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0
微信
微信小程序引起熱議,但誰還記得企業微信呢?
這幾天,微信小程序再次刷爆了朋友圈並收獲眾多好評,很多人期待著微信小程序將帶來一場革命,有人說有了小程序手機上很多APP都能卸載了。難以否認的是,騰訊確實非常擅長產品,張小龍也是頂級的產品經理,但是產品的成功必然是站在戰略正確之上的,而微信小程序就是一款戰略產品。
但是,我認為目前來看,微信小程序並沒有發揮微信的優勢,有可能是雷聲大雨點小。目前的樂觀隻是對騰訊產品能力的信任,而可能隻是一時新鮮,就像之前也引起熱議的企業微信一樣。
微信想成為什麼樣的工具?技術工具
很明顯,按照張小龍的說法:“微信是一個工具。”並以此闡述小程序“用完即走”的工具屬性。在很多APP想法設想“挽留”用戶延長使用時間的時候,微信的這種做法顯得十分傲嬌,不知道一直加功能的支付寶怎麼想。但是,很明顯的,微信肯定不是希望自己成為像支付寶這樣的支付“工具”或者墨跡天氣那樣的查詢天氣的“工具”。微信是想成為眾多APP或開發者的工具,是麵向B端的工具,也就是說,微信是想成為像window和安卓這樣的“技術工具”。而微信小程序的定位是安卓手機上的APP,微信的定位是安卓,雖然張小龍的說法是“用完即走”,但這是對於APP而言的,這裏有一個前提,那就是你要一直用著微信,就像安卓一樣,不管是是否能夠感覺到。
所以,微信並不是想讓你真的“用完即走”,而是想讓你一直用著微信,離不開微信。這種設想的目的是,延長微信作為產品的生命周期。每一個產品或商業模式都是有生命周期的,就像微信之於QQ,亞馬遜之於ebay,現在Facebook也開始擔心Snapchat了。但是,技術的生命周期是遠比產品和商業模式長的,甚至產品迭代的動機就是技術,特別是底層技術。所以,微軟近些年雖然看起來沒有太大創新,但一直也能夠靠賣係統賺錢,因為技術的更新是緩慢的,安卓也是類似的。對於微信而言,實現從產品到技術的跨越,就是為了避免微信的“產品式”悲劇。因為雖然騰訊實現了QQ到微信的過渡,但是如何保證騰訊能夠押中下一個社交產品?
這種想法是非常好的,但是微信是否能夠實現成為技術工具的願望呢?
一種技術之所以能夠成為技術工具,在於其技術的優勢,但微信的優勢並不在這裏。微信並不是工具,而是社交產品,微信的價值是建立在社交的連接之上的。如果沒有社交價值,那麼誰還會用微信支付呢?
我們可以對比之前的企業微信和公眾號來說明這一點。企業微信是獨立於微信之外的,與微信幾乎沒有關聯性,這款產品的意義也主要是阻擊競爭對手“釘釘”,或者說是連企業級市場也不願放過。但是這款產品因為沒有利用微信的社交屬性,所以就慢慢被人淡忘了。
微信公眾號是基於微信而麵向B端的功能,其結果是在微信的生態中引入了新的利益相關者,同時又不犧牲客戶體驗,在這種情況下,實現了各方的共贏,同時壯大了微信的生態。可以說,微信公眾號確實是具備創新和實用的功能。
微信公眾號和企業微信的差別,就在於是否利用微信社交帶來的連接優勢。如果新的功能無法借助微信的優勢,比如小程序的“用完即走”以及需要借助“搜索”才能看到,那麼小程序就不會引起各方的參與,因此也就沒有什麼意義,甚至還不如服務號更有價值。
“小程序”會給企業帶來什麼?
接下來我們具體分析微信小程序對於不同類型的企業的價值,進而分析企業可能的做法。
1、線上平台類企業會青睞小程序嗎?
首先我們分析做線上平台的企業,比如網站或APP,以美團、京東等為代表。對於平台型企業,最有價值的是用戶,並且他們總是希望用戶能夠較長時間停留在平台上,“用完即走”並不是他們想要的。小程序對於他們而言,功能和內容上是不夠的。但是,這類企業也都有公眾號,很明顯的是,公眾號的目的是利用微信龐大的客戶群體導流。如果有了小程序,他們的心思也是一樣,所以微信小程序會成為這類企業的導流工具。雖然小程序現在沒有分享等功能,相信他們會想盡辦法利用小程序的,如果不能,對於他們而言小程序就沒有價值,應用場景太過有限。
2、線上工具類企業如何看小程序?
那麼支付寶、墨跡天氣之類的工具類產品如何對待小程序呢?支付寶就不用說了,肯定不會有小程序的,那麼其他的呢?其實,很多工具類產品都麵臨著工具化的困境,也就是說,“用完即走”的工具屬性導致產品變現能力有限,於是,他們也是希望用戶長久停留,並不斷增加新的功能。比如,支付寶接入口碑,屢屢嚐試社交。
因此我認為,線上工具類產品和平台類的想法是一致的,也就是導流。也就是說,原本有APP的企業依舊會以APP為主,此次微信小程序也存在一定的風險,畢竟微信不如安卓更可靠,這就導致企業不會押注於小程序。
3、傳統企業是否會認可小程序?
其實,按照小程序的設想,小程序是以二維碼作為入口的,而二維碼肯定主要是在線下啊,那麼小程序是否會引起實體企業的青睞呢,比如餐飲店。試想一下應用場景,到了一個火鍋店,掃一下二維碼就能實現排隊、點餐和支付功能,“用完即走”不留下痕跡。
所以,通過分析我們認為,當微信想要成為技術工具時,各方覬覦的依舊是微信的流量。對於互聯網公司,小程序可能會使地推變得容易一些,而如果目標是傳統企業的話,微信與其推出小程序,不如優化服務號。當然,目前小程序剛推出第一版,說不定後續還有“大招”出現,隻是希望微信小程序不會成為下一個“企業微信”。
作者:莫華,莫華谘詢創始人,(微信公號ID:mohuazl)。未經授權不得進行商業轉載,非商業轉載請注明作者和出處
最後更新:2017-10-08 02:50:56