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355 返回首页    go 微信


涨见识了!微信支付很方便,但你这样转账很危险!

移动支付越发流行,不少网友表示微信支付已经取代了自己的钱包,甚至替代了发红包、业务汇款、转账、借钱……方便是方便,但由此带来的财产纠纷也不少。

转账999元和1000元性质大不同

后来两人分手,小何认为自己发过的1万多元微信红包和转账都是借款,想要求前男友偿还。但对方却认为这些钱都是赠予,不应该还。

两人对簿公堂,法院认定其中八千多元为借款,而对诸如520元、999元等具有特殊含义金额的转账不予认定为借款。而 近期芝麻 发 达也开始为创业者提供方便,一般额度只要在20—50万以内都是比较简单的,可以直接在公.众号"芝麻 发 达"平台上申请贷.款,手续简单,征信不严格,无视黑白。

法律专业人士对此表示,“情侣之间的金钱来往比较特殊,司法实践中被认定为赠予的可能性很大。部分金额并不是一般借贷习惯上的整数,如果没有其他证据,通常被认为是用来表达爱意。”

有微信转账截图却要不回借款

几个月前,小琳曾通过微信转账的方式借了2000元钱给朋友,但事后没有补借条,只留下一张转账的截图。

没多久这位借钱的朋友就“消失”了,不仅不还钱,微信、电话连一句回应都没有。小琳没办法向法院提起了诉讼。

开庭后,小琳出具了当时双方转账的截图,但收款人的昵称只是一个网名,头像也不是本人,聊天记录已经被删除,法院不能判定借款人就是被告。

由于一直联系不到借款的朋友,小琳的截图虽然是证据但是却不能孤证定案,法院最终驳回了她的诉讼请求。

将孤证补充成完整证据链

近两年来,孙先生陆续通过微信转账借给丁先生12万元,没有打过借条。借款一直拖欠,孙先生无奈找了律师帮忙。丁先生的微信昵称并非真实姓名,孙先生很担心是不是就不能证明钱是借给了谁。

对此,律师建议尽快补充、固定证据。按照建议,孙先生通过微信和短信发送“丁*,我是孙*,我在**时借给你**元,合计**元,请你尽快归还”这样的内容,丁先生回复“有数了”。

随后孙先生又打电话进一步确认借款的事实,并保留了录音。由此,微信转账的孤证变成了完整的证据链,孙先生最终要回了全部欠款。

巧用转账附言 借条有备无患

孙先生很幸运,而遗憾的是在更多案子中,很难补齐证据链。如果对方对电话、短信都置之不理,那就很难办了。

对于微信转账、发红包方式的借钱,律师建议钱可以微信转账,但借条还是要给,最好能附上借款人的身份证复印件做说明,有纠纷时办理会容易很多。不要因为怕麻烦、碍于情面而不留借条。

同时,发红包时系统默认附言“恭喜发财,大吉大利”,转账时可添加“转账说明”。这时一定不要偷懒,务必在留言处备注好钱款的性质。微信沟通中也可以确认好对方的身份信息和款项性质,有备无患。

最后更新:2017-10-08 07:40:50

  上一篇:go 剑红评案 第3期 微信搜出大龄女 男子诈骗女子20余万获刑5年
  下一篇:go 送福利!送福利!送福利!微信现金红包免费抽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