程子英語更多幹貨精彩內容,助力學子圓夢名校!
最後更新:2017-10-08 05:3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